首页 > 社会·法治

南京面向全球推出3000余博士岗 平均月薪超三万元

2023-02-24 21:48: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2月24日电(记者 申冉)用人单位层次高、专业领域分布广、薪酬待遇竞争力强……24日,南京市聚集445家高端用人单位,拿出3000余个博士岗位,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

  此次“有宁才更好·南京千名博士全球招引活动”由南京市委人才办、南京市人社局牵头,抢抓“春招”关键节点,希望以更大力度引进各方面高端人才。

  据介绍,南京打出的“招贤榜”,不仅用人单位层次比较高,包括了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以及300多家产业链重点企业;而且专业领域分布广,本次征集的博士岗位涵盖各类创新产业,就业专业与南京市主导产业高度融合;此外,薪酬待遇竞争力也比较强,3000多个博士岗位平均月薪在三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其中28家单位拿出百万年薪诚聘急需紧缺人才,更有“一人一策”上不封顶的事业承诺。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彰显惜才爱才、尊才用才的城市氛围,活动组织方还专门为报名参加招聘活动的应届博士生和毕业五年内的博士准备了贴心的“9个一”青春礼包,包括:提供一批14天免费公寓、免费交通出行卡、“打开南京”伴手礼以及文博场馆免费游览体验,让人才在参加活动之余,了解感知南京,体会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对落地发展的博士人才,该市提供了最高15万元生活补助和最高350万元项目资助。对符合条件的落地博士提供连续3年、每月2000元的租房补贴。此外,科创人才还有机会获得年度最高50万元、累计最高100万元的科技贡献奖励。

  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招聘活动,仅仅是南京“有宁才更好”年度系列引才聚才活动的第一场,后续还将陆续开展针对研究生、大学生、职校生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才的系列招引。“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内外英才来到南京、了解南京、融入南京,让‘有宁才更好’成为城市和人才对彼此最庄重的承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90后厨师走遍西藏万水千山 只为寻找最美丽的高原植物

      今年31岁的郑传家,贵州遵义人,几年前来到西藏成为一名川菜厨师。因为喜爱户外运动,经常爬山,他留意到山间的花朵很漂亮,就随手拍下来发到了短视频平台,没想到这些“原生态”视频,竟意外收获一批粉丝,这给了他信心,于是他慢慢地坚持了下来,成为了B站上一名“野生”UP主,还因此收获了爱情。  扬子晚报/紫牛...

    时间:02-25
  • 摊煎饼、炒菜、送菜,机器人能成为餐馆得力干将吗?

      机器人能成为餐馆得力干将吗?  本报记者 马婧 杨天悦  近日,在地铁牛街站附近出现的一台煎饼机器人吸引众多市民围观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紧缺的现状,也给餐厅省下一笔钱。但同时,将一部分体力劳动交给机器后,餐饮从业者也需要不断提升...

    时间:02-25
  • 山寨版ChatGPT试玩收费套路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宇、何颖思 通讯员粤消宣)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遍全球,引得国内用户争相体验。在其开发者OpenAI并未开放国内用户注册使用的情况下,网上出现了众多代注册ChatGPT账号服务、山寨版ChatGPT,并收取费用。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

    时间:02-25
  • 公安机关持续3年开展专项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彭景晖、通讯员郑历惠)24日,公安部在京召开“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成效。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局长吕武钦通报,2020年以来...

    时间:02-25
  • 止咳化痰,网红糖水有用吗?

      把新买来的雪梨从顶部切开后,挖一个洞,再把川贝粉、冰糖、陈皮等各式各样的材料塞进梨里,炖上一个多小时后,连汤带皮全部吃掉。这是小彭在网上看来的“网红”食谱,为了缓解自己感冒后久咳不愈的症状,她也给自己制作了这份食疗“套餐”。“口味甜甜的很好吃,咳嗽好像确实好了一些。”小彭说,她只尝了一次...

    时间:02-25
  • 不法分子翻新诈骗手段 警惕“低门槛高薪资”式连环骗局

      警惕“低门槛高薪资”式连环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心理翻新诈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  □ 本报记者 温远灏  “公开招聘凶宅试睡员,日薪2000元,月薪6万元到6.5万元不等。工作内容包括记录各时段异常情况并总结、标记重点危险地区、记录身体有没有异常状况等。”  近日,网传浙江杭州一公司...

    时间:02-25
  • 职业打假人:打假绝不是假打

      职业打假人:打假绝不是假打【 “女子超市买250斤过期大米索赔被殴打”引热议】  □ 本报记者 孙天骄  近日,“女子超市买250斤过期大米索赔被殴打”冲上热搜榜。购买者买到过了质保期的大米,不同意退换,坚持要求超市10倍赔偿。而超市负责人挥舞铁锹击打购买者,并愤愤不平道:对方是职业打假人,长期...

    时间:02-25
  • 集中展示图书40万余种 北京图书订货会赴迟来之“约”

      北京图书订货会赴迟来之“约”【集中展示图书40万余种 展台数量2900余个展商数量700余家成为历届之最】  阔别两年,延期三次,2023年2月24日,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人山人海中举行。全国各地的出版人接踵而至,赴一场迟了3年的“约”。  当天上午9时30分,北京青年报记者走出亮马桥地铁站,在东三环辅路上...

    时间:02-25
  • 北京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让小修小补逐渐回归百姓生活【北京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编者按:  针头线脑中,孕育着大需求;小店升级里,也有百姓新期盼。建设便民生活圈,既是今年商业工作中“让消费热起来”的基础,又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写照。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关注便民生活圈专栏,记者将通过一线走访,用鲜...

    时间:02-25
  • 新华全媒+|“老味道”的“新春天”——天津老字号企业一线见闻

      新华社天津2月24日电(记者郭方达 宋瑞)一家铺子、一种味道、一缕乡愁……一个个老品牌承载着许多老百姓对“老味道”的独特记忆。记者在一线走访发现,今年以来,天津不少老字号食品企业销售火热、市场广开,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味道”越“老”越有劲儿,在求变中纷纷迎来“新春天”。  智能,让生产线“...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