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走完嬉笑人生

2023-06-14 22:2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走完嬉笑人生

  中新社记者 应妮

  黄永玉子女14日发布讣告,“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〇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生于1924年的黄永玉,享年99岁。作为公众熟知的艺术大师,他被誉为邮票“猴票之父”,是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海外不少著名场馆举办过个展。他还是一位颇有个性的艺术大师,年过八旬驾驶跑车飙车、登《时尚先生》杂志封面,给世间留下了潇洒、狂放、不羁的形象。

  黄永玉原打算在自己100岁时举办一场百岁画展,并全用新画。此前,“八十艺展”和“九十画展”,都是用的近十年间的新画,也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原因很简单,因为展厅够大,能够展出大画。“八十艺展”中最大的一幅画是长十一米、高三米的《湘君湘夫人》,“九十画展”中则有丈二尺幅的《白描荷花》。

  “我认为,黄老离世是结束了一个时代。”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艺术评论家陈履生坦言。作为黄永玉“九十画展”的策展人,他跟黄永玉有过不少接触。“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黄永玉艺术的发展,就能看到他的独特性和趣味性。我们看到了版画阿诗玛,看到大型壁画《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看到他的水墨作品,还看到他的邮票,甚至是商业化很成功的关于酒瓶的造型设计,在种种艺术类型上的成就,显现出黄永玉敏锐的艺术天赋,以及把各种艺术门类融会贯通的功力。”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艺术中独特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一直源于他与社会和人民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黄永玉用他的一生践行着艺术与时代这样一个命题。”陈履生说。

  黄永玉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是他为中国邮政设计的2023年兔年邮票,被很多网友认为“太丑”“诡异”。全身蓝色的兔子,有着半圆红眼和黑色眼眶,突出的大牙齿,嘴边各四根如钢丝般硬挺的胡须,画风可谓相当锐利。

  2017年黄永玉的生肖画曾在国家博物馆集中展出,展览充分体现了“黄氏幽默”,几乎都是具有漫画特点的形象:画月亮前捣药的兔子——“月亮上造假药最保险”;画被马的后蹄踢倒的伯乐——“伯乐早晚也会挨一脚”;画一穿风衣、感觉还很时尚的打手机的男人——“龙的第四个儿子好鸣好吼,现在街上常能看见”……而当时黄永玉也曾透露,2006年中国邮政希望他设计狗年生肖票,可黄永玉设计的是狗撒尿造型,于是未获通过。

  “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这样一句极口语的话,出现在201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黄永玉九十画展”的书法中。画展开展后他也来到现场,也是金句频出。“躺在地上过日子,贴着土地过日子,有个好处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儿去。”黄永玉说,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很可能白干,没有任何价值,但不要紧,不要把自己的意义看那么大,“人这辈子不是很惨就行了”。

  虽以木刻和绘画赢得巨大声誉,黄永玉却将文学视为自己最倾心的“行当”。

  黄永玉是湘西凤凰人,著名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表叔,对他影响至深。

  从14岁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了诗歌,黄永玉先后出版了《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等作品;年逾八旬开始写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2021年时已经写到第三部《走读》,主人公从凤凰走到了上海。

  在《走读》里,他有一段自况:“我也不清楚,一辈子不晓得从哪里得到和敏悟。上当倒霉之后不叫痛,不骚心,甚至不当是一种教训,把自己的傻行当作笑料去取娱朋友。更不做借酒浇愁的类似表演,让朋友来分担我的小小疼痒。”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第一部出版时,他给读者的献词是:爱,怜悯,感恩。而这,正是他写作《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题旨。

  黄永玉生前常常谈到死亡,“骨灰就不要了,大家喝一杯咖啡了事。你留一个骨灰在家里,你儿子对它可能还尊敬,你孙子可能还稍微有点珍重,重孙子时扔到哪儿去就不知道了。”

  这与黄永玉留下的遗嘱一脉相承。“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请所有人尊重我的这个愿望。”“我离去之后,任何人不得办理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我的家人不得去支持或参加其他人组织的纪念活动。”

  这份遗嘱非常“黄永玉”,就像他曾说过的,“想我,看看天,看看云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黄永玉大师逝世

      央视新闻报道,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今日敬告: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黄永玉在遗嘱中强调不得取回骨灰,“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请所有人尊重我的这个愿望...

    时间:06-14
  • 黄永玉先生逝世

      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今日敬告: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

    时间:06-14
  • 武汉:志愿者带游客开启“走读”城市之旅

      中新网武汉5月22日电 (记者 梁婷)近日,在武汉街头,大批游客在志愿者带领下,开启走读汉口历史风貌区的旅程,感受老汉口百年风华。  武汉市江岸区是全市现存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汉口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现存62处市级以上文物建筑、169处优秀...

    时间:05-22
  • 上海新阶层人士走读外滩源“城市考古”溯发展之路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记者 范宇斌)建筑可阅读,百年上海,尽显风华。近50名上海黄浦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下称:新阶层人士)7日以“寻苏河记忆 溯发展之路”为主题“城市考古”,深度走读苏州河岸线,品城市历史底蕴,听百年建筑故事。活动现场。 范宇斌 摄  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20余年来,“一江一河...

    时间:05-08
  • 首届兰花奖终评会外籍评委走读“北京中轴线”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张贺)首届兰花奖终评会的外籍评委25日至26日参加了“走读中国·北京中轴线”主题参访活动,参观访问故宫、钟鼓楼、景山等中轴线地标,体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兰花奖由中国外文局发起设立,旨在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夯实推动构建人类命...

    时间:04-27
  • 首届兰花奖外籍评委走读“北京中轴线”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4月25日至26日,首届兰花奖外籍评委参加“走读中国·北京中轴线”主题参访活动,参观访问了故宫、景山、钟鼓楼、天坛等中轴线地标,亲身体验中华文明历史特色、精髓。  兰花奖由中国外文局发起设立,旨在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夯实...

    时间:04-26
  • 走读福建漳州 中非青年视频分享共话友好

      中新网漳州4月25日电 (廖珍妹)“歌仔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台唯一共生的戏曲剧种,希望外国友人认识并喜欢闽台优秀戏曲文化。”就职于闽南师范大学的台湾教师李姿莹2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当天上午,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闽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举行的第二届中非青年共话友好视频...

    时间:04-25
  • 2023年“走读广州辛亥革命史”清明祭扫启动

      中新社广州3月18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年“走读广州辛亥革命史”清明祭扫活动18日启动。当天上午,辛亥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师生以及市民代表,祭拜了兴中会坟场、邓荫南墓、伍汉持墓、华侨五烈士墓等7个墓地,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当日9时许,祭扫活动首站在广州市越秀区先烈...

    时间:03-18
  • 兔年邮票“蓝兔子”引争议 业内人士:该作品是黄永玉一贯风格

      红星新闻记者|罗梦婕  兔年春节即将到来,近日在一张标价为1.20元的邮票上,一只蓝身红眼的兔子引发网友热议。据了解,该枚邮票系中国邮政定于2023年1月5日发行的《癸卯年》特种邮票之一,由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其图稿在今年9月8日就已正式对外发布。  中国邮政官网发布的文章介绍,《癸卯年》特种邮票是中国生肖邮票第...

    时间:12-29
  • 兔年邮票“蓝兔子”引争议 业内人士:该作品是黄永玉一贯风格

      红星新闻记者|罗梦婕  兔年春节即将到来,近日在一张标价为1.20元的邮票上,一只蓝身红眼的兔子引发网友热议。据了解,该枚邮票系中国邮政定于2023年1月5日发行的《癸卯年》特种邮票之一,由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其图稿在今年9月8日就已正式对外发布。  中国邮政...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