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甘肃“非遗人”秀指尖技艺:融故宫色调改“土味”刻板印象

2023-02-20 19:13: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2月20日电 (闫姣)大山里的手工活只有“土味”?连日来,甘肃“非遗人”晒出指尖技艺,融合故宫色调,采取吹、捏、剪等手法,创造出系列非遗文创,一改乡村“土味”文创印象,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吹、挑、拉、揪、捏、画……经过手艺人指尖翻转、捏合,一只可食、可观的“糖塑兔”映入眼帘。作为创作者,甘肃陇南市成县糖塑传承人折龙龙说,该作品颜色艳美,光泽度高,质感细腻,耳朵处两个大红灯笼寓意事业兴旺。

  糖塑是中国民间传统塑作的一个特殊种类,主要是利用食糖可塑的特性将之制作成形,通过吹、拉、扯等技巧,短时间内便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糖人。

  折龙龙讲述“糖塑兔”制作步骤时说,将过滤好的糖粉和熟玉米粉搅拌均匀,再将巧克力用80°C左右热水融化,加入糖浆搅拌均匀后倒入糖粉,用和面手法揉搓均匀,分成大小不同的糖块,制成了可食用又萌态可掬的兔子。

  今年以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兔年说兔”系列栏目,集中展示该省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兔子。

图为甘肃“非遗人”创作的剪纸兔。(资料图) 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甘肃庆阳剪纸传承人任艳艳,结合剪纸和香包绣制,创造出三款兔年文创,“三款产品都以剪纸‘春’字为中心。在《玉兔品香》中,笑容满面的兔子身抱甜瓜,代表农业发展犹如春天播撒的一粒种子;《福兔送春》系列结合故宫色调,效果不错,被很多人喜欢。”

  “每年我都会剪一些生肖剪纸,不仅贴在自己家里,还会送给亲朋好友,图个好彩头。”平凉剪纸传承人赵娟说,兔有祥和、幸运的寓意,取“兔”与“途”,“前”与“钱”谐音。

  平凉剪纸风格粗犷、雄浑,富有西北剪纸的典型特征,有强烈艺术生命力。“传统剪纸大都以红色纸张设计创造,而在作品《玉兔呈祥》中,我选用白色宣纸,剪出的玉兔代表吉祥好运。”赵娟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文静 涂端玉  新消费新经济  【开栏语】  2023年是崭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新经济新业态亮点纷呈,新消费形式层出不穷,在市场迎来“供需两旺”的暖春时节,广州日报经济版、经济频道全新开辟“新消费新经济”...

    时间:02-21
  • “90后”小伙年销二手车2000辆 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月入两千到日进百万,怎么做到的?【 孝感来汉青年“小胡”靠诚信年销二手车2000辆,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 长江日报记者蔡爽 通讯员詹鸥  10多页微信聊天记录,抖音号上前一天刚推送了视频,一辆价值15万元的二手SUV就完成了交易。这样高效率的交易,胡明明的公司每天可以成交6至7笔。虽然没有高...

    时间:02-21
  •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  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本报讯(记者 李瑶)苍鹭、草鹭、豹猫、貉、东方大苇莺……去年7月,野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来,示范区陆续迎来多位“新朋友”。人工监测、红外录影显示,30余种鸟类、兽类、昆虫在其中活...

    时间:02-21
  • 时隔三年艺考从“云端”落地 复试难度增加

      复试难度增加 对文化课要求提高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随着高校迎来“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也拉开帷幕。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大部分在京高校,时隔三年重新恢复线下考试,热闹的艺考现场让校园秒变“秀场”。  昨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

    时间:02-21
  •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本报记者叶含勇、余里  “今天大家共聚一堂,为保护大熊猫事业做出努力,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研究一下大熊猫的栖息地如何,大熊猫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这是一段只有37秒的视频,记录了胡锦矗...

    时间:02-21
  • “电媒捕鸟”涉嫌违法 专家提醒网络平台需加强监管

      网售电媒机暗藏玄机成诱捕野生动物“利器” 专家提醒  “电媒捕鸟”涉嫌违法 网络平台需加强监管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因为近期有出游的计划,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铮研究起了一项自己此前从未了解过的“技术”——“电媒捕鸟”法。  所谓“电媒捕鸟”,指利用电媒机播放不同鸟类的叫声...

    时间:02-21
  • “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

      “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记者调查快递末端服务问题】  □ 本报记者 温远灏  1月6日12:50从云南凤庆发出,1月7日19:20离开昆明,1月9日1:26到达东莞分拨付中心……最后一条动态的更新时间为1月29日18:26,显示“目前快递运力正在有序恢复中,您的包裹可能会延迟配送”。  这是前不久广...

    时间:02-21
  • 九旬老人酷爱“玩字”,研究甲骨文20年

      近日,扬子晚报收到一封老读者来信:“我今年90多岁,退休后花了20年时间写了一套关于古汉字文学的书籍,有130多万字,已经出版。现在家里还剩几千本书,我想把这些书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后得知,这位老读者名叫冷继民,来自南京玄武区。二十年前,他在英国帮女儿带外孙时,迷上古汉字研究,花费2...

    时间:02-21
  • 慈善主播给老人发钱是摆拍?凉山州相关部门展开调查

      慈善主播给凉山老人发钱? 都是摆拍,拍完视频又收回去了  凉山州相关部门正对博主“云南波波”展开调查  破旧的房屋,昏暗的灯光,老人和小女孩在火塘边吃饭,身旁杂物堆积,主播指着低矮的小屋说:“这是祖孙两人居住的地方……”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

    时间:02-21
  • 操作太复杂 消费者吐槽几千元买的智能电视“不智能”

      操作太复杂 几千元买的智能电视成摆设  有消费者吐槽,智能电视对老年人一点不友好  “打开电视,却不知道频道在哪里”“遥控器多得分不清”……如今,智能电视越来越普及,但关于智能电视“不智能”的投诉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用户吐槽越来越不会用了。  2月14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成都部分...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