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专家解读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或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2023-06-14 06:21:27

来源:光明日报

  专家解读厄尔尼诺气候现象

  或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加拿大山火肆虐多日,政府紧急疏散数以千计的居民,炎热的气候吸引了全球的视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极端天气放大效应的厄尔尼诺事件备受公众关注。6月13日,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接受记者采访,解读厄尔尼诺当前至未来发展状况,分析其影响。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通常会持续9到12个月,一般会导致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季风增强,从而导致降雨量增加,也会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形成相反效应,造成严重干旱。

  周兵介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4月发布的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预测意见,今年5月至7月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0%。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此次厄尔尼诺出现时间比预想提前一到两个月,且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如果发展为强厄尔尼诺,2024年可能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一年,但仍有不确定因素。周兵表示,目前对这次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测是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事件,气象部门将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和强度的变化。

  就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而言,国家气候中心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夏季,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易偏高。其中华北西南部、江南中部、华南东北部、新疆北部的高温日数达到30天以上。

  厄尔尼诺也会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极端干旱现象。例如,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带来明显高温热浪,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虽然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完全相同的,但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那次事件与今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无论是起始时间还是强度都极为相似。”周兵提示,要高度关注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与2009/2010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相似程度。

  专家表示,此次厄尔尼诺至少将持续8至10个月,对我国冬季气候和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厄尔尼诺的发展将会导致夏季我国南方降雨量增加,北方降雨量减少,出现南涝北旱的形势,需警惕南方城市出现内涝;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将会导致冬季偏暖,甚至出现暖冬。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方: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 理应率先大幅减排

      中新社联合国6月13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3日在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辩论会上表示,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理应率先大幅减排。  张军发言说,关于气候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安理会多次开会讨论,显然存在意见分歧,还需要深入探讨。否定气候与安全之间存在关联,不是科学态度;将气候问题泛...

    时间:06-14
  • 专家解读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或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专家解读厄尔尼诺气候现象  或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加拿大山火肆虐多日,政府紧急疏散数以千计的居民,炎热的气候吸引了全球的视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极端天气放大效应的厄尔尼诺事件备受公众关注。6月13日,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接受记者采访,解读厄尔尼诺当前至未来发展状况,分析其...

    时间:06-14
  • 经济观察:“碳关税”将至,企业如何规避气候风险?

      (经济观察)“碳关税”将至,企业如何规避气候风险?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庞无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文本5月17日正式生效。根据这一法案,非欧盟生产商在欧盟销售相关商品,须为二氧化碳排放付费,弥补原产国碳价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碳价的差异。这一机制也被视为全球首个“碳关税”。  CBAM将于2023年10...

    时间:06-12
  • 经济观察:“碳关税”将至,企业如何规避气候风险?

      (经济观察)“碳关税”将至,企业如何规避气候风险?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庞无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文本5月17日正式生效。根据这一法案,非欧盟生产商在欧盟销售相关商品,须为二氧化碳排放付费,弥补原产国碳价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碳价的差异。这一机制也被视为全球首个“碳关税...

    时间:06-12
  • 白皮书:绿色金融叠加注册制改革春风助力中国气候科技产业爆发

      中新网上海6月12日电 (记者 姜煜)安永携手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12日在此间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发布白皮书称,绿色金融叠加注册制改革春风助力中国气候科技产业爆发,中国气候科技产业将通过高效的融资渠道实现规模扩张和技术迭代。  上述名为《资本赋能,迈向2060的中国气候科技产业...

    时间:06-12
  • 高考时常下雨是巧合还是气候使然?

    原标题:高考时常下雨是巧合还是气候使然?6月7日,2023年高考正式拉开序幕。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高考第二、三日,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仍以降雨和高温为主。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高考期间我国主要有两个雨区,分别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东北华北地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受副热带高压北侧水汽影响,6月7日至10日...

    时间:06-08
  • 高考时常下雨是巧合还是气候使然?

      ◎本报记者 付丽丽  6月7日,2023年高考正式拉开序幕。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高考第二、三日,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仍以降雨和高温为主。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高考期间我国主要有两个雨区,分别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东北华北地区。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

    时间:06-08
  • 气候投融资探路前行:试点成效显现 仍有瓶颈待突破

      气候投融资探路前行  当下,气候投融资进入快车道。日前,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正式发布,成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此前,我国确定了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异化气候投融资路径。  发展驶入快车道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110万亿美元来解决落实《巴黎协定》相关问题...

    时间:06-04
  • 气候投融资探路前行:试点成效显现 仍有瓶颈待突破

      气候投融资探路前行  当下,气候投融资进入快车道。日前,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正式发布,成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此前,我国确定了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异化气候投融资路径。  发展驶入快车道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110万亿美元来解决...

    时间:06-04
  • 北京前5个月降水整体偏少 汛期预计降雨量略偏多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陈杭)今年1月至5月,北京地区降水整体偏少,平均降水量55.8毫米,较常年同期(1991年至2020年平均值,下同)偏少25%。今年汛期(6月至8月),北京地区平均降水量预计比常年同期偏多10%左右。  这是记者1日从北京2023年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