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菲中农业合作再上新台阶”

2023-01-04 08:14:00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奇科河灌溉工程泵站。
  本报记者 赵益普摄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北约540公里处,有一片近万公顷的平原,是菲最主要的水稻和玉米产区之一,被誉为菲律宾“北部粮仓”。然而,受水资源分布影响,“北部粮仓”的灌溉用水不稳定一直是个难题,制约了作物产量。

2022年底,由中国政府出资、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工国际”)承建的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将为“北部粮仓”主产区约8700公顷土地提供长期稳定的灌溉水源,惠及当地5000多家农户。菲律宾国家灌溉局执行局长爱德华多·古伦表示:“菲中在农业灌溉领域的合作将造福更多菲律宾民众。”

将河水抬升29米,灌溉8700公顷农田

“北部粮仓”位于菲律宾卡加延和卡林加两省之间。记者从卡加延省首府土格加劳市的机场出发,翻越一座座人迹罕至的丘陵,一路向西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奇科河东岸岸边。奇科河灌溉工程泵站矗立在这里,十分醒目。

奇科河是菲律宾北部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当地卡林加族的语言中,“奇科”是“生命”的意思。然而,由于奇科河地势较低,而周边大部分农田地势较高,一到旱季,“北部粮仓”的灌溉用水便成了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8年6月,由中企承建的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在此正式开工。作为菲律宾“多建好建”规划旗舰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中菲两国政府重点推进的基建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的进展始终受到菲各界关心。

奇科河灌溉工程泵站沿河而建,是项目主体工程,其作用是把奇科河水抬升29米,引至丘陵另外一侧的千里沃野。此外,项目还包括蓄水池、连接渠、主渠、支渠以及490座渠道附属结构等。

据了解,泵站拥有6台抽水机组,全负荷工作每小时可抽调6万多立方米河水。在泵站后方,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抽上来的河水将经此流入连接渠、主渠,进入卡加延和卡林加两省;之后再通过21条、累计总长达70公里的支渠,将河水输送到总共22个村落,最后分散至这些村落田埂周边、如毛细血管一般的沟槽,滋养当地农田。

古伦表示,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将显著改善当地农田灌溉,使广大农民受益。

农民增收,国家也节省了进口大米开支

在位于卡加延省图奥市的菲律宾国家灌溉局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业主办公室内,记者和中方建设者一起见到了办公室主任吉娜·罗斯特。“好久不见,中工国际的朋友们。”热情开朗的罗斯特和中方建设者如老友重逢,热情寒暄,相互行菲律宾特色的击拳礼。

“开工以来,项目一直受到菲律宾国家灌溉局的高度重视。”罗斯特介绍,“我们对中国朋友的工作非常满意。当地农民经常来办公室催促我们推动项目尽快投产。”她补充说,项目不仅将造福当地农民,还在建设期为当地创造了1000多个工作岗位,培训了一大批泵站运营工程师。

卡加延省塔里布布村是一个有着400多户村民的大村落,也是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的主要受益地区。当记者到达村口时,被热烈的欢迎场面所震撼——现场来了至少50名村民。除了塔里布布村的村民,附近比谷村、咕隆村、圣托托马斯村的一些村民也闻讯赶来,他们中不少人还穿着印有“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字样的绿色T恤。

“听说中国记者要来村里采访,大家都很兴奋,踊跃报名,今天提前1个小时就到村口等待。我们想告诉中国记者,感谢中国帮我们修建了灌溉工程,解决了持续几十年的农业缺水问题。”塔里布布村村长特蕾莎·瓦尼丝告诉记者。

在村口小卖部旁的一棵大树下,当地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起家常。“我们家有3公顷水稻田和3公顷玉米地,有了灌溉工程,到旱季也不怕缺水了。我打算把玉米地全改成水稻田。”说起下一季的种植计划,50岁的农民诺那多眉飞色舞。抱着孩子的妇女瑞贝卡迫不及待地说:“我丈夫此前在灌溉工程上当工人,一天能挣500比索(1比索约合0.124元人民币),一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现在项目竣工了,他回到村里和家人们继续种水稻。以后我们再也不需要买昂贵的小水泵抽水了,项目会把灌溉用水一直送到田间地头。”

卡加延和卡林加两省合计有13个大大小小的农业协会,这些协会负责农业技术和知识的普及,并协调当地农民的种植和收获周期。塔里库斯托农业协会会长纳西可·艾迪罗告诉记者,过去每年到了旱季,当地的水稻田几乎完全“停摆”,一些家境殷实的农户购买水泵抽地下水灌溉,但是水泵成本和电费都很高。

“有了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灌溉用水将不再是困扰,当地的水稻种植还可以从一年两季增加到两年五季,为农民增收。”艾迪罗预计,以后每年每公顷水稻产量将由之前的2吨左右提升至5吨左右,再加上更多荒地得到开垦,每年每位农民平均收入预计将增加7.5万比索。据菲律宾农业部数据,项目投产后,菲律宾每年将节约进口大米支出约1000万美元。

惠及双方,中菲民生项目合作蓬勃发展

距离奇科河灌溉工程泵站约20公里的一处丘陵高地上,坐落着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中工国际项目部。两排平房,是方圆10公里范围内唯一的建筑物。

项目经理李炫宇是一名90后,已经在这里坚守了整整四年半。“我每天几乎电话、微信不断。”对李炫宇的采访被电话打断好几次,泵站、主渠、支渠以及各个村里的渠道疏浚,都离不开他的协调安排。“习惯了每天忙忙碌碌,和菲律宾同事们打交道很愉快。去年9月,我们进行了一次通水测试,许多当地村民前来围观,欢呼着迎接支渠通水。那一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李炫宇说。

在项目部工程师办公室,菲律宾姑娘瑟琳正在处理文件。“我们的项目即将移交当地,它将发挥巨大作用,助力农业发展。”工程学专业出身的瑟琳说,这是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中企学到了很多知识。“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追逐梦想的过程很精彩,我很自豪可以为菲中农业合作作出贡献。”

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是中菲农业合作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中菲两国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多建好建”规划对接,推进了阿格诺河综合灌溉项目、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卡利瓦大坝项目等一批基建工程的建设。此外,随着双方贸易的日益密切,菲律宾鲜椰子、冷冻水果等越来越多地走上中国百姓的餐桌。菲律宾中吕宋国立大学校长奥登表示:“中国技术和资金可以帮助菲律宾农业补足短板,实现更大发展。菲中农业合作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菲律宾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主席安东尼奥·巴西利奥对本报记者表示,菲中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大国,农业合作是菲中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将擦亮当地‘北部粮仓’的招牌,改善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紧密,菲中农业合作再上新台阶。”巴西利奥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03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地方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大型沥青混凝土一体式拌和设备轰隆作响,沥青洒布车、大型轧路机往来穿梭,排水实验、道路绿化、围栏建设等后期工作有序进行……近日,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市政集团”)欧洲分公司设计建设的波兰S14高速公路项目进入尾声,项目所在地罗兹市将成为波兰首个拥有完整绕城高速公...

    时间:01-04
  • 根深蒂固政治偏见的充分暴露(钟声)

    中国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这一政策调整科学、及时、必要。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罔顾事实真相、背离科学精神,恶意抹黑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完全丧失了媒体的职业操守,毫无公信力可言,这是其根深蒂固政治偏见的充分暴露 核酸采样点“变身”发热诊疗站,急救中心扩容120调度指挥系统,组织...

    时间:01-04
  • 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将于1月5日至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03 版) ...

    时间:01-04
  • 强化科技支撑做优特色产业(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每天凌晨,一辆辆货车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出发,满载着新鲜蔬菜驶往全国各地。 “2022年永丰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总产量35万吨,年产值预计超过20亿元。”永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江志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将着力...

    时间:01-04
  • 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音)

    1月2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RCEP已对15个成员中的14个生效。这充分体现了RCEP的巨大活力和吸引力,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通过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持续释放利...

    时间:01-04
  •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过去一年“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国门讲述中国主张”,郑重宣示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充分彰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 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国...

    时间:01-04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时间:01-04
  • 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扬帆新征程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在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中写下历史性的一页。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时间:01-04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权威访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如何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如何实现财政可持续和地...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