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云南迪庆:藏历新年吸引各地游客体验藏族文化

2023-02-20 21:54: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香格里拉2月20日电 (记者 韩帅南)“这首歌曲唱的就是藏历新年,祝福你们吉祥如意!”20日正逢藏历新年的古突夜(类似农历春节除夕夜),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出租车司机扎西巴丹,在当地广播欢快的藏族歌曲中,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藏历新年习俗。

  当日,迪庆州2023年藏历新年文化和旅游活动拉开帷幕。在迪庆各族民众载歌载舞迎接藏历新年的同时,当地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也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体验。

  在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藏装旅拍成为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游客们穿上藏族服装变身“扎西”和“卓玛”,留下旅行中的美好瞬间。来自浙江的游客陈晓凡也成为其中一员,在古城中拍摄了近半天时间。“昨天我去参观了香格里拉好几个博物馆,唐卡、藏历、藏医药等藏文化让我大开眼界。”她兴奋地告诉记者。

图为迪庆州2023年藏历新年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幕式现场。 刘冉阳 摄

  在香格里拉唐卡艺术中心,法国游客加布里埃尔被一幅幅精美的唐卡吸引。他通过手机上的翻译软件不断向该中心学员鲁茸队主询问着唐卡的起源和相关文化。

  “从春节开始来到唐卡艺术中心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他们不仅观赏、收藏唐卡,也会亲自体验唐卡的绘制过程。”鲁茸队主介绍,唐卡绘制的传承已有千余年,在绘制唐卡的过程中,画者收获的不仅是绘画技巧,更能让内心得到平静。

  感受藏历新年,品尝地道藏餐,藏族青年扎西培楚经营的原生态藏餐厅备受游客青睐。扎西告诉记者,不少老一辈藏族民众一直坚守着守护自然的古训,种地不用化肥农药。“我想将这份坚守传递给食客,希望客人能以餐厅为窗口,了解迪庆独特的文化。”扎西介绍,在设计这家藏餐厅时,他采用兼具现代与藏族传统的风格,菜品原料均为产自当地的有机食材。

  迪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余桂芬在当天活动的致辞中表示,藏历新年是迪庆各族儿女共同的节日,也是迪庆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举办藏历新年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承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宣传推介迪庆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地域文化,助力“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打造和推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毕业生求职面对薪资差距,怎么看、怎么办

      “互联网大厂”2万元月薪“践踏学历”?高职毕业工资还不如农民工?2023年1月,北京某院校一名硕士生发布的一则“吐槽帖”引发热议。无独有偶,据日前广东省发布的2022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比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还低700多元。...

    时间:02-21
  • “咖啡氛围”渐浓 年轻人把“咖啡社交”带进三四线城市

      年轻人把“咖啡社交”带进三四线城市  “一周用了100磅豆子、30箱牛乳,出杯超过2000杯。”从春节开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的“企鹅咖啡”一直处于爆满状态,主理人徐超每天都要从早10点一直忙碌到晚10点。“烟火气”回归,各大城市、乡镇的咖啡店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流。  蓝天下,手举高...

    时间:02-21
  •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文静 涂端玉  新消费新经济  【开栏语】  2023年是崭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新经济新业态亮点纷呈,新消费形式层出不穷,在市场迎来“供需两旺”的暖春时节,广州日报经济版、经济频道全新开辟“新消费新经济”...

    时间:02-21
  • “90后”小伙年销二手车2000辆 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月入两千到日进百万,怎么做到的?【 孝感来汉青年“小胡”靠诚信年销二手车2000辆,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 长江日报记者蔡爽 通讯员詹鸥  10多页微信聊天记录,抖音号上前一天刚推送了视频,一辆价值15万元的二手SUV就完成了交易。这样高效率的交易,胡明明的公司每天可以成交6至7笔。虽然没有高...

    时间:02-21
  •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  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本报讯(记者 李瑶)苍鹭、草鹭、豹猫、貉、东方大苇莺……去年7月,野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来,示范区陆续迎来多位“新朋友”。人工监测、红外录影显示,30余种鸟类、兽类、昆虫在其中活...

    时间:02-21
  • 时隔三年艺考从“云端”落地 复试难度增加

      复试难度增加 对文化课要求提高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随着高校迎来“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也拉开帷幕。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大部分在京高校,时隔三年重新恢复线下考试,热闹的艺考现场让校园秒变“秀场”。  昨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

    时间:02-21
  •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本报记者叶含勇、余里  “今天大家共聚一堂,为保护大熊猫事业做出努力,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研究一下大熊猫的栖息地如何,大熊猫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这是一段只有37秒的视频,记录了胡锦矗...

    时间:02-21
  • “电媒捕鸟”涉嫌违法 专家提醒网络平台需加强监管

      网售电媒机暗藏玄机成诱捕野生动物“利器” 专家提醒  “电媒捕鸟”涉嫌违法 网络平台需加强监管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因为近期有出游的计划,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铮研究起了一项自己此前从未了解过的“技术”——“电媒捕鸟”法。  所谓“电媒捕鸟”,指利用电媒机播放不同鸟类的叫声...

    时间:02-21
  • “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

      “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记者调查快递末端服务问题】  □ 本报记者 温远灏  1月6日12:50从云南凤庆发出,1月7日19:20离开昆明,1月9日1:26到达东莞分拨付中心……最后一条动态的更新时间为1月29日18:26,显示“目前快递运力正在有序恢复中,您的包裹可能会延迟配送”。  这是前不久广...

    时间:02-21
  • 九旬老人酷爱“玩字”,研究甲骨文20年

      近日,扬子晚报收到一封老读者来信:“我今年90多岁,退休后花了20年时间写了一套关于古汉字文学的书籍,有130多万字,已经出版。现在家里还剩几千本书,我想把这些书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后得知,这位老读者名叫冷继民,来自南京玄武区。二十年前,他在英国帮女儿带外孙时,迷上古汉字研究,花费2...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