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东西问·汉学家丨意大利汉学家马克:一位沉醉于中国文化的谦谦君子

2023-07-02 17:56: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题:意大利汉学家马克:一位沉醉于中国文化的谦谦君子

  作者 万淑艳 高楚颐

  2023年5月3日,意大利知名汉学家、威尼斯大学亚洲与北非研究院院长、意大利茶文化协会AICTEA的联合创始人和名誉主席马克·切雷萨(Marco Ceresa)不幸去世,享年64岁。日前,多位在马克生前与其有过工作交集的中外学者接受中新社“东西问”采访,追忆这位才华横溢的谦谦君子。

  1981年,酷爱中文的意大利年轻人马克·切雷萨远渡重洋,到南京大学学习汉语。回到意大利后,沉醉于中华文化的马克决定到威尼斯大学东方语言和文学系学习,后又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继续深造并获得远东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再次回到中国,在台湾求学、研究中国文化多年。孜孜不倦的学习经历让他毕生与汉学结下深厚情谊。

  马克对中国古代文学颇感兴趣,特别是唐诗。他也是将唐代陆羽《茶经》完整注释翻译为意大利语的第一人。他一生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上,特别强调东方主义和中国风及其在意大利和欧洲的文学与音乐倾向。

  一位才华横溢的谦谦君子

  2008年,马克回到威尼斯大学,任亚洲和地中海非洲研究系教授,研究中国方向。2008年到2018年,马克还担任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同为汉学家的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Tiziana Lippiello)是马克生前的同事与好友。漫步于威尼斯大学校园,李集雅回想起许多与马克共同工作的珍贵时光。“马克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文雅的、有教养又才华横溢的人。”在李集雅看来,马克无私且极富幽默感,他工作努力,对周围的人总是很友善,他既聪明、善于沉思又谨慎。

  比如,马克总是试图通过“以人为本”来解决问题,试图理解冲突背后的个人原因。马克就任亚洲与北非研究院院长时,曾强调其教学理念是“和谐”,认为在一个愉快且积极的环境中,工作会以最好的方式进行。马克为自己设定了确保这种“和谐”的任务且取得成功。

  每当李集雅计划到访中国时,马克都会向她讲起中国的风土人情,辛勤工作的时刻立即变成了快乐的时刻。马克具有讽刺和自嘲的天性,在任何情况下,他总能够发现事物最有趣的方面。

  他还是一位高雅的审美者:他喜欢穿得精致,有时甚至有些古怪,并且非常注意每一个细节。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主任文铮高度认同李集雅对马克的评价。文铮曾于2011年至2014年初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与马克工作多有交集,二人常在一起开会、探讨中国文化。

  在文铮记忆中,马克总是衣着精致考究,待人很绅士,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感觉。“他话不多,喜欢独处和沉思,游走于‘出世’和‘入世’之间。或许是因为长期沉醉于古典文化研究,他的气质也有些古典,有种西方贵族知识分子的气质。他还留了胡须,看起来有些道家风范。”

  看到马克去世的消息时,文铮感到震惊和悲痛,他认为这是汉学界的一大损失:“马克颇有影响力,他对威尼斯乃至整个意大利的中文和汉学工作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汉学研究和中意文化交流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马克对中国很友好,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领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且用他自己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意大利,让西方能够深入地感知中国。“这是其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文铮说。

2013年全意大利首届汉语教师技能大赛现场,前排左二为意大利汉学家马克·切雷萨(Marco Ceresa)。文铮供图

  一位沉醉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

  马克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是显而易见的。从文学、诗歌、艺术、电影到中国的物质文化等,都是他喜欢研究的领域。在威尼斯大学同事们的记忆中,马克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在教学和研究中总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从中国到东南亚再到欧洲,从精英的文艺文化到大众的文艺文化:他热爱的文化研究已成为最能体现其学术方法多样性的天然家园。许多人都受到他演讲的启发,写出了自己的学位论文,走上了自己的研究道路。

  “马克热爱中国语言文学、电影和文化研究,也热爱欧洲和亚洲的语言、戏剧、音乐、艺术……他有许多爱好,但最重要的是,他对从学术和文化兴趣中发展而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感兴趣。”李集雅如是说。

  马克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领域,尤其侧重于在意大利、欧洲文学与音乐中所展现的中国风,特别强调东方主义对于意大利和欧洲文学的重要性。在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诗,以及文学与物质文化和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马克表现出极大兴趣。

  马克在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外方院长期间,工作做得既扎实又有声色,他不仅教授中文语言、文化和历史课程,还将此提升到学术层面,做了许多促进中意文化深层次交流的工作。“他曾多次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和中国的学者、艺术家等开展了很多互动,而威尼斯恰巧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很好地延续了中意交流的传统。我们的共同爱好之一还有做利玛窦的研究,他还详细问过我中国研究利玛窦的情况。”文铮回忆。

马克·切雷萨是将唐代陆羽《茶经》完整注释翻译为意大利语的第一人。文铮 摄

  一位意大利语《茶经》的首译者

  作为欧洲最早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中毕业考试(意大利高考)的国家,意大利的威尼斯聚集了很多汉学家,马克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翻译了第一部完整的意大利语版《茶经》,并于1990年11月出版。

  唐代陆羽《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在台湾求学期间,朋友带马克去了一家中国茶馆饮茶。在茶馆里,马克品茶并欣赏了中国的茶道茶艺表演,自此对茶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后,他便开始翻阅大量资料,了解茶的历史和文化。马克认为,茶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圣物,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马克·切雷萨翻译的《茶经》意大利文版。文铮 摄

  马克对茶文化和道家文化颇有研究,是意大利茶文化协会AICTEA的联合创始人和名誉主席。但将《茶经》从古代汉语翻译成意大利语实非易事。

  文铮长期研究海外汉学发展现状,他从书柜里取出其收藏的《茶经》意大利语译本说:“这部译作翻译的流畅性、文学性,对文本理解的深刻性都很理想,可以看出马克做了大量严谨、细致的工作,很好地展现了翻译的‘信、达、雅’,他在翻译时参考了大量中文典籍,对文本理解很到位,并在书中作了详细的注释。”

马克·切雷萨翻译的《茶经》意大利文版。文铮 摄

  该译著把中文和意大利语对照排版,左侧是古代的中文竖版版本,右侧是意大利语译文,还附上了详细的中国朝代年表,便于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翻页像翻照片一样,很有视觉冲击力,还保留了原书中茶器物的图片,马克对书中涉及茶的品种、器具均做以考证,备注详细。”文铮介绍。

  该译本还撰有很长的引言和序言,介绍了陆羽、《茶经》以及书的出版过程,对中国种植茶的起源和发展史、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娓娓道来。译本还对书中的术语做了详细的词汇对照表,包括涉及的古籍、人名、地名、节气、生活用具等。

  “这是一本颇具代表性的、高品质的学术著作,很多人关注这本书。”文铮说,即使一个对中国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够从中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翻译《茶经》以外,马克还研究道教文化、中国民间宗教和风水,并在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研究文章。比如马克写过一篇有关风水的文章,证明风水不是封建迷信,而是阐释了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中国文化更好地介绍到意大利。(完)

  受访者简介:

  李集雅(Tiziana Lippiello),意大利汉学家,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曾于1985至1987年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进修古典汉语和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汉语、中国古代经典和宗教,特别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伦理。李集雅教授著述颇丰,著有《古代中国的祥瑞与奇迹:汉代、三国、六朝》《儒家》《中国文化中的长生之药与太上灵宝芝草品》等;译有《符瑞志》《论语》《中庸》等;同时担任《凤凰》《中国经典名著》等杂志主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文铮,罗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意大利语教研室主任,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译协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获颁"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获意大利国家翻译最高奖。研究方向包括意大利语言文学、中西方艺术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文铮出版各类著作、教材六十余部,包括《利玛窦著作集》《布拉格公墓》《泽诺的意识》《质数的孤独》《12堂小说大师课》《走遍意大利》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汉学家丨意大利汉学家马克:一位沉醉于中国文化的谦谦君子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题:意大利汉学家马克:一位沉醉于中国文化的谦谦君子  作者 万淑艳 高楚颐  2023年5月3日,意大利知名汉学家、威尼斯大学亚洲与北非研究院院长、意大利茶文化协会AICTEA的联合创始人和名誉主席马克·切雷萨(Marco Ceresa)不幸去世,享年64岁。日前,多位在马克生前与其有过工...

    时间:07-02
  • 法国骚乱多日 马克龙:将采取一切措施来维持国家秩序

      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7月1日凌晨宣布,尽管前一晚在全国部署了4.5万名警察和宪兵维持治安,但法国多个城市晚间仍爆发严重骚乱。截至1日凌晨,警方已在全国逮捕341人,并对骚乱最严重的东南部城市马赛进行增援。  由于警方射杀少年事件持续发酵,法国进入全国骚乱的第4天。达尔马宁6月30日早些时候宣布,...

    时间:07-02
  • 法国骚乱持续数百人被捕!马克龙提前离开欧盟峰会回国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随着警察射杀少年事件所引发的骚乱持续发酵,当地时间3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前结束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返回法国。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  据报道,马克龙取消了原定于欧盟峰会最后一天举行的媒体会议,返回巴黎。他离开时没有对记者发表任何评论。  与此同时...

    时间:06-30
  • 澳大利亚诗人马克·特雷尼克获青海湖诗歌节最高奖

      中新社青海共和6月29日电(祁增蓓 察森塔娜)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1573金藏羚羊诗歌奖”29日在青海湖畔揭晓,来自澳大利亚的诗人马克·特雷尼克(Mark Tredinnick)获得这个诗歌节最高奖项。  金藏羚羊诗歌奖设立于2009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性文学奖项,主要授予在世界文学中具有杰出贡献的中...

    时间:06-29
  • 第二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第二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日前在南开大学举行,专家学者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研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希望大家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对教育现代化和教...

    时间:06-28
  • 李强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欢迎法国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新社巴黎6月22日电 (记者 郭金超 李洋)当地时间6月22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李强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对马克龙总统的亲切问候。李强表示,总统先生前不久成功访华,习近平主席同你深入交流、达成系列战略共识,为中法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我访问法国,旨在落...

    时间:06-23
  • 法国外长:法总统马克龙希望参加2023年金砖峰会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外长科隆纳20日在访问南非时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参加今年8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南非外交部当日证实了这一消息。  科隆纳对媒体说,她已向南非外长潘多尔知会马克龙有关法国与金砖国家持续对话的意愿,马克龙能否参会不由法国决定,而由金砖国家、特别...

    时间:06-22
  • 梅洛尼就任意大利总理后首度访法 与马克龙讨论移民等议题

      中新社巴黎6月20日电 (记者 李洋)当地时间6月20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问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她举行会谈,讨论移民等议题。  这是梅洛尼2022年10月就任意大利总理后首度访法,受到外界关注。外界普遍认为梅洛尼此访旨在寻求缓和两国间围绕移民等议题导致的紧张关系。  梅洛尼与马克龙当天共同...

    时间:06-21
  • 不要过度依赖美国!马克龙吁欧洲发展自己的防空系统

      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9日,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国家在空域防御方面应寻求更多的独立性,而不是过度依赖美国。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   据报道,在当天一次会议的闭幕演讲中,马克龙提出了欧洲人制定自己的防空战略的理由。此次...

    时间:06-20
  • 【理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

    时间:06-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