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动脑子求实效,才有好点子(一线行走)

2023-01-04 08:09:00

来源:人民日报

开拓思维、善于创新,才能找准基层工作发力的关键,为群众提供精准、精细的服务

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云南省元谋县司法局干部李学平依然在普法一线忙个不停。从1986年“一五”普法,到如今“八五”普法,30多年,李学平一直在普法一线。在他身上,记录着一部“普法小史”。

1985年李学平参加工作,刚去普法时,只会拿着《九法一条例问题解答》一句句念。“那时候,交通基本靠走,黄胶鞋配手电筒,走上七八个小时去村里普法是家常便饭。”他说。

普法不只是支张桌子、发发材料那么简单。当地群众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法律要求不一致。比如,有人常到山上剥红椿树皮治肚子疼,这有违国家动植物保护政策法规。让当地群众知法懂法,李学平一直为此努力。

普法30多年,李学平不仅肯坚持,更肯动脑子、求实效。为了让群众都参与进来,他先后尝试放电影普法、唱地方戏花灯普法和拍摄专题片“热坝说法”。普法内容也适时而变,“从前多是聚焦山林权纠纷、依法解决矛盾,现在私家车多了,更多的是要讲好交通法规”。李学平所经历的这些改变,都反映着当地的发展进步。

怎样确保普法效果?李学平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这样总结:在基层普法,一是内容要有用,要契合群众平时的难点热点,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不能自说自话;二是形式要创新,要多问多想群众爱看什么,唱花灯、放录像往往比发材料、念法条效果好。

在县司法局召开的普法座谈会上,同事们纷纷点赞李学平,讲得最多的就是他“点子多”“善总结”“肯吃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普普通通但实实在在”。

动脑子求实效,才有好点子;有了好点子,才有好服务。李学平的笔记本里,画着各种各样的标注符号,每一个标注都是他的一点思考和心得。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发生了改变,基层干部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要勤跑苦干,更要花心思巧干。开拓思维、善于创新,才能找准基层工作发力的关键,为群众提供精准、精细的服务。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11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地方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大型沥青混凝土一体式拌和设备轰隆作响,沥青洒布车、大型轧路机往来穿梭,排水实验、道路绿化、围栏建设等后期工作有序进行……近日,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市政集团”)欧洲分公司设计建设的波兰S14高速公路项目进入尾声,项目所在地罗兹市将成为波兰首个拥有完整绕城高速公...

    时间:01-04
  • 根深蒂固政治偏见的充分暴露(钟声)

    中国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这一政策调整科学、及时、必要。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罔顾事实真相、背离科学精神,恶意抹黑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完全丧失了媒体的职业操守,毫无公信力可言,这是其根深蒂固政治偏见的充分暴露 核酸采样点“变身”发热诊疗站,急救中心扩容120调度指挥系统,组织...

    时间:01-04
  • 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将于1月5日至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03 版) ...

    时间:01-04
  • 强化科技支撑做优特色产业(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每天凌晨,一辆辆货车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出发,满载着新鲜蔬菜驶往全国各地。 “2022年永丰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总产量35万吨,年产值预计超过20亿元。”永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江志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将着力...

    时间:01-04
  • 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音)

    1月2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RCEP已对15个成员中的14个生效。这充分体现了RCEP的巨大活力和吸引力,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通过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持续释放利...

    时间:01-04
  •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过去一年“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国门讲述中国主张”,郑重宣示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充分彰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 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国...

    时间:01-04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时间:01-04
  • “菲中农业合作再上新台阶”

    图为奇科河灌溉工程泵站。   本报记者 赵益普摄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北约540公里处,有一片近万公顷的平原,是菲最主要的水稻和玉米产区之一,被誉为菲律宾“北部粮仓”。然而,受水资源分布影响,“北部粮仓”的灌溉用水不稳定一直是个难题,制约了...

    时间:01-04
  • 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扬帆新征程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在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中写下历史性的一页。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时间:01-04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权威访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如何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如何实现财政可持续和地...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