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济南铁警:男子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拒绝让座,被行拘5日

2023-06-06 08:57: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6日电 济南铁路公安处5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6月5日10时许,乘坐G345次列车的旅客岳某某(男,64岁) 霸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劝阻拒绝让座,其行为构成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给予岳某某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图片来源:济南铁警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这些医院不用选择也能报销!"北京医保"公众号可查

    原标题:这些医院不用选择也能报销!“北京医保”公众号一键查询→据“北京医保”微信公众号5月24日发布消息,除参保本人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以外,北京市所有定点中医医院、定点专科医院、定点A类医院、所有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参保人员共同的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可按规定就医。“北京医保”公众号一键查询功能关注“北...

    时间:05-25
  • 防灾减灾宣传周,各地铁路公安机关讲常识查隐患防风险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梁西征)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各地铁路公安机关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全面排查隐患,全力确保铁路运输畅通和旅客安全出行。  各地铁路公安机关立足主责主业,结合实际开展形...

    时间:05-12
  •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记者从今天(5月10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底,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以来,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动。  据了解,此次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从4月底开始,至2023年年底...

    时间:05-10
  • 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被判侵犯名誉权

      因怀疑同事泄露自己的行踪,王某多次在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侵权纠纷,认定王某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决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对方医疗损失费和精神损失费。  “在微信群内发表不当言论甚至辱骂他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

    时间:05-07
  • 护航“五一”假期 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整治站车线治安环境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梁西征 郭超凯)记者30日从公安部铁路公安局获悉,连日来,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扎实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站车霸座、猥亵、强讨“三项治理”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携手护路、利剑除患”2023年专项行动,全面强化站车线治安管理,全力稳定治安秩序,护航“五一”假期。  各地...

    时间:04-30
  • 护航“五一”假期 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整治站车线治安环境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梁西征 郭超凯)记者30日从公安部铁路公安局获悉,连日来,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扎实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站车霸座、猥亵、强讨“三项治理”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携手护路、利剑除患”2023年专项行动,全面强化站车线治安管理,全力稳定治安秩序,护航“五一”假期。  各地...

    时间:04-30
  • 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怎么破?专家:有权拒绝或举报

      “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怎么破  专家认为 强制扫码属于“霸王条款”消费者有权拒绝或举报   在餐厅吃饭后想要开具发票,对方表示“不关注公众号就无法开具发票”。类似的场景并不少见。专家认为,这种强制扫码让本为便利而设计的新技术应用,成为了消费者们使用过程中新的阻碍和壁垒。这种行为明显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让消...

    时间:04-17
  •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 算不算加班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下班后还得盯着微信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而且未能拿到相应“加班费”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情形算加班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终审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工作,属于“隐性加班”,用人单...

    时间:04-16
  •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这样判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 算不算加班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下班后还得盯着微信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而且未能拿到相应“加班费”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情形算加班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终审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

    时间:04-16
  • 90后立遗嘱处分支付宝、微信权益 老人留“温情遗嘱”诉嘱托与期望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何思明)记者从广州公证处了解到,前来办理遗嘱公证的年轻人,很多将父母选为财产继承人,遗嘱内容大多涉及房产,90后还将支付宝、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财产权益列入其中,“温情遗嘱”“生前预嘱”也逐渐受到市民关注。  立遗嘱为继母设立居住权  张宁(化名)年幼丧母,由父亲含辛茹苦养大。参加...

    时间:04-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