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涨至1小时4.5元?部分城市共享单车已贵过公交地铁

2023-06-08 03:01:54

来源:成都商报

  共享单车越来越贵了!部分城市涨至1小时4.5元 已贵过公交地铁

  现象

  从去年开始,美团单车、哈啰单车、滴滴青桔陆续涨价,有的城市1小时4.5元,被用户抱怨价格已贵过公交与地铁

  市场

  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3亿人,近90%用户每周都会使用共享单车,但在使用单车中也有不少麻烦

  背后

  由于盈利模式单一、成本高等因素,共享单车不咋赚钱,企业布局的背后其实各有打算

  2015年被称为共享经济元年。风口之下,市场上涌现出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一系列共享经济产物。经过此后几年行业洗牌重塑,共享单车保留了下来。

  当然,共享单车的玩家发生了彻底洗牌。2016年有20余家企业混战,如今市场呈现美团单车、哈啰单车、滴滴青桔“三巨头”竞争状态,三家企业占据95%的市场

  按照互联网企业“拉新、留存、转化”的玩法,随着行业进入成熟稳定期,企业便不再烧钱补贴用户,而是开始向用户侧“收割”。

  近一两年,“共享单车又涨价了”的话题不时在网上引发讨论。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目前部分城市的共享单车价格已经涨至1小时4.5元。

  面对越来越贵的共享服务

  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1

  费用又涨了

  对于共享单车涨价,不少消费者都有共鸣,可共享单车价格又是何时悄然上涨的呢?

  按照消费者的购买形式,共享单车有套餐骑行与单次骑行两种收费模式。

  套餐骑行:

  涨价达到20%-50%

  从去年1月开始,共享单车的套餐骑行卡迎来集体涨价潮:去年1月,哈啰单车宣布将骑行套餐7天卡10元涨到15元,30天卡25元涨到35元,90天卡75元涨到90元;去年8月,美团单车也发布公告将骑行畅骑7天卡从10元涨到15元,30天卡从25元涨到35元,90天卡从60元涨到90元。至此,除滴滴青桔之外,这两大单车品牌的套餐卡价格已调整至同一水平。

  2022年单车企业对骑行套餐的价格调整幅度并不小,涨价达到了20%-50%,对于经常骑单车的粘性用户影响较大。

  以美团单车涨价后的价格为例,如果不计额外优惠,现在的季卡(90天)价格为90元,一年360元,这个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

  此外,用户还需要考虑用车时能否找到对应美团品牌的单车,以及找不到停车点时还要面临额外的调度费、管理费等。

  单次骑行:

  整体在持续涨价

  在单车用户中,仍有不少用户并不购买套餐卡骑行,而是选择单次结算的方式。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结算骑行费用方式中,36.6%消费者表示会选择单次支付。

  此外,不同城市、不同品牌,单次结算的价格有多不同。比如,今年5月初,有媒体报道厦门市部分单车品牌计价方式发生变化;今年年初,也有媒体报道了成都市部分单车品牌计价方式发生变化;此外山东、江苏等地用户也反映所在地区共享单车品牌进行了调价。

  以成都的美团单车为例,今年1月23日起,美团在成都地区实行了新的计价标准,之前起步价1.5元包含时长为30分钟,如今调整为15分钟。也就是说,若用户骑行20分钟,如今需支付2.5元,此前为1.5元;若骑行50分钟,如今需支付4.5元,此前为3元。这也预示着,如用户每天骑单车上下班,按照20分钟骑行时长计算,22个工作日需支付110元左右,而此前仅为66元。若不开套餐骑行卡,三个月所花费用就能买一辆自行车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涨价后,成都市其他单车品牌也调整了骑行计价规则。目前美团单车、哈啰单车(平日)、滴滴青桔(经典版)三家的价格在成都市内保持一致。

  此外,由于价格调整因城市而异,部分一线城市部分单车品牌价格更高。

  以上海为例,美团单车与哈啰单车收费规则都是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1元,相当于1小时4.5元。而滴滴青桔(经典版)收费标准为前15分钟1.5元,此后每10分钟收费1元,记者了解到,最终开锁骑行1小时实际收费4.5元。

  综上,不管是采用套餐骑行还是单次骑行的方式,共享单车的价格确实在不断上涨。

  那个曾经的五毛钱半小时、各种红包甚至免费骑的时代早已不再。难怪有消费者会抱怨如今骑共享单车的价格已经贵过公交与地铁。

  2

  消费者“又爱又恨”

  从用户层面看,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出行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用户选择共享单车出行主要因素是认为其环保、锻炼身体、不想走路、不想坐公交、价格实惠等原因。因此,共享单车成为不少消费者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选择。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亿人。

  此外,这些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也不低。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中,37.9%用户每星期平均使用3-4次,36.0%用户每星期使用1-2次,有少部分消费者每星期使用高达5次及以上。也就是说,近90%的共享单车用户,每周都会使用共享单车。

  而在比较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的大城市,消费者往往更加依赖共享单车。

  以北京为例,据北京晚报消息,2022年北京共享单车骑行量已达9.37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80.65万人次。

  虽然这些城市上班族对共享单车比较“依赖”,但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在黑猫投诉上,搜索相关共享单车品牌,用户的投诉量众多,基本都围绕“找不到停放点”“乱扣调度费”“单车质量问题”等。此外,根据艾媒咨询数据,在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调查中,除了提升单车性能外,近60%的消费者都认为共享单车应该降低费用,以及较少坏车,提高维修的速度。

  总的来说,环保便捷让共享单车有着庞大的用户规模,不少一线城市用户粘性也很强,不过对于综合的使用感受,也有不少消费者对此并不满意。

  3

  共享单车并不怎么赚钱

  对于涨价,企业可能也很委屈,因为共享单车并不怎么赚钱。

  根据哈啰出行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1.14亿元、48.23亿元、60.4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05亿元、11.34亿元。也就是说哈啰出行3年间累计亏损约48亿。截至2020年底,哈啰91%的收入来自共享两轮车服务(自行车与电单车)。

  美团也没好到哪去。财报显示,美团在2018年4月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摩拜为美团贡献的亏损达45.5亿元。2022年,美团实现营收2199.55亿元,经调整溢利净额28亿元,不过共享单车业务与社区生鲜所在的新业务板块经营亏损高达284亿元。

  2021年,青桔共享单车被滴滴划分进300亿元“其他业务”的亏损中。

  滴滴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全国约220个城市部署了520万辆自行车和200万辆电动自行车。2018、2019年、2020年来自该部分的收入分别为2亿元、15亿元和32亿元。

  总的来说,不管是哈啰、美团单车还是滴滴青桔,共享单车对于这“三巨头”来说,都是显得有些“苦哈哈”的生意。

  盈利模式比较单一

  各项成本繁杂

  为什么共享单车看起来用户众多,实际上却不怎么赚钱?

  从企业的收入端考虑,其实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以前还能以消费者的押金来做杠杆,变相成为融资工具,如今大家都是“免押金”模式,盈利模式只剩下用户付费与广告。

  从企业的成本端考虑,首先造车属于重资产,成本不低。

  哈啰CEO杨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一辆单车每日运维成本为0.3元,每天每辆车的折旧成本是0.6元。也就是说,每辆共享单车每天的运维和折旧成本大概在1元左右,而一辆单车每年就要花费365元。假设共享单车企业投放10万辆自行车,一年的运维成本就能高达三千多万元。这还没有计算丢失、严重损坏等极端情况,最终成本只会更高。

  共享单车“背后”

  都有自己的“算盘”

  其实坚持做共享单车背后,企业都有自己的“算盘”。

  对于哈啰来说,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出行业务只是一个入口,企业想做的是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

  2022年4月,哈啰还把名字中的“出行”二字去掉,并启用“陪伴生活每一天”的全新品牌口号。哈啰方面表示,这意味着公司从移动出行平台向专业的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转型的全新发展阶段。

  哈啰的业务边界也在不断扩大,打开APP,除了骑行、顺风车、打车等出行领域业务外,哈啰还涉足包括酒店、餐饮、线上跑腿、火车票、景点门票、宠物等业务。

  可以说,从共享单车到出行平台,再扩展到整个本地生活的业务,哈啰在持续扩充业务版图,向更有可能实现盈利的板块进军。

  美团单车则主要为了补上美团在本地生活上的缺口,是美团完善本地生活服务的重要一环。从外卖、买菜和买药再到旅游,美团单车则更多是作为出行端的补充。

  青桔则是在完善滴滴平台的出行版图。对于滴滴来说,共享单车相对更低端,企业可以通过高频的共享单车来培养用户习惯,进而过渡到网约车业务上去,补齐用户出行需求。

  总的来说,滴滴和美团对共享单车的需求向“内”,通过共享单车维护好稳定的流量入口。哈啰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向“外”,企业从出行出发去探索更多的业务可能。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文旅市场“暑期档”即将开启 亲子游或成出行“主力军”

      本报记者 田 鹏  今年以来,我国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随着2023年全国高考今日开启,即将到来的以毕业旅行为开场的“暑期档”或将再次掀起一波文旅消费高潮。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到来的文旅市场“暑期档”或将再次迎来爆发期,随着暑假到来创造的“天时”,叠加青年人出于增加见识...

    时间:06-07
  • 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 涉及出行、衣着等各方面

      央视网消息:2023年高考在即,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进行整理,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在规划赴考行程时,教育部提醒,要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  在衣着方面...

    时间:06-06
  • 共建家庭健康守护网 美团买药联动药店药企发起“小黄灯健康守护联盟”

      为了积极践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同时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6月5日,美团买药联合药店、药企等医药健康行业相关在京共同发起“小黄灯健康守护联盟”。  据了解,该联盟一方面会助力医疗资源下沉,今年将24小时看病买药服务送进至少1000个县城,服务县域居民1亿次购药需求;另一方面会为药店、药企等医药健康行...

    时间:06-06
  • 京港地铁多措便捷乘客出行 14号线全线运营时间增长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杜燕)为保障乘客的顺畅出行,京港地铁针对线路及车站客流特点,持续优化客运组织,通过缩短行车间隔、延长高峰期运营时间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乘客出行体验,京港地铁14号线应用新版运行图,通过延长早高峰运营时间、增加车次、缩短行车间隔、末班车延后等多种方式,提升14号线工作日...

    时间:06-02
  • 北京多措推进慢行系统发展 提升舒适度鼓励慢行出行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交通委今天表示,为深入贯彻“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发展理念,北京发布《2023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从“街道空间更加活力、各类设施更加融合、治理模式更加协同、环境氛围更加友好、居民出行更加健康”等五方面明确了24项重点工...

    时间:05-31
  • “哈啰单车”获签发共享单车碳减排项目

      中新网广州5月27日电(蔡敏婕 马化展)共享单车品牌“哈啰单车”27日称,该品牌共享单车骑行项目符合《深圳市共享单车骑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规定,获得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准予备案。据介绍,这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之后,首个获得签发的共享单车碳减排项目,以核证及量化的方式说明,普通市民可以通过骑行共享单车,为实现“双碳”目...

    时间:05-27
  • 走近高铁制造“教头”:苦干、创新“磨”出行业标准

      中新网长春5月25日电 (谭伟旗)5月的长春温暖和煦。近期,周晶辉忙着在工作室里为徒弟们讲授应用知识。  今年54岁的周晶辉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国铁事业部制造中心铝车体产线组铆工,高级技师。作为中车资深技能专家,他曾获得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班组长...

    时间:05-25
  • 美团违规上线无证餐饮被福州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中新网福州5月22日电 (游振云)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监测发现,美团平台上网店名为“潜江油焖大虾·烧烤·烤鱼”(主体名为:福清市音西街道黄科米粉馆)的餐饮网店不具备实体经营门店、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从监测存证信息看,该网店主售烤串、小龙虾等,月售800多单。据福州市市场监管局透露,辖区...

    时间:05-22
  • 宁夏银川:疏通城市“血管” 让出行更幸福

      中新网银川5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5月16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宁夏银川市金凤五路(塔渠街-民族街)道路施工项目全线正式通车。作为银川市交通疏堵“6+N”重点工程之一,该线路的通车将大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道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血脉。金凤五路项目位于宝湖路与六盘山路之间,金凤区与兴庆区交汇处,沿凤凰街从宝湖路...

    时间:05-16
  • 智能科技颠覆出行体验,哈弗Hi4让电四驱触手可得

      5月15日北京,哈弗品牌新能源之夜暨哈弗枭龙系列上市发布会成功举办,全国约800家媒体朋友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在舆论和市场两端掀起热烈反响。  面对新能源下半场之争,哈弗品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全新战略+全新技术”两大“关键武器”为核心,率先吹响了向新能源下半场进攻的号角。  新能源汽车行业之争分为上下半场。...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