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直播间直通“致富路”?“理财”App全是套路!

2023-06-04 05:09:16

来源:法治日报

直播间直通“致富路”?全是套路!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焦惟奇 李春和

  定制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同名“理财”App,成立炒股交流群,开通直播间每天金融大咖亲临授课,定时分享“牛股”,名为支招实为销售“理财产品”,一场直播间直通“致富路”的骗局自此拉开帷幕,不到3个月,付某等人获利近百万元人民币,受害人遍及北京、山东、云南等7个省份。

  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警方在办理李某等人诈骗案时,发现涉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还曾制作一款“理财”App卖给了付某,遂顺藤摸瓜将付某团伙一网打尽。

  近日,润州区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付某及其同伙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付某等8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至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不等,并各处罚金,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20年5月,云南昆明的资深股民戴某在与朋友闲谈中获悉一个炒股交流群,能提供专业指导、快速增收,在获得“理财经理王玲”的微信好友邀请后入群学习。此后,“王玲”时常与戴某分享炒股心得,并向其推荐了“金玉满堂”直播间的链接,称每天都有“金融大咖”上课,戴某听过几次课后,觉得专家讲得很好,群内时不时就有股民“打新股”赚钱的信息,甚至还有股民听从老师的建议购买股票大涨的截图,这让戴某心动不已。

  2021年7月初,“王玲”告诉戴某,为回馈股民,“东某证券”将推出一批“打新股”名额且有抽奖活动,但需要关注“某颀资本”App充值运作。戴某遂下载App并先后充值累计50万元,但“老师”指导购买股票后却一直亏损,十几天后App竟然无法登录了,“王玲”及授课“老师”也彻底失联,戴某这才如梦初醒。而像戴某这样的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

  经查,2021年2月至7月,被告人付某委托被告人李某开发“某欣资本”App,出资由刘某(另案处理)搭建“金玉满堂”的网络直播间,招募多人担任讲师,在直播间内以讲授炒股知识为幌子,骗取投资者信任,鼓动他们关注“某颀资本”App,进而诱骗被害人充值。其实,该App虽看上去和正常的炒股软件相似,但账户却是个人账户,被害人一旦把资金打进App,无论是否购买股票,资金已不被自己控制,App内的余额只是一个虚假的数字。

  为迅速牟利,付某通过约定诈骗分成的方式发展了6名“代理”,将挖掘诈骗对象的任务“外包”。其中李某甲招募10名业务员,租赁办公场地,购买手机、微信号、QQ号等供业务员使用,安排业务员以“理财经理”“老师助理”等名义出现,并通过微信添加、电话邀约等方式与股民取得联系,业务员按照付某及“老师”提供的“话术”动员股民进“金玉满堂”直播间听课,进而下载推销App充值。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通过重点审查各被告人间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电子数据信息,明确各层级参与者身份、作用、获利情况,准确区分主、从犯,最终认定被告人付某为主犯,李某甲等7人为从犯,对其中认罪认罚、退赃退赔、有自首立功表现的被告人提出宽缓量刑建议,确保罚当其罪。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检察机关通过释法说理和教育转化,促使付某等5名被告人主动退赃退赔75万元,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润州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李春和表示,有理财需求的群众要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轻信网友所说的“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之类的投资;不加“投资群”,不轻信“理财高手”,不轻信“几倍盈利”,不注册来路不明的“投资会员”。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请认准正规途径,切勿轻信陌生人推送的投资App。

  (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直播间直通“致富路”?全是套路!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焦惟奇 李春和  定制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同名“理财”App,成立炒股交流群,开通直播间每天金融大咖亲临授课,定时分享“牛股”,名为支招实为销售“理财产品”,一场直播间直通“致富路”的骗局自此拉开帷幕,不到3个月,付某等人获利近百万元人民币,受害人遍及北京、山东、云南等7个省份。...

    时间:06-04
  • 新疆乡村书记:沙漠里蹚出致富路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日电 (喇小飞 惠丰蕾 赵飞)“努尔麦麦提,你们家前两天刚出生的两只小骆驼怎么样了?”新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驻和田地区墨玉县库木博依村第一书记蔡林问道。  “好得很,书记,你快来看,活蹦乱跳的。”正在给骆驼喂饲料的库木博依村村民努尔麦麦提·伊敏一脸兴奋,“现在母骆驼的奶也好得很!小骆驼吃不完。” ...

    时间:06-01
  •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记者调查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业情况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 本报记者 赵丽 张守坤  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来自河北的7岁男童小林在父母带领下,赶到北京看心理咨询师。小林的母亲说,孩子有些多动,不听老师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进厕所教...

    时间:06-01
  • 心理健康教师从业调查: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干“杂事”了

      记者调查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业情况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本报记者 赵丽 张守坤  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来自河北的7岁男童小林在父母带领下,赶到北京看心理咨询师。小林的母亲说,孩子有些多动,不听老师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进厕所教育后,开始变得特别暴躁,遇到一点小事...

    时间:06-01
  • “中国朋友帮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索日达·扎巴罗娃原本是乌兹别克斯坦一名牙科医生,在家乡撒马尔罕州开了一家诊所。2015年,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一次技术创新国际展览会上,一块很轻的小木板引起扎巴罗娃的注意。这是一种高大乔木泡桐的原木。扎巴罗娃回家后,上网仔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泡桐树生长快、适应...

    时间:05-28
  • 体罚学生的老师被开除 为什么有人“不赞同”

      据媒体报道,东莞市某小学二年级的10多名学生因在课堂上做不雅手势,被老师罚扎马步将近1小时左右,还被老师拿棍子抽打。事后,涉事教师被开除。但是,涉事班级共有47名家长,当中有44名都对涉事老师进行挽留,希望她能重回学校的岗位。  老师体罚学生是教育之大忌。通常情况...

    时间:05-26
  • 体罚学生的老师被开除 为什么有人“不赞同”

      据媒体报道,东莞市某小学二年级的10多名学生因在课堂上做不雅手势,被老师罚扎马步将近1小时左右,还被老师拿棍子抽打。事后,涉事教师被开除。但是,涉事班级共有47名家长,当中有44名都对涉事老师进行挽留,希望她能重回学校的岗位。  老师体罚学生是教育之大忌。通常情况下,家长不要把事情闹大就算谢天...

    时间:05-26
  • 得物App凭借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再获嘉奖

      当数字经济成为支撑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动力,用科技创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成为一种重要趋势。近日,得物App首席技术官(CTO)陈思淼,作为程序员行业的杰出代表,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表彰得物App在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贡献。  自成立以来,得物App始终践行“求真、向前一步、拥抱变化”的企业价值观,通过科技...

    时间:05-19
  • 访“中国莜面之乡”里的非遗传承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8日电 题:访“中国莜面之乡”里的非遗传承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56岁的王改玲,手中的莜面,就像会变戏法一般神奇。她惯常的动作是:拿起案板前一块揉好的面,一手搓4根,双手左右开弓,搓得均匀细长。  这期间,她的手臂会上下牵扯飞舞,几秒钟后,8条光滑细溜的莜面鱼...

    时间:05-18
  • 海南25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责令整改

      中新网海口5月16日电 (记者 张茜翼)海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6日通报称,该办近日组织对相关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技术检测,结果显示25款App存在不同程度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当前,海南省网信办集中向社会通报并责令相关运营单位限期整改。  据介绍,海南省网信办此次组织专门力量对未成年人高频使用的即时通信、学习...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