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春走基层)“住”在医院的重症医生:点亮生命的星河

2023-01-28 18:0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8日电 题:“住”在医院的重症医生:点亮生命的星河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于主任,过年好!今天又是您的班啊?”

  “实在不放心,我再去病房瞅一眼。”

  ……

  癸卯兔年春节期间,于海霞一半的时间又都是在医院度过,她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在重症病房度过的第几个节日。

  于海霞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她共6次驰援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救治一线,一次次点亮生命的星河。

  而2022年这一年,她是“住”在医院半年以上的重症医生。

  不是病房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病房

  重症医学科就是众所周知的ICU,它是医学领域中直面死亡、创造生命奇迹的学科之一。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队伍中,ICU是治疗重症患者的主力军。

  “驻扎在重症病房是常有的事。”接受记者采访是于海霞下夜班后“挤”出来的时间。

  于海霞告诉记者,她3年6次驰援新冠病毒感染救治一线,无论是在湖北还是在满洲里,救治工作让于海霞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2022年2月,呼和浩特暴发新冠疫情,于海霞带队驰援内蒙古自治区定点医院重症病房医疗救治工作60多天;2022年9月底,呼和浩特再次暴发新冠疫情,于海霞又一次深夜受命,第一时间上重症一线开展救治工作

  “没想到这一去又是80多天。”如今,于海霞回想起在“仓”里的近半年时间,语气很轻快,但这是她坚持最久的一次驰援。

  早会、查房、记录每位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虽然在重症病房也是轮班制,但于海霞总是“不舍得”离开。“总担心患者出现紧急情况。”

  2022年12月25日,于海霞结束驰援任务下线,来不及休整,便回到医院重症病房,继续参与重症救治工作

  “病房缺人手,我得回来。”于海霞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增多,对医院的压力不小。

  而让于海霞牵挂的除了携手奋战的“战友”,便是病房里的患者。

  “‘连轴转’很累,身体是疲惫的,但心里是充实的。”让于海霞温暖的是,每一位被他们拼尽全力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都发着光。

  “即使嗓子沙哑、发不出声音,患者睁开眼的第一句话,一定会对我们说‘谢谢’。”于海霞笑眼含泪地说。

  “今年除夕夜是我值班。”于海霞告诉记者,家里人为了团聚,年夜饭便配合她的时间表提前上了餐桌。

  “我晚上7点钟交接班,所以当天下午不到5点,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于海霞笑着说道。

  重症病房的交接班大多会“拖堂”。大年初一,于海霞查完房已经接近中午,好在赶上了和家人癸卯年的第一顿午餐。

  这不是于海霞第一次匆忙与家人过春节。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于海霞放下筷子第一时间赶回医院,主动请缨驰援湖北医疗救治一线;2022年年三十儿,于海霞结束呼伦贝尔驰援任务,急急忙忙赶上和家人的团聚,正月十五便又上了一线……

图为于海霞(左一)给重症医学科医生培训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方案及注意事项。 于海霞供图

  “我陪老妈”与“老妈陪我”

  于海霞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忙碌占据着她的大部分时间,对母亲的陪伴少之甚少。

  为此,于海霞曾对古稀之年的母亲承诺:每年休年假都要陪老妈去旅行。然而,这个承诺却也被她“排”到患者后面。

  2020年的年假,于海霞和母亲分别从呼和浩特和重庆出发,到桂林汇合,没想到,早餐后即将开始的旅行,被一通驰援救治一线的电话打破,母女俩不得不改变行程。

  于海霞说,2021年和2022年她都没顾得上休年假,陪着老妈去旅行的约定也一再延期。“但是,这两年,换作老妈陪我了。”

  母亲终究是最了解女儿的。“为了不让我分心,那次旅行泡汤后,母亲便从重庆来我家,一直陪伴在我身边。”于海霞说,“今年春节午餐就是在妹妹家,和母亲一起吃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陪在母亲身边,都能让于海霞这位严谨的白衣天使露出孩子般幸福的模样。(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无持续性雾霾天气

      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雾霾天气。受冷空气大风影响,31日,内蒙古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具体预报如下: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雾霾天气。30日,区域中南部大气扩散条件一般,部...

    时间:01-29
  • “菜篮子”产品市场量足价稳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陈晨28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调度,今年春节期间全国“菜篮子”重点产品市场供应总量充足,价格整体稳中略升。  从生产供应看,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全国规模猪场5月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增长10.9%和5.6%,今年春节前后陆续出栏,猪肉上市量稳步增加。当前全国蔬菜...

    时间:01-29
  • 地球等离子体层月潮信号首次发现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利用包括“嫦娥三号”探测器在内的航天器观测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地球等离子体层中存在月球潮汐信号。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对地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因引力而产生的潮汐效应。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海洋潮汐,在...

    时间:01-29
  • 西气东输第一站的春节这样过

      ◎本报记者 操秀英 通讯员 徐远震  “你们刚从北京来,那边暖气热吗?”这是骆兴龙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脸上的表情才放松下来。  骆兴龙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储运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他工作的西气东输第一站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些老工人记得,这里之前就是一片...

    时间:01-29
  • 大唐不夜城火了,各地“不夜城”能亮多久?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任何一个地方,哪怕是一个小城镇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只要去挖掘,都是有可以讲述的历史、文化故事的。  旅游景区没有自己当地的文化密码,过上几年或许就会失去吸引力而被淘汰。  毫无意外,西安大唐不夜城在今年春节再次成为“顶流”。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新闻报道、短视频平台上...

    时间:01-29
  • 摇身一变“人才公寓” ,方舱还能如何七十二变?

      善待人才,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停留于口号,而应出实招,把制度善意输送到技能人才的心坎上  据报道,近日济南高新区将隔离方舱改造升级为“技能人才公寓”,最大限度缓解园区企业员工周转性住宿紧张问题,“屋内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真正是拎包入住”。  此前,核酸检测屋、方舱隔离点有变身“发热诊疗站”的...

    时间:01-29
  • 成都“热”进旅行目的地城市前三

      ■ 兔年春节假期正式收官,作为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长假,文旅市场强势复苏态势明显。1月27日,成都市文广旅局公布的消息显示,在一系列精彩新春主题文旅活动刺激带动下,成都文旅经济迎来新年“开门红”,“春节”文旅消费呈现强劲复苏、显著回暖的良好态势,文旅市场主要运行指标创下三年来新...

    时间:01-29
  • 母子家中“围炉煮茶” 门窗关闭致一氧化碳中毒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包丽娟 记者 万凌云) 今年冬天,“围炉煮茶”这一休闲方式迅速成为新晋“网红”。但记者28日从扬中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一对母子因在家中围炉煮茶,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28日院方介绍,22日下午6时许,扬中市120急救中心接到一通急救电话“有一对母子倒在家中……”急救团队立即赶赴现...

    时间:01-29
  • 认真办好每一案,他是12次登上城市留言板的“蔡警官”

      □ 本报记者  刘欢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项天宇  “非常感谢梅苑派出所蔡警官多次出面调解,最终将事情处理得非常好,我非常满意。”  “我不慎将手机遗失,非常感谢梅苑派出所的蔡警官帮忙找到,谢谢!”  ……  被群众点赞的蔡警官,名叫蔡润田,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梅苑派出所打击...

    时间:01-29
  • 戒毒所里各有绝技的“特殊园丁”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 本报通讯员 朱蕾  他们既是戒毒人民警察,又是特殊场所内的“特殊园丁”,他们有两份职责,一份是守护平安,一份是传道授业解惑,融坚冰化冥顽育新生。他们都“各有绝技”,通过文化、法治、心理健康、戒毒康复教育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他们是戒毒所...

    时间:01-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