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厄尔尼诺时隔7年“卷土重来” 预计会导致全球气温飙升

2023-07-06 01:19:52

来源:新京报

  厄尔尼诺时隔7年“卷土重来”

  预计会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出现,5年内可能出现创纪录高温

  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发布公告确认,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根据该组织最新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了90%,此次厄尔尼诺至少为中等强度。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这增加了未来12个月全球气温创纪录升高和发生破坏性天气的可能性。

  上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始于2015年,结束于2016年。

  该组织还称,这份最新公告结合了世界各地的预测结果和专家指导意见,并遵循了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几个国家机构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类似声明。

  连日来,我国多地也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有关专家对此表示,这也是受厄尔尼诺现象推升全球气温的影响,预计2023年或2024年将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成为史上最暖年。

  强势登场的厄尔尼诺有何特征?

  世界气象组织介绍称,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平均每两年到七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这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形态,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但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也成为其发生的背景。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说:“厄尔尼诺的出现将极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引发全球许多地区、海洋更极端高温的可能性。”

  他指出,气象组织宣布这一消息是向世界各国政府发出信号,动员各国提前准备,遏制厄尔尼诺现象对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他强调,“对与这一重大气候现象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早期预警并提早采取行动,事关拯救生命和生计。”

  路透社报道称,上一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是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加上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导致2016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世界气象组织称,这一纪录或将很快被打破。

  世界气象组织在今年5月的报告中曾预测,未来5年中至少有1年,甚至整个5年期间,有98%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打破2016年厄尔尼诺异常强烈时创下的纪录。考虑到厄尔尼诺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形成的第二年展现出来,因此可能在2024年最为明显。这也可能让2024年成为第一个超过《巴黎协定》设定的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目标的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候预测服务负责人威尔弗兰·穆福马·奥基亚(Wilfran Moufouma Okia)告诉路透社:“很难告诉你是今年还是明年”,“我们所知道的是,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可能会迎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今年冬天厄尔尼诺现象将变得更加突出。该组织在声明中写道:“由于海洋-大气耦合较弱,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对厄尔尼诺现象的放大和维持至关重要”,“预计热带太平洋还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形成耦合。”

  厄尔尼诺有哪些典型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介绍称,虽然厄尔尼诺有许多典型的表现,但从历史来看,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完全相同的。

  在典型的厄尔尼诺现象中,全球平均气温将出现上升,结合人类污染排放等活动,往往会产生崭新的国家和全球气温纪录。

  对于具体地区的影响方面,世界气象组织概括描述称,厄尔尼诺一般会导致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季风增强,从而导致降雨量增加,也会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形成相反效应,造成严重干旱。在北半球夏季,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暖水可以加剧太平洋中部/东部的飓风,同时又可能阻碍大西洋盆地的飓风形成。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几率在今年5月至7月为60%,7月至9月升至80%。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4月发布“厄尔尼诺观察”警报,也作出类似预测。

  塔拉斯表示,尽管此前3年的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温起到了暂时的“缓冲”作用,但过去8年仍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8年。

  据新华社报道,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预计,受此影响,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今年出现破纪录热浪的可能性“至少增加100倍”。

  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个月表示,正在为与厄尔尼诺有关的病毒性疾病传播增加做准备,例如登革热、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热等。

  世界卫生组织环境、气候变化和卫生司司长玛丽亚·内拉(Maria Neira)告诉路透社:“我们可以合理地预计,由于气温的升高,传染病的发病率会增加。”

  今年全球多地干燥闷热

  据新华社消息,北美洲今年夏天遭遇了高温天气。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等多地,不少城市不得不开放避暑中心供人们纳凉。美国紧急事务管理部门预测,热浪或将在南部引发暴雨、狂风、龙卷风等恶劣天气。

  加拿大则持续受到野火影响。今年以来,加拿大野火过火面积总计超过4.7万平方公里,使得今年成为加拿大进入21世纪以来野火火情最严峻的年份。

  在欧洲,今年春天是西班牙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春天,也是第二干燥的春天。法国三分之二的地下水低于正常水位,部分地区还出现森林火灾。

  北欧地区的气温也在升高。预计未来几天,芬兰气温将达到30℃——这对北极圈附近国家来说相当罕见。挪威、瑞典、丹麦、芬兰等地发生小规模野火,如无大量降雨,还可能继续恶化。

  在亚洲,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自4月份起就已出现高温天气,屡屡刷新当地高温纪录。

  中国气象局今夏也提前预警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已在路上,我们要为极端天气应对做好准备。”在6月13日举行的线上媒体通气会上,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道。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对于中国而言,厄尔尼诺的出现一般会使得夏季风明显减弱, 季风雨带位置偏南, 所以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梅时间往往也会推迟。与此同时, 华北等地降水偏少,容易出现干旱。夏季东北地区和南方气温往往较常年偏低, 容易出现“凉夏”,冬季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较弱,更容易出现暖冬,雾霾天气也可能增多。

  例如,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带来明显高温热浪,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

  不过,中国天气网报道指出,需要说明的是,厄尔尼诺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的、复杂的,而且也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每次的具体情况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各地都应针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做好应对准备。”周兵表示,高温热浪事件对当地工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保供、人体健康及人们生活等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持续性的极端高温极易诱发复合型气象灾害,迫使干旱爆发速度越来越快,促进全球范围内由缓旱向骤旱的转变。(新京报记者 姚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警惕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危害

      警惕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危害(科技大观)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评估报告称,具有降温效应的拉尼娜现象持续3年后现已结束,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并将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相关监测,厄尔尼诺或将在初夏强势回归,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时间:06-01
  • 警惕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危害

      警惕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危害(科技大观)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评估报告称,具有降温效应的拉尼娜现象持续3年后现已结束,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并将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相关监测,厄尔尼诺或将在初夏强势回归,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时间:06-01
  • 中国3个气象站入选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站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中国气象局消息:当地时间5月2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第19届世界气象大会宣布了最新一批百年气象站,由中国申报的内蒙古海拉尔、安徽蚌埠、浙江杭州3个气象站,因建站历史悠久、多年致力于持续观测及推动探测环境保护,被认定为世界气象组织(WMO)百年气象站。  海拉尔国家基准气...

    时间:05-25
  • 刘国中会见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记者郑明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12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  刘国中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全球合作,习近平主席多次就此发出明确倡议。中国政府积极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将与世界气...

    时间:04-12
  • 专访:中国先进的气象理念造福国际社会——访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新华社日内瓦3月23日电 专访:中国先进的气象理念造福国际社会——访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刘曲 连漪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气象科技尤其是气象卫星技术领域已达到国...

    时间:03-23
  • 世界气象组织批准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计划

    当地时间3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批准通过新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基础设施计划,以填补关键信息空白,并支持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机构指出,当下许多涉及温室气体的国际和国家活动主要是由研究界支持的。目前还没有关于地面和空间温室气体观测或建模产品的全面、及时的国际交流。世界气象组织将在国际合作...

    时间:03-07
  • 世界气象组织批准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计划

    当地时间3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批准通过新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基础设施计划,以填补关键信息空白,并支持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机构指出,当下许多涉及温室气体的国际和国家活动主要是由研究界支持的。目前还没有关于地面和空间温室气体观测或建模产品的全面、及时的国际交流。世界气象组织将在国际合作...

    时间:03-07
  • 世界气象组织:过去8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8个最暖年份

      当地时间12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指出,根据该机构整合的六个主要国际温度数据集的数据,受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浓度和累积热量的推动,过去八年(2015年至2022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  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约高出1.15摄氏度。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汇编的所有数据集,2022年是全球年...

    时间:01-13
  • 世界气象组织:过去8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8个最暖年份

      当地时间12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指出,根据该机构整合的六个主要国际温度数据集的数据,受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浓度和累积热量的推动,过去八年(2015年至2022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  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约高出1.15摄氏度。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汇编的...

    时间:01-13
  • 世界气象组织:新年伊始欧洲多地气温创历史新高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综合消息:世界气象组织4日发布消息称,新年伊始,许多欧洲国家冬季气温创历史新高。  路透社4日报道称,创纪录的冬季高温席卷了欧洲部分地区,“感觉像是在夏天”。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波兰、丹麦、荷兰、白俄罗斯、捷克、西班牙、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国在全国范围内创下高温纪录,德国、法国和乌克兰的部分...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