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牛津大学、北大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

2023-06-12 01:40:56

来源:科技日报

  牛津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

  ◎本报记者 张佳星

  骨折、白内障……这些健康问题能和喝酒有关?

  6月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由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联合进行的基于中国成年人的大人群健康研究成果,刷新了人们对于饮酒危害的认知。研究结果显示,饮酒增加中国男性罹患61种疾病的风险。一些听起来和喝酒八竿子打不着的疾病,都显现出与酒的密切关联。

  “这项研究提供了关于酒精对健康危害的重要因果证据。”6月9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新锁定了33种疾病与酒精相关并给出了证据,这对于为不同国家制定与限酒有关的疾病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酒精引发的健康影响存在滞后性强、其他诱因干扰等情况,往往难以获得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很少有研究对同一人群中饮酒与不同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性评估。

  为了得到令人信服的因果联系,此次研究由牛津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联合开展,进行了长时间跨度、大人群数量的分析调研,其中饮酒作为慢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被列为重要的研究因素。

  研究发现,纳入研究的中国男性中大约三分之一会定期饮酒,每周至少喝一次,但只有2%的女性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女性人群由于几乎无饮酒习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对照组,这有助于确认遗传分析中男性的超额疾病风险确实是由饮酒引起的,而不是其他因素。”论文第一作者、牛津大学研究员严碧琪博士说。

  基于巧妙的设计,数据分析排除了遗传因素导致这些疾病高企的可能。研究人员表示,一些基因是东亚人种特有的,或许有人会说,大队列研究中的高发病率是由某些特有基因所致,但由于有女性作为对照组,她们有着同样的基因特点但不定期饮酒,也没有高发病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关系。

  研究发现,与偶尔饮酒的男性相比,经常饮酒的男性发生各类疾病的整体风险明显更高,住院次数更多。

  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适度饮酒一度被认为有保护作用,例如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但此次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这类保护作用不存在,适量饮酒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不存在关联。

  此次研究的结论还表明,经常饮酒,不管是否酩酊大醉都会对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可引发的疾病高达61种。研究还对酒精摄入量与61种疾病给出了初步的定量因果关系,即平均每天每增加约4杯酒的饮用量可以导致28种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疾病风险增加14%,导致33种新发现有关的疾病风险增加6%。

  文章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副教授爱奥那·米尔伍德说:“证据更加清晰地表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酒精使用不当都是导致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团队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教授指出,中国男性的饮酒量正呈上升趋势,这项大型合作研究表明中国需要更严格的酒精控制政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牛津大学、北大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

      牛津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   ◎本报记者 张佳星  骨折、白内障……这些健康问题能和喝酒有关?  6月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由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联合进行的基于中国成年人的大人群健康研究成果,刷新了...

    时间:06-12
  • 喝酒PK 吃生鸡蛋 喝洗脚水……直播“狠PK”为何刹不住?

      喝酒PK 吃生鸡蛋 喝洗脚水 ……  直播“狠PK”为何刹不住?  最近,网名为“三千哥”的主播在直播PK喝酒后去世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各种“狠PK”仍层出不穷,比如吃生鸡蛋、喝洗脚水、喝酒惩罚、鞋底打嘴……  有关人士认为,网络直播不能唯流量是图,要严格规范此类好勇斗狠、助长...

    时间:06-09
  • 喝酒PK 吃生鸡蛋 喝洗脚水……直播“狠PK”为何刹不住?

      喝酒PK 吃生鸡蛋 喝洗脚水 ……  直播“狠PK”为何刹不住?  最近,网名为“三千哥”的主播在直播PK喝酒后去世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各种“狠PK”仍层出不穷,比如吃生鸡蛋、喝洗脚水、喝酒惩罚、鞋底打嘴……  有关人士认为,网络直播不能唯流量是图,要严格规范此类好勇斗狠、助长戾气的“狠PK”,还网络清朗...

    时间:06-09
  • 中国专家队列研究揭示普通话背景儿童DLD患病率为8.5%

      中新网上海6月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基于普通话背景儿童的证据研究,率先揭示了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在普通话人群中的患病率和风险因素。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脑智发育平台负责人江帆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DLD的患病率为8.5%,明显...

    时间:06-02
  • 长期熬夜、吸烟喝酒 23岁小伙子血管一塌糊涂

      23岁小伙子,血管一塌糊涂  这类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年轻  本报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金薇薇  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血脂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保护心血管不仅是中老年人要关注的,年轻人也要引起重视。  “我们曾接诊过23岁的男患者,检查显示,他的血管已经一塌糊涂。”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

    时间:05-17
  • 新型水凝胶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医线传真】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 王明辰)3月2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李俊杰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水凝胶,该水凝胶可有效抑制心室重塑,促进血管再生并恢复心脏电生理功能。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  缺血性心脏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状动脉堵塞会...

    时间:03-22
  • 专家倡导“三高”共管 前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关口

      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21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不同部位的体现,对于ASCVD的防治,要将目光从单个病变上升到“泛血管疾病”的高度,以整体视角去辩证分析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他指出,面对ASCVD,开展前瞻性、面向全身...

    时间:03-21
  • 心梗或现年轻化 专家:青年人群需避免吸烟、喝酒、熬夜、精神紧张

      中新网上海3月20日电(陈静 徐兰青)“90后”小伙子小胡(化名)在打篮球时突发持续性胸痛,被120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确诊罹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所幸医院多学科团队抢救及时,脱离生命危险。  上海医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赵培欣20日对记者说,除了先天性因素外,年轻人精神压力大、吸烟、喝酒、熬夜等,都是...

    时间:03-20
  • 干部热衷组局喝酒、打牌掼蛋,可扫码举报!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工作“躺平”、“吃心”不改、酒瘾难戒、热衷组局、打牌掼蛋……  日前,安徽省宣城市纪委监委发布“关于受理全市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投诉举报的公告”,上述行为均在举报范围之类。  “六重六轻”问题可以举报  宣城此次受理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重点是在为民办实事、为企优...

    时间:03-17
  • 中国专家大型队列研究发现精准诊断AD的生物标志物

      中新网上海3月3日电 (孙国根陈静)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在临床诊断AD仍十分困难,如何破题成为医学专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记者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开展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结果提示,血浆、脑脊液和分子影像生物标志物均可用来精准诊断AD,但在不同的临...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