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国家反诈中心APP累计预警3.1亿次 一起了解七大反诈利器

2023-06-19 13:3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1年3月15日,国家反诈中心APP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累计受理群众举报线索2323万条,向群众预警3.1亿次。

  公安部介绍,近年来,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联合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反诈名片、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等七大反诈利器,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

  国家反诈中心APP

  ——累计向群众预警3.1亿次

  2021年3月15日,国家反诈中心APP正式上线。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官方手机防骗保护软件,主要有以下几项功能:一是高效预警劝阻提示。当用户收到涉嫌诈骗的电话或短信时,它会尽可能进行预警提示。二是快速举报涉诈线索。当用户在生活中发现诈骗线索时,可以使用APP一键举报功能进行举报。三是远程身份账号验证。用户可以通过APP对可疑网友的真实身份、社交账号和支付账户进行涉诈风险验证,降低网络交易涉诈风险。四是全面了解反诈防骗知识。国家反诈中心APP常态化发布防骗知识和诈骗套路,提升用户识骗防骗能力。

  国家反诈中心APP自上线以来,累计受理群众举报线索2323万条,向群众预警3.1亿次,在防范诈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6110预警劝阻专线

  ——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开通

  96110预警劝阻专线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预警劝阻、防骗咨询和涉诈举报等工作,自2019年11月8日正式启用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通了该专线。

  96110预警劝阻专线主要有三项功能:一是预警劝阻。如果接到96110这个号码的来电,说明本人或家人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或者属于易受骗的人群。二是防骗咨询。如果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可以致电96110进行咨询。三是涉诈举报。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可以拨打该号码进行举报。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96110是官方预警劝阻专线,如接到该号码打来的预警电话,请您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民警的劝阻提示,避免上当受骗。

  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

  ——累计发送预警信息10.7亿条

  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新特点新变化,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于2021年7月14日推出了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的短信实时预警,系统自上线以来累计发送预警信息10.7亿条,预警劝阻准确率达60%以上,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

  12381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并通过12381短信端口第一时间向其发送预警短信,提示用户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提醒用户保持高度警惕,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

  ——用户查询总量超1.2亿次

  您名下有多少张电话卡?有没有被他人冒用?发现被冒用的电话卡该怎么办?

  诈骗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电话卡严重侵害用户本人合法权益,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针对此类问题,工信部推出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打通了93家省级基础电信企业和39家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的相关数据,群众只需要使用自己的居民身份证号,即可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查询本人名下持有的全国手机电话卡数量,专用短信端口10699000将在48小时内向预留手机号码反馈查询结果,真正实现了全国移动电话卡的统一便捷查询。截至2023年5月底,“一证通查”查询量累计突破1.2亿次。

  工信部开通“一证通查”服务和启动“断卡行动2.0”以来,组织集中排查处置涉诈高危电话卡近亿张,清理关联互联网账号近亿个,对全国物联网卡开展了拉网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卡得到全面清理,有力挤压了涉诈犯罪生存空间。

  云闪付APP“一键查卡”

  ——已累计生成超过690万份银行卡查询报告

  为解决人民群众对于跨行银行卡账户查询的诉求,人民银行指导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一键查卡”服务,向人民群众提供银行卡信息查询服务,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方便人民群众直接掌握个人名下银行卡信息,强化自身银行卡管理。目前业务开展平稳有序,支持查询范围不断扩展。

  自“一键查卡”功能试点上线以来,已覆盖全国196家商业银行,包括18家全国性银行和178家区域性银行,已累计生成超过690万份查询报告。后续随着试点逐步完善、推广,中国银联将不断扩大查卡范围和服务地区,优化查卡功能。

  反诈名片

  ——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利用预警劝阻电话对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群众进行预警劝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群众把公安机关预警电话误认为诈骗或骚扰电话而拒接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预警劝阻成功率。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公安部、工信部联合组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推出了“反诈名片”,对各级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和来电提醒,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预警劝阻电话接通率,预警劝阻成效大幅度提升。

  公安机关提醒:如果接到带有“反诈名片”标记的公安机关预警劝阻电话,可以放心接听,如有疑问,请拨打96110进行咨询。

  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

  ——已有1510万人次进行账号查询

  您的手机号关联了多少互联网账号?为了防范用户不知情注册互联网账号带来的涉诈风险,工信部于2022年推出了“一证通查2.0”服务——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

  全国互联网账号 “一证通查2.0”是在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的基础上,联合互联网企业和电信企业推出的全国互联网账号便民查询服务。用户凭借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六位,便可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当用户查询到本人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与自己掌握的情况不一致时,可以及时按照互联网企业官方解绑处理机制,尽快进行账号解绑,有效阻断非本人注册互联网账号带来的涉诈风险。

  该服务目前支持腾讯、阿里巴巴、支付宝、百度、快手、抖音、京东和美团8家企业的互联网账号查询,后续将接入更多互联网企业。截至2023年5月底,用户查询量已累计突破1510万人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数约占三分之一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公安部15日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约占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的三分之一,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的金额最大,约占造成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  这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分别为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

    时间:06-15
  •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15日消息,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近年来,公安部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全面加强“四专两合力”建设,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升势头,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当前,电信...

    时间:06-15
  •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15日消息,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近年来,公安部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全面加强“四专两合力”建设,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升势头,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当前,电信...

    时间:06-15
  • 这些理财APP别碰!多家央企严正声明

      中新网6月13日电(中新财经 彭婧如)以耳熟能详的企业名称开发APP程序,并在其中发布虚假投资理财项目,更有甚者还会将企业简介、新闻报道等内容放在APP中用于宣传推广。近期,多家大型央企发布公告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  有企业今年已发两次声明  “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近...

    时间:06-13
  • 这些理财APP别碰!多家央企严正声明

      中新网6月13日电(中新财经 彭婧如)以耳熟能详的企业名称开发APP程序,并在其中发布虚假投资理财项目,更有甚者还会将企业简介、新闻报道等内容放在APP中用于宣传推广。近期,多家大型央企发布公告称,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行骗。  有企业今年已发两次声明  “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声明称,近日,公司获悉...

    时间:06-13
  • 海南依法打击处置一批违规“涉考”自媒体账号

      中新网海口6月5日电(记者 张茜翼)海南省网信办5日举办新闻通气会介绍,该办近期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涉考”自媒体乱象,持续净化网络生态。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共注销关闭相关账号9162个,暂停更新禁言相关...

    时间:06-05
  • 直播间直通“致富路”?“理财”App全是套路!

    直播间直通“致富路”?全是套路!□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焦惟奇 李春和  定制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同名“理财”App,成立炒股交流群,开通直播间每天金融大咖亲临授课,定时分享“牛股”,名为支招实为销售“理财产品”,一场直播间直通“致富路”的骗局自此拉开帷幕,不到3个月,付某等人获利近百...

    时间:06-04
  • 严打“卖惨”虚假助农 抖音新规禁止公益类账号变现

      中新经纬6月2日电 为促进公益行业更好发展,针对有账号试图以“助农”“助困”“助残”为由编造不实场景、实施虚假公益等行为,近日,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关于抖音公益内容治理的最新规范。  新规要求“账号如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主体需持有相关资质并按照规定认证”“无资质的账号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包括但不...

    时间:06-02
  • 中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郭超凯)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0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范举措,有效压制案件高发态势,推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  工作中,中央政法委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平安...

    时间:05-30
  • 重庆警方打掉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71人

      中新网重庆5月30日电 (南兵权 刘相琳)记者30日从重庆奉节县公安局获悉,奉节警方打掉一个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扣押涉案手机1000余部、电脑70余台,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  4月上旬,奉节警方在核查辖区涉诈线索时发现,一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借助网络聊天...

    时间:05-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