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

2023-05-22 22:3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5月22日电 题: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

  中新社记者 缪超 阮煜琳

  “撮泥鳅咧,撮泥鳅咧,哈尼姑娘下田去呀,去把泥鳅撮……”这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传统歌舞《阿究赫》,演绎了哈尼族姑娘在其先辈构筑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里,获取丰富生物资源作为食物的场景。

  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22日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合国有关机构、《生物多样性公约》主席团、相关国家驻华使馆、国际环保组织等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上,穿插有哈尼族《阿究赫》、白族《东山放羊调》、傣族《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等传统歌舞,向中外嘉宾展现云南民族生态文化,传递各民族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的贡献。

  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世居于此的2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民族传统生态观念和文化,是生态环保理念与实践结合的范本。

  “我们哈尼族的梯田顺应地势、因势利导,山顶种树涵养水源,山腰村寨繁衍生息,山坡梯田种养结合,山下坑塘截污减灾,呈现出特有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教育工作者杨钰尼告诉记者,哈尼族千百年来保持着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观念,“我们祖先在人的权益与生物权益之间寻找了一种相对公平的解决路径,即在维护自身生存权的同时,通过各种禁忌、仪式和行为,表达对生物、对生命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来自云南大理的白族女高音歌唱家何纾介绍,白族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个朴素的哲理——靠山吃山,吃山还得养山。“从许多传统风俗习惯中可见白族的生态文化观,如在白族村庄附近都有特定的风水林,任何人不得损坏其一草一木;白族自古就有集体植树、封山护林育林的传统节日,如插柳节、缀彩及封山仪式等;白族也重视保护动植物,在大理鹤庆一带的白族,至今保留着祭鸟节。”

  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每个傣族村寨都有“竜林”。西双版纳曼掌村傣族姑娘玉发罕向记者介绍,“‘竜林’内的一切动植物、土地都严禁砍伐、采集、狩猎、开垦。”因傣族有保护“竜林”的文化习俗,西双版纳当地的大面积森林得到长期庇护。

  2021年10月13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土著人民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贡献被写入宣言: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通过运用传统知识、创新和做法,以及他们对传统土地和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贡献。

  今天的活动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再次提到,“承认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权利,他们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强大的守护者。”

  “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往往也是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首创院长、东陆特聘教授段昌群说,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因居住地的生态不同,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创造出众多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鲜明理念和传统知识。当在一个具体区域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就必须把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要尊重各民族的行动力和发言权。“因此,云南正在挖掘和保护、运用各民族的生物多样性文化,作为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知识、信息、方式的来源。”(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释放消费潜力 推进消费升级——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在沪开展调研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记者 范宇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恢复和扩大消费确定为重点工作任务、摆在优先位置。当前,消费复苏较为强劲,但整体而言,消费潜力仍待释放,消费结构和层次...

    时间:05-23
  • 贵州省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八纪检监察组原副厅长级专职纪检监察员徐健生接受审查调查

      贵州省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八纪检监察组原副厅长级专职纪检监察员、一级巡视员徐健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贵州省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八纪检监察组原副厅长级专职纪检监察员、一级巡视员徐健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

    时间:05-23
  • 福建三明:创新履职新载体 解决群众“烦心事”

      中新网三明5月23日电(雷朝良)“今天各个部门在协调会上就幼儿园路口红绿灯设置给出了明确答复,我们感到很开心。我将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们。”  5月22日,福建省三明市政协组织“12345热线中心政协委员工作站”驻站委员对“12345”热线上群众反映的“金澜湾幼儿园十字路口设置...

    时间:05-23
  • 学好用好权威教材 凝心铸魂汇聚力量——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情况综述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题:学好用好权威教材 凝心铸魂汇聚力量——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情况综述  新华社记者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时间:05-23
  • 深化中国—中亚合作 这“八点建议”指明方向

      近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展望...

    时间:05-23
  • 三部门联合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 为期6个月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卓尔)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海警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沿海各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海警机构自5月20日开始,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惩治涉砂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海洋生态安全,维护海上安全稳定,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时间:05-23
  • 江西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中新网南昌5月23日电(袁汝晶)记者23日从江西省财政厅获悉,江西省财政争取世界银行外贷资金支持的景德镇市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获得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大禹奖”作为中国水利工程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获评工程均是施工先进、质量优良、管理科学,工程效益和社会效...

    时间:05-23
  • 事关这件“大事”,中央这个新提法大有深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并首次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

    时间:05-23
  • 珠峰科考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技术升级成功

      今天(5月23日)11时54分,海拔8830米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技术升级成功。  今年的“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应用了许多“黑科技”。针对极高海拔地区仪器设备的电源问题,科考队和负责探月工程供电系统的研究人员联合,将月球上供电系统技术成功应用到了极高海拔地区,解决了极高海拔地区仪器设备供电...

    时间:05-23
  • 记者探访首批“矿产资源类”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记者探访首批“矿产资源类”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矿山复绿 发展升级(深阅读·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废弃矿山如何变成“绿水青山”乃至“金山银山”?今年初,自然资源部认定258个县(市)为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其中57个为矿产资源类。围绕矿产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记者...

    时间:05-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