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山东济宁:文化“两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2023-02-20 21:26:1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 李夏):今年春节期间,一张2200人的“全家福”刷爆网络,拍摄者是山东省邹城市的后八里沟村村民。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全国闻名的文明村、富裕村,感受传统文化涵养下的时代新风。

  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两创”文化的繁荣亦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月17日—18日,记者跟随文化“两创”网络主题宣传首站行进式采访团走进山东济宁,孔孟之乡正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通过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孝善文化浸润的蝶变乡村

  后八里沟村位于孟子故里邹城,过去曾是个穷村乱村,现在成长为“全国文明村”“中华孝善模范村”,依靠的是“孝善治村、文化兴村”。

村民周末带着孩子在村图书馆亲子阅读

  “村里想要有发展,首先得心齐,所以当时就想通过传统文化来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和凝聚力。”村党委书记宋伟介绍,作为一个千年古村,后八里沟村历史上就有孝善传统,因此,村两委班子结合村庄实际,用“孝善”引导村民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共抓经济建设。党员干部带头讲孝善、行孝善,很快树立起弘扬孝善的清风正气,通过“文化兴村”,形成了具有后八特色的孝善文化、红色文化、心齐文化、志愿文化,将一盘散沙的落后村发展成为文明有序和谐团结的先进村。

  人心齐了,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足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现在全村积累集体资产60多亿元,平均每户拥有四五百万元的原始股,村民年人均收入6万元,实现了原村民1760人的村庄向现有居民30000多人的较大社区转变,也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和“中国美丽乡村”的荣誉称号。

  文化创新打造的艺术小镇

  当记者们走进济宁市泗水县的龙湾湖艺术小镇时,被陶朱工坊的制陶工艺吸引住了目光。

  泗水县柘沟镇以制陶闻名,是东夷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重要衍生地,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成为我国早期制陶地之一,有“土陶之乡”的美誉。馆长刘英说,陶朱工坊是一个传播陶艺文化非常好的平台,每年接待游客能达15万人。

  龙湾湖艺术小镇的文化惠民演出

  近年来,龙湾湖艺术小镇持续深度挖掘整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文化资源,建设了夹山头村等闲谷艺术粮仓,东仲都村阅湖尚儒研学基地、龙湾湖文创商业街区、龙湾书院等项目板块,逐步形成了集修学研学、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并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建立了“乡村合伙人”机制,吸引艺术家、行业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等合伙人30余人,产业融资逾2亿元,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市场化运营。

  在这里,游客可以穿梭在龙湾书房中,感受书香文化之气,也可以在鲁班记忆木工作坊内体验非遗项目,还可以走进砭石记、陶立方手造创意展厅,体验本地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承和创新。以文化创新为抓手,龙湾湖艺术小镇走出了一条文化与艺术相融合、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

  儒学美德融入日常的“别墅新村”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真正融入日常,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2月18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从村入口处拾级而上,一条青砖灰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映入眼帘,两侧30条以书卷卷轴加古琴琴弦为造型的竖柱,中间似一条流动的文字长河,寓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润物无声。

  “入目皆经典,步步皆风雅。”“鲁源书房”“汉风艺术馆”、“孔府小吃”“徐弓坊”“文化礼堂”礼乐雅集”和“手造集市”……在这条儒学美德示范街上,除了能感受到书香之气以外,还可以欣赏到来自孔府印阁雕刻的印章,感受精雕细刻间流淌的匠人技艺,更可以欣赏汉字空间里的文字墨宝,感悟千年时光下的汉字魅力。

  鲁源新村背靠孔子出生地——尼山,是远近闻名的“别墅村”,近年来,全村借助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独特优势,按照“儒韵鲁源文明新村”的目标定位,致力于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村民的内生动力,带动乡村振兴、村民致富,让村民享受文化红利。

  在“儒源乡集”店铺的成品展示区,记者看到了很多带有儒家文化元素的弦丝画。这些带有“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的弦丝画作品由鲁源新村普通村民制作,透露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过去被“束之高阁”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鼓口袋,富精神,济宁市通过“两创”盘活了传统文化,唤醒了乡愁乡情,为乡村振兴赋能,将会使更多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文静 涂端玉  新消费新经济  【开栏语】  2023年是崭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新经济新业态亮点纷呈,新消费形式层出不穷,在市场迎来“供需两旺”的暖春时节,广州日报经济版、经济频道全新开辟“新消费新经济”...

    时间:02-21
  • “90后”小伙年销二手车2000辆 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月入两千到日进百万,怎么做到的?【 孝感来汉青年“小胡”靠诚信年销二手车2000辆,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 长江日报记者蔡爽 通讯员詹鸥  10多页微信聊天记录,抖音号上前一天刚推送了视频,一辆价值15万元的二手SUV就完成了交易。这样高效率的交易,胡明明的公司每天可以成交6至7笔。虽然没有高...

    时间:02-21
  •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  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本报讯(记者 李瑶)苍鹭、草鹭、豹猫、貉、东方大苇莺……去年7月,野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来,示范区陆续迎来多位“新朋友”。人工监测、红外录影显示,30余种鸟类、兽类、昆虫在其中活...

    时间:02-21
  • 时隔三年艺考从“云端”落地 复试难度增加

      复试难度增加 对文化课要求提高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随着高校迎来“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也拉开帷幕。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大部分在京高校,时隔三年重新恢复线下考试,热闹的艺考现场让校园秒变“秀场”。  昨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

    时间:02-21
  •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本报记者叶含勇、余里  “今天大家共聚一堂,为保护大熊猫事业做出努力,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研究一下大熊猫的栖息地如何,大熊猫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这是一段只有37秒的视频,记录了胡锦矗...

    时间:02-21
  • “电媒捕鸟”涉嫌违法 专家提醒网络平台需加强监管

      网售电媒机暗藏玄机成诱捕野生动物“利器” 专家提醒  “电媒捕鸟”涉嫌违法 网络平台需加强监管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因为近期有出游的计划,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铮研究起了一项自己此前从未了解过的“技术”——“电媒捕鸟”法。  所谓“电媒捕鸟”,指利用电媒机播放不同鸟类的叫声...

    时间:02-21
  • “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

      “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记者调查快递末端服务问题】  □ 本报记者 温远灏  1月6日12:50从云南凤庆发出,1月7日19:20离开昆明,1月9日1:26到达东莞分拨付中心……最后一条动态的更新时间为1月29日18:26,显示“目前快递运力正在有序恢复中,您的包裹可能会延迟配送”。  这是前不久广...

    时间:02-21
  • 九旬老人酷爱“玩字”,研究甲骨文20年

      近日,扬子晚报收到一封老读者来信:“我今年90多岁,退休后花了20年时间写了一套关于古汉字文学的书籍,有130多万字,已经出版。现在家里还剩几千本书,我想把这些书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后得知,这位老读者名叫冷继民,来自南京玄武区。二十年前,他在英国帮女儿带外孙时,迷上古汉字研究,花费2...

    时间:02-21
  • 慈善主播给老人发钱是摆拍?凉山州相关部门展开调查

      慈善主播给凉山老人发钱? 都是摆拍,拍完视频又收回去了  凉山州相关部门正对博主“云南波波”展开调查  破旧的房屋,昏暗的灯光,老人和小女孩在火塘边吃饭,身旁杂物堆积,主播指着低矮的小屋说:“这是祖孙两人居住的地方……”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

    时间:02-21
  • 操作太复杂 消费者吐槽几千元买的智能电视“不智能”

      操作太复杂 几千元买的智能电视成摆设  有消费者吐槽,智能电视对老年人一点不友好  “打开电视,却不知道频道在哪里”“遥控器多得分不清”……如今,智能电视越来越普及,但关于智能电视“不智能”的投诉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用户吐槽越来越不会用了。  2月14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成都部分...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