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聊天回“OK”成被告,表情包要有“法治脸”

2023-06-26 06:21:16

来源:新京报

  ■ 视点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一篇《回了个“OK”,江西一男子成了被告》文章引起关注。

  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子证据案件增长迅速,但表情符号也能作为证据,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此次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公布的这起案件中,那名在微信回了个“OK”表情的男子成被告,并因此承担相应责任,就给广大网友敲响了警钟:表情包背后也有法律责任。

  事实上,这样的案件正日益增多。经检索裁判文书网,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在部分“黄赌毒”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表情符号替代敏感词表达隐喻含义以逃避侦查,甚至直接将表情符号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以增加识别、打击难度。

  表情符号作为一种辅助性交际工具,也不能处于“法治盲区”。所以,表情符号也能成为“呈堂证供”,实则是在扫除法治盲点,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对于表情符号,不能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如果乱发表情符号,不仅可能让人产生误解,甚至引发纠纷与冲突,还可能为此承担法律后果。慎用表情包,当成为现代交际中的必要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社交软件交流时,表情符号相比于文字,其表意解读具有较强主观性,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对于表情符号的司法认定,在实践中也有很大困难。

  如广州中院在一起仓储合同纠纷案中认为,表情符号是辅助表达心情、情感和想法的可视化图像,不能仅凭表情符号而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故没有认定当事人发送的“OK”表情系同意之意。

  这也意味着,针对网络表情包,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解释机制,出台司法指导,让对表情符号的表意解读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样能够更好规范表情符号的使用,让广大网民能够明晰表情符号的使用边界,把表情符号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让表情包有“法治脸”。

  □戴先任(职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TikTok起诉美国蒙大拿州禁令违法 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TikTok公司当地时间22日对美国蒙大拿州提起诉讼,指控该州州长新近签署的一份禁止在该州区域内下载TikTok软件的法令违法,要求法院推翻该禁令。中方对这起诉讼有何评论?此外,中方如何看待美国其他地区可能...

    时间:05-23
  • 女童遭性侵缘何酒店成被告?

      □ 本报记者   刘  欢  □ 本报通讯员 戴小巍 秦娇娇  未成年少女遭性侵受到严重精神损害,涉案酒店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是否需承担侵权责任?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办理一起发生在某酒店的性侵未成年人案时,对未成年...

    时间:05-15
  •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记者从今天(5月10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底,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以来,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动。  据了解,此次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从4月底开始,至2023年年底...

    时间:05-10
  • 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被判侵犯名誉权

      因怀疑同事泄露自己的行踪,王某多次在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侵权纠纷,认定王某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决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对方医疗损失费和精神损失费。  “在微信群内发表不当言论甚至辱骂他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

    时间:05-07
  • 东京奥运会赞助商AOKI前董事长被判2年零6个月

      东京奥运会赞助商AOKI前董事长被判2年零6个月...

    时间:04-21
  • 东京奥运会赞助商AOKI公司前董事长被判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关于东京奥运会赞助商AOKI公司前董事长青木扩宪被控向东京奥组委原理事高桥治之行贿一事,东京地方法院于21日进行判决,判处青木扩宪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缓期4年执行。这是对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相关贪污受贿案进行的首个判决。(总台记者 何欣蕾)...

    时间:04-21
  •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 算不算加班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下班后还得盯着微信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而且未能拿到相应“加班费”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情形算加班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终审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工作,属于“隐性加班”,用人单...

    时间:04-16
  •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这样判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 算不算加班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下班后还得盯着微信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而且未能拿到相应“加班费”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情形算加班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终审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

    时间:04-16
  • 民进党建议全面禁止TikTok 国台办回应

      中新网4月12日电 国台办12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美众议院通过全面禁止TikTok的法案后,民进党追随美国以所谓“遏制选举错假信息”为借口,也建议全面禁止TikTok。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朱凤莲表示,民进党当局和岛内一些政客为谋...

    时间:04-12
  • 90后立遗嘱处分支付宝、微信权益 老人留“温情遗嘱”诉嘱托与期望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何思明)记者从广州公证处了解到,前来办理遗嘱公证的年轻人,很多将父母选为财产继承人,遗嘱内容大多涉及房产,90后还将支付宝、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财产权益列入其中,“温情遗嘱”“生前预嘱”也逐渐受到市民关注。  立遗嘱为继母设立居住权  张宁(化名)年幼丧母,由父亲含辛茹苦养大。参加...

    时间:04-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