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他们,守护着蓝色国土——二〇二二年度“海洋人物”速写

2023-06-09 06:27:54

来源:光明日报

  他们深耕中国极地考察一线,绘就地球两极之间近40万海里的光荣航路;他们身处沧海孤岛,选择坚守,守护祖国西沙海空安全;他们勇闯万米载人深潜,驭龙潜海,逐梦深蓝……6月8日,在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自然资源部在广东汕头举行主场活动,发布2022年度“海洋人物”评选结果,包括8位个人、两个集体。他们是卫士、是哨兵、是英雄,守护着祖国的蓝色国土。

  坚守是底色

  从2004年入职“雪龙”号直至成为船长,赵炎平始终是团队中最为坚定的一个。他先后担任我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长,参加12次南极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他勇立潮头,发挥技术专长,参与建设大国重器、中国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见证、参与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做水手到担任船长,赵炎平始终冲在第一线。不畏惊涛骇浪,始终坚守在极地考察一线,他说:“是爱党爱国的信仰和对极地事业的热爱,支撑着我和船员们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坚守”,同样是邱华的关键词。“既然选择了当兵,就不能怕吃苦。”从新兵下连分配到西沙至今,44岁的邱华在岛上驻守24年,已成为西沙“岛龄”最长的兵。2011年和2019年,家里两次劝他转业,但每每面临走留选择时,他总是怀着对西沙的深厚感情和对身上这身军装的不舍,一次又一次选择留在了部队。这些年,他在各项比武竞赛中奋勇争先,现已成为海军二级军士长。他始终践行着自己上岛时许下的誓言:努力当好一名“天涯哨兵”。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救捞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胡建同样诠释着“坚守”的意义。他投身救捞事业20多年,长期扎根一线,参与水上应急抢险救捞任务百余次,为保障国家水上生命财产和海洋环境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他积极投身我国饱和潜水事业发展,不断挑战深海极限,见证并实施了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试验、我国首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两大里程碑工程。潜入深蓝,直面生死,他说:“人民至上是我作为一名交通救捞人的使命。”

  创新写忠诚

  在中国载人深潜二十年的壮阔征程中,叶聪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相继担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寰岛蛟龙”载客潜水器总设计师;“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和海试总指挥;ISO潜水器工作专家,编制潜水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作为国内首位载人深潜主驾驶员,叶聪执行了“蛟龙”号海试阶段51次下潜中的38次任务,最大下潜深度两次突破7000米。如今,作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所长,叶聪继续带领着载人深潜团队从“深海进入”向着“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的方向进发。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这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深海一号”这座“钢铁之城”中,有一位同样有着钢铁意志的“巾帼指挥官”——侯静,她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一次次跨越。

  作为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海管结构首席工程师、“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项目深水管缆部经理,侯静25年深耕海底管道设计建造,带领团队攻克超深水、高温高压开发等技术难题,有力推进了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向1500米超深水进军。她说:“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自主可控是新时代的‘国之大者’。”

  这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讲席教授焦念志矢志创新的信念。30多年里,他坚持不懈地沿着微型生物与海洋碳汇的方向开拓创新,深入探索海洋中“看不见的巨人”——微型生物及其在海洋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海洋碳汇是一项需要长期发展的事业,研发海洋碳汇、培育碳汇人才、支撑国家碳中和目标是海洋人肩负的使命和任务。”他说。

  奉献为蔚蓝

  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和传播海洋文化是应有之义。

  从事集装箱远洋运输36载,任船长20余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船长严正平曾先后12次任职新接超大集装箱船船长,开创了中国人驾驶中国制造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先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航运事业一线,严正平坚守着自己的航运报国梦。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对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青鱼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长青来说,科技兴海、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是他的使命。2003年上任后,李长青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发展,以共富为己任,走出了一条“企业增效、渔民致富”的新路子。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经营,由他担任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的寻山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以海洋种业、养殖与加工为主导产业、总资产达25亿余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当地建设生态海洋牧场10万亩,成为国内重要的“海上粮仓”基地和荣成滨海旅游新名片。

  在2022年度“海洋人物”中,两个集体引人瞩目。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主管维护我国周边海洋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推动与周边海上邻国管控矛盾分歧、开展务实合作、进行海洋划界与共同开发的外交谈判等相关工作。这些工作既关乎国家重大利益,又事关地区和平稳定。多年来,该司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开展周边涉海外交工作,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有效维护我国与有关国家关系和周边海域稳定,并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向海经济多样化高质量发展

  而自2001年起,中国海洋大学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成立研究生支教团。截至2022年,共向贵州、西藏、云南等地派出了21届支教团,合计295名志愿者,接续奋斗在西部地区支教帮扶一线。他们在云贵山区和青藏高原三省十校接力开展海洋系列特色活动,将学校海洋教育资源由线上搬到西部山区线下,开展科普宣传,将东部地区海洋发展成就融合于西部省份的特色文化教育中开展海洋思政,通过新颖多样的活动增强教育感染力。这些年轻人由此成为海洋文化教育的使者,打开了西部地区学生面向海洋的一扇窗口。

  (本报记者 杨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学习时节丨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总书记念兹在兹

      发展海洋渔业,既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调研的首站,来到湛江。海洋种业研发、海洋渔业发展……总书记关切这些“国之大者”,念兹在兹。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

    时间:06-08
  • 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山东济南举行

      中新网济南6月5日电 (记者 赵晓)正值6月5日“世界环境日”,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山东济南举行,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  中国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活动并表示,中国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妥推...

    时间:06-05
  • 云南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倡议争做绿色生活方式引领者

      中新网曲靖6月5日电 (记者 韩帅南)“我们向云南全省人民倡议,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传播者,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争做绿色生活方式的引领者。”5日,在云南省曲靖市举办的云南省2023年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现场,一群年轻的环保志愿者发起如是倡议。  此次活动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明办、省...

    时间:06-05
  • 2023年六五环境日河北主场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中新网雄安6月5日电(崔涛 韩冰)6月5日,2023年六五环境日河北主场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活动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活动现场,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宪伟代表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向全省发出参加“美丽河北你我共建”活动倡议。雄安主会场通过视频连线,与石家庄、秦皇岛...

    时间:06-05
  • 主场作战国奥男足获“好签” 力争小组第一出线

      主场作战 国奥男足获“好签”  与阿联酋队、印度队、马尔代夫队同分在G组 力争小组第一出线  2024年U23亚洲杯预选赛暨巴黎奥运会男足亚洲区预选赛首阶段赛事分组抽签仪式,于昨日下午举行,2001年龄段新一届中国国奥队作为第四档球队,与阿联酋队、印度队、马尔代夫队同分在G组。由于G组比赛将于今年9月在大连赛区进行,中...

    时间:05-26
  • 这一回,主场就在我家乡

      返乡创业第5年,33岁的程琳在家门口迎来了一场以青年为主角的音乐节,主场就在自己家乡隔壁的鹿鸣村,她用“喜出望外”形容这次音乐节带来的新体验。  程琳是一个爱生活、爱音乐的人。这些年,她去青岛、新加坡看过周杰伦演唱会,去北京参加过草莓音乐节,还去枣庄参加过小...

    时间:05-26
  • 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

      中新社昆明5月22日电 题: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  中新社记者 缪超 阮煜琳  “撮泥鳅咧,撮泥鳅咧,哈尼姑娘下田去呀,去把泥鳅撮……”这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传统歌舞《阿究赫》,演绎了哈尼族姑娘在其先辈构筑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里...

    时间:05-22
  • 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在中国昆明举行

      中新社昆明5月22日电 (记者 阮煜琳 缪超)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当日在中国昆明举行。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活动并致辞指...

    时间:05-22
  • 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在陕西安康举行

      中新网陕西安康5月21日电 (李一璠)5月21日,由农业农村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主办的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在陕西省安康市举行。  据悉,本届“国际茶日”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充分体现“创新、务实、专业、合作”的特色,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际联动系列活动。记者了解到,自2...

    时间:05-21
  • 载人潜水器深入拍摄两处千米级沉船遗址

      4K影像记录丨载人潜水器深入拍摄两处千米级沉船遗址  记者今天(5月21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利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进行了第一次考古调查,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正式启动了南海西北陆坡一...

    时间:05-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