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提请审议 加强耕地保护牢守耕地红线

2023-06-27 05:13:27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工作

  6月26日,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草案共11章69条,明确规定国家粮食安全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充裕。与此同时,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安全仍面临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储备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流通体系有待完善、加工能力有待提升、应急保障有待加强、节约减损有待规范等诸多问题挑战。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对推动解决上述问题,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的要害。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草案专设“耕地保护”一章,规定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严格保护耕地;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调动耕地保护责任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补充与所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的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确需将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补充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的耕地;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耕地应当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为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草案规定,建设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建立种子储备制度;鼓励推广普及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及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应当保面积、保产量;健全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为健全粮食储备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粮食储备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等重要作用,草案规定,建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科学确定政府粮食储备规模、结构和布局,确保数量和质量安全;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政府粮食储备安全并符合标准;政府粮食储备的收购、销售、轮换、动用等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进行全过程记录;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指导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鼓励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主储粮;加强粮食储备基础设施及质量检验能力建设。

  为完善粮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草案规定,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粮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粮食应急网络,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建立粮食市场异常波动报告制度,在出现粮食应急状态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政策性粮食销售、组织投放储备粮食、增设应急供应网点等措施。

  本报北京6月26日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时政微观察丨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

    时间:06-26
  • 守护良田听我说!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

      今天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两年增加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为粮...

    时间:06-25
  • 习语品读|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

    时间:06-25
  • 守护良田听我说!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

      今天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两年增加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为粮...

    时间:06-25
  • 全国农技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就“水稻上山”等问题答记者问

      近日,记者就“水稻上山”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  问: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引起网民热议,很多人不理解,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产量也不可能那么高,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

    时间:06-23
  • 全国农技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就“水稻上山”等问题答记者问

      近日,记者就“水稻上山”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  问: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引起网民热议,很多人不理解,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产量也不可能那么高,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

    时间:06-23
  •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自然资源部日前称,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130万亩,是继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净增后第二年实现净增加。这表明我国实行的由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组成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已在耕地数量保护上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针对...

    时间:05-13
  • 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开通报67起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重大典型问题,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也正对部分违法违规严重的地市政府进行约谈。  仔细梳理发现,很多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与地方政府有很大关系。例如,部分地方“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一些市县政府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一些地方...

    时间:04-25
  • 农业农村部:我国耕地质量监测基本网络初步建立

      在今天(4月20日)举行的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耕地质量监测基本网络初步建立,在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设立2.8万个各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基本覆盖了主要耕地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针对东北黑土地、南方酸化地、北方盐碱地等重...

    时间:04-20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耕地保护成效明显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今年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第一年,我国耕地保护和建设推进速度不断加快,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春耕春管时节,各地采取多项措施,全力...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