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明日启动申报 有哪些调整?

2023-06-30 04:48:01

来源:新京报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明日启动申报

  不再单列新冠治疗药品的申报条件,该类药品可通过条件正常申报;儿童药品等申请不受获批时间限制

  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这是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六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

  7月1日起,国家医保局将在国家医保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开通网上申报系统,启动申报,争取11月份完成谈判并公布结果。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不再单列新冠治疗药品的申报条件,该类药品可通过条件正常申报。

  罕见病治疗用药不设获批时间限制条件

  综合考虑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功能定位、药品临床需求、基金承受能力,2023年药品目录调整范围为——

  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

  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且针对此次变更获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

  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且于2023年6月30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药品。

  2023年6月30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品等。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不再单列新冠治疗药品的申报条件,该类药品可通过条件正常申报。同时,针对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药品、纳入“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以及罕见病治疗用药,则不设置获批时间的限制条件。

  逐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加强信用管理

  今年的工作程序仍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公布结果5个阶段。自2023年7月1日起,国家医保局将在国家医保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网址:https://fuwu.nhsa.gov.cn/)开通网上申报系统,启动申报,争取11月份完成谈判并公布结果。

  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调整与往年有所区别的是在调整程序方面,主要从专家评审、资料模板、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其中,评审方法上,进一步完善评审指标,综合考虑临床需求、患者获益等因素,更加精准评估药品的价值,以更好实现“价值购买”的目标。

  在强化监督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加强信用管理,健全联合惩戒机制。对企业出现的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以及其他失信行为,查实后将视情节与医保药品目录管理挂钩,实现联动,督促企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维护医保管理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公平性。

  “此外,今年还将对续约规则进行修订完善,下一步将按程序公开征求意见后实施。”这位负责人说。

  ■ 关注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累计为患者减负超5000亿元

  今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在支持药品创新方面有哪些考虑?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针对部分新药定价偏高、群众负担重的问题,发挥体制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整合13.5亿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在对药品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将341个新药以适宜的价格纳入目录,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参保患者的基本用药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医保的功能定位主要是有效减轻参保患者的就医购药经济负担,医保支持创新必须以‘保障基本’为前提。在历次目录调整中,我们牢牢把握‘保基本’的定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药品保障水平的提升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绝不超越阶段、脱离实际。”这位负责人说。

  同时,必须以“患者受益”为前提。这位负责人表示,医保基金是参保群众的“保命钱”,医保工作的目标就是努力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更值。近年来,国家坚持“价值购买”,紧紧围绕药品给患者带来的受益确定价格水平,使新准入药品的性价比显著提高。

  此外,必须以科学、客观、规范的评估评价为前提。随着谈判工作的推进,我们研究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指标体系,实现了药品评审“从主观到客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对创新的衡量更加精准、科学,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据悉,国家医保局自成立以来,加快医保谈判节奏,推动一大批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加上医保报销,已累计为患者减负超5000亿元,切实减轻了百姓的看病就医负担。

  新京报记者 吴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公布

      为了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规范医保用药管理,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今天(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这是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六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  2023年药品目录调整范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

    时间:06-29
  • 终末期心衰患者生命垂危 “人工心脏”点燃生命新希望

      中新网广州6月28日电 (蔡敏婕 张灿城)邬叔(化名)今年60多岁,平时照看孙子尽享天伦之乐。然而,病魔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  今年3月底,正在吃晚饭的邬叔突然觉得有点头晕,随即一阵强烈的恶心感伴随胸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紧接着他便开始呕吐并大汗淋漓。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邬叔最重要的一条冠状...

    时间:06-28
  • 达菲林六月剂型获批用于前列腺癌治疗 专家吁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近日,达菲林(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六月超长效剂型经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

    时间:06-28
  • 上海专家成功通过外科手术让梅尼埃病患者摆脱眩晕反复发作

      中新网上海6月27日电 (陈静 王根华)“梅尼埃病”是一种耳源性眩晕疾病,常表现为旋转性眩晕反复发作,伴有耳鸣和耳胀感。记者27日在走访中获悉,上海专家创新尝试以外科手术方式,成功让饱受眩晕困扰的患者重获正常生活。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喉科林顺涨教授当日告诉记者,既...

    时间:06-27
  • 医院一刀切不准陪护 谁在限制患者家属陪护权?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家人生病住院,家属陪护都是正当权利。一般来说,患者住院,往往情绪低落,家属陪护可带来心理上的慰藉,这种作用是再高明的护士或护工都不能取代的。故此,医院不能动辄拒绝家属陪护,更不能剥夺家属的陪护权,也不能一刀切地限制家属的陪护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卫健委发通知明确指出:“...

    时间:06-27
  • 国家药监局:以学促干,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完善“两品一械”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动态监管,举办药品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打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加快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医药研发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出台“破难题促发展、解民忧办实事”20条工作举措……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6-27
  • 国家药监局:以学促干,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完善“两品一械”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动态监管,举办药品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打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加快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医药研发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出台“破难题促发展、解民忧办实事”20条工作举措……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6-27
  • 2021年至今,西藏大骨节病患者成功手术治疗791人

      中新网拉萨6月26日电(顿旦旺姆)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大骨节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西藏投入3500余万元人民币,通过全面筛查确诊大骨节病患者3866人,手术治疗791人。其他患者实施药物,藏药浴等个性化精准治疗,实现了所有大骨节病患者“愿治尽治、应治尽治”的目标。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时间:06-26
  • 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13亿

      科技日报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刘霞)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全世界目前有5.29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亿,每个国家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都会增加。  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科学家们调查了1990年至2021年间204个国家和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并预测了...

    时间:06-26
  • 如何让癫痫患者拥有高质量生活 专家:多学科共治、院内外规范管理

      中新网上海6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第十七个国际癫痫关爱日”将至,“国际癫痫关爱日主会场活动”24日举行。中国抗癫痫协会方面当日介绍,经过6年努力,中国已建立标准化三级癫痫中心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癫痫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国抗癫痫协会已在全国推动建立和评价了294个癫痫中心,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  在活动现场,与会...

    时间:06-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