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行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河南省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挖掘机、渣土车穿梭奔忙。“趁着天气晴好,抓紧时间干,高标准农田建好,丰收底气就更足了。”西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卫松说。
沃野田畴,接续冬种冬管,升级农田水利,动手春耕备耕,冬闲变冬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固大国粮仓根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10亿亩高标准农田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2022年全国粮食生产克服极端天气、农资涨价、疫情影响等困难,逆势夺丰收、高位再增产,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切实担负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全过程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覆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要素补齐资源科技装备短板,全领域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全链条促进粮食产业升级改造,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真正做到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
——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数九寒冬,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金禾米业公司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一箱箱加工好的“牡丹江大米”装车发货。“我们集产加销于一体,去年种植了2000亩有机水稻,加工、销售了7000吨品牌大米,很受市场欢迎。”公司董事长张礼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