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语品读|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2023-06-25 14:48:51

来源:央视网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地为粮之本,想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保护好耕地是核心要义。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自2019年以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已连续五年成为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而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之所系的头等大事。

  2020年12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022年3月6日,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再次强调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总书记连续两次用“长牙齿”来巧喻能“咬人”的严格措施,要求保护耕地的措施要够“刚”、够“硬核”,能够真正“咬得疼”违规者,体现出他“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

  这份对耕地保护真抓实干的良苦用心,可以一直追溯到习近平年轻的时候。

  习近平当知青的梁家河村是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常年干旱,需要靠天吃饭。1974年1月,20岁的习近平成为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社员们淤地造田,拦河打坝,增加农田面积。

  在和村民在聊天时,他若有所思:“黑子,你说咱梁家河为啥穷?为啥吃不饱饭?就是因为土地太少了。这里打上坝,增加这么大面积的水浇地,以后梁家河的子子孙孙都会受益。咱说啥也得干成这个事!”

  言出必行。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增加了几十亩耕地。他带领大家打出的坝顶的土地,成为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至今仍是梁家河最肥沃的一方良田。

  在河北正定,习近平作出了“要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必须向荒滩进军”的决策部署,一直沉睡的荒滩种上了果树、花生、小杂粮,正定的人均收入实现了翻一番。

  在福建,习近平曾先后5次到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长汀调研指导,发出了彻底消灭荒山的动员令,让“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旧貌换了新颜。

  在浙江,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指出,土地要素制约是一个硬制约,在土地问题上要“长期从紧过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回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足迹,他几乎走遍了主要农区,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看收成,反复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截至2022年底,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任重道远。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鲁杨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孟利铮 孙洁 范立君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考古01号”船举行首航福建公众开放日

      中新网福州6月25日电 (叶秋云 陈星宇)25日,“中国考古01号”首航福建公众开放日在停泊在平潭海域的“中国考古01号”船上举行。  活动中,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甘才超研究馆员带领与会人员观看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人才培养、重大项目以及水下文物保护成果等展板;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

    时间:06-25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同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举行磋商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6月2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同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在北京举行磋商。  马朝旭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持续增强。在复杂严峻国际形势下,要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引领,及时沟通对表,确保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维护好双方共同利益。  ...

    时间:06-25
  • 累计产天然气超50亿立方米!“深海一号”投产两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天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两年的日子。两年来,“深海一号”累计产天然气超过50亿立方米。  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海一号”大气田,正式投产以来,运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进行开采,天然气日产能从投...

    时间:06-25
  • 外交部发言人就瓦格纳集团事件答记者问

      问:据报道,普利戈任与瓦格纳集团所有武装人员已全部从俄南部军区司令部撤离。瓦格纳组织创始人普里戈任接受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有关停止该组织在俄境内行动并采取进一步措施缓和紧张局势的建议,俄总统普京已经保证普里戈任能够前往白俄罗斯并将撤销其刑事立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这是俄罗斯...

    时间:06-25
  • 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太空视角下的中国大地活力满满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对耕地中的精华——永久基本农田,国家进行了全面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全国已划定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  自然资源部表示,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

    时间:06-25
  • 守护良田听我说!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

      今天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两年增加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为粮...

    时间:06-25
  • 浙江“千万工程”20年:让农村不被“传统”定义

      中新网杭州6月25日电(王逸飞 钱晨菲)养猪场里有“猪景房”;村里的“大自然工位”吸引全国青年创业;村民用上5G医疗……不被传统所定义,是如今浙江农业农村发展愈发呈现的特征。  20年前,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年来,其持续深化让越来越多“想不...

    时间:06-25
  • “90后”女台青“登陆”创业:当咖啡遇上磁州窑

      中新社邯郸6月25日电 题:“90后”女台青“登陆”创业:当咖啡遇上磁州窑  作者 李晓伟 王天译 张坤  白地刻花的磁州窑瓷杯冒出咖啡的香气,将打好的奶泡倒入其中,随着杯子左右晃动,一个玫瑰花形状的奶泡呈现出来……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国磁州窑陶瓷小镇里,“90后”女台青陈钰淇正在制作特调...

    时间:06-25
  • 李强同巴巴多斯总理会谈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欢迎仪式后,李强同莫特利会谈。  李强表示,巴巴多斯是中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好朋友、好伙伴。新形势下,中方愿同巴方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各领域合作,把中巴关系打造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中方愿同巴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巴“经济恢复和...

    时间:06-25
  • 云南今年累计解决175.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中新网昆明6月25日电 (熊佳欣)25日,记者从云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面对今年以来该省气象干旱天数长达106天的严峻形势,云南累计解决175.5万人、6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灌面积311.7万亩,全省城镇供水、农村饮水得到有效保障,未发生大范围农业干旱。  今年以来,云南遭遇...

    时间:06-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