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警惕!“桃色”诱饵在前 诈骗陷阱在后

2023-06-04 05:07:03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郑蒙永 包鑫

  涉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的持续增强,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网络,布下“桃色陷阱”,从中非法牟利。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接连破获两起此类案件,并发出提醒:群众应擦亮双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防受害。

  2022年6月,鄞州公安在工作中获得线索,有人利用陌陌、探探、抖音等App发布类似带有诱导性的信息,引流至线下“养生会所”,疑似存在不法行为。警方开展调查后发现这些店铺并没有提供所谓的“特殊服务”,更有可能是打着养生的幌子实施诈骗。

  经过专案组深入调查,这些“养生会所”的套路被厘清:第一步,该团伙在线上发布养生信息以及含有隐晦色情内容的广告或图片,随后利用聊天交友软件,以虚拟美女身份添加男士为好友,引导有特殊需求的顾客至门店;第二步,不同“员工”轮番上阵,配合一套完整的话术,让受害人一次消费几千甚至上万元;第三步,当顾客迟迟没有等到“想象中的服务”,意识到被骗时,店长会立即出面安抚,以各种理由拖延……

  犯罪团伙吃准了那些有特殊需求的顾客不敢把事情闹大,会吃下这个哑巴亏,疯狂作案。经初步查明,被骗人员多达3200余名,涉案金额达1500余万元。查明犯罪事实后,鄞州公安一举抓获以许某某、薛某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236名。随后又在公安部统一指导下,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会同当地公安机关发起集群打击,对其余50家门店进行突击。截至目前,已有203人被鄞州公安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5月3日,鄞州市民张先生捡到一张小贴纸,心动的他扫描了贴纸上的二维码登录后下载了交友App,注册账号后,平台客服与其联系称如需提供“特殊服务”,必须要按照要求完成刷单任务,张先生信以为真并成功操作3笔,刷单返利也成功到账。就在他幻想着可以发大财准备继续转账时,民警找到张先生,告知其这是桃色陷阱+刷单的新型诈骗套路,张先生这才恍然大悟,立即停止转账,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此类诈骗信息引起了警方关注,今年5月,鄞州公安组织多警种、部门协同作战,成功抓捕在辖区内张贴二维码贴纸的李某军等3名嫌疑人,当场收缴未张贴的贴纸等作案物品。目前,3名嫌疑人已被鄞州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事实上,此类“涉黄小贴纸”充满套路,先是利用具备一定视觉冲击力的二维码引诱受害人扫码进入诈骗网站,受害人扫码注册下载App后,通常会被客服诱导进行刷单操作,进而实行进一步诈骗。其实,这类以“桃色”为外壳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套路与传统的“兼职刷单”如出一辙。但与传统刷单不同的是,该套路加入了色诱,更具有诱惑力与迷惑性,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警方提醒

  1、网络上有不少“招嫖”的信息。要注意,这些都是以“桃色”为诱饵的骗局。并且“招嫖”行为本身就违法,不法分子以此为借口行骗更是肆无忌惮。

  2、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网页链接、扫描莫名其妙的二维码,“美女”是假的,“艳遇”也是假的,只有你的钱才是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注意保护自己财产安全。

  3、发现自己被骗后要第一时间报警,同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不要因为自己被骗的金额不高或碍于面子、担心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敢到公安机关报案。

  4.广大市民朋友要坚决抵制色情诱惑,不要心存侥幸行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小黄卡”,要及时举报,更不要接受类似的“推广任务”,做违法犯罪的帮凶。

  (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警惕!“桃色”诱饵在前诈骗陷阱在后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郑蒙永 包鑫  涉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的持续增强,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网络,布下“桃色陷阱”,从中非法牟利。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接连破获两起此类案件,并发出提醒...

    时间:06-04
  • 重庆警方打掉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71人

      中新网重庆5月30日电 (南兵权 刘相琳)记者30日从重庆奉节县公安局获悉,奉节警方打掉一个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扣押涉案手机1000余部、电脑70余台,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  4月上旬,奉节警方在核查辖区涉诈线索时发现,一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借助网络聊天...

    时间:05-30
  • 青海3年依法惩治448名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

      中新网西宁5月19日电(祁增蓓)19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2020年至2022年,青海全省法院共依法审结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7件,依法惩治犯罪分子448人,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402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41人。  青海省高级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刘...

    时间:05-19
  • 中国检察机关今年一季度批捕诈骗犯罪10923人 办案发现犯罪三个特点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日通报,2023年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诈骗犯罪10923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2位;提起公诉18146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5位。  最高检方面表示,诈骗犯罪主要呈现三个特点。首先是涉及面广,多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除电信网...

    时间:05-06
  • 中国检察机关今年一季度批捕诈骗犯罪10923人 办案发现犯罪三个特点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日通报,2023年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诈骗犯罪10923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2位;提起公诉18146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5位。  最高检方面表示,诈骗犯罪主要呈现三个特点。首先是涉及面广,多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除电信网...

    时间:05-06
  • 最高检:检察机关依法惩防诈骗犯罪推动源头治理

      中新网5月6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博消息,检察办案发现,当前诈骗犯罪依然多发,手段不断翻新,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依法加大惩治力度,2023年一季度共批准逮捕诈骗犯罪10923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2位;提起公诉18146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5位。该类犯罪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

    时间:05-06
  • 最高检:检察机关依法惩防诈骗犯罪推动源头治理

      中新网5月6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博消息,检察办案发现,当前诈骗犯罪依然多发,手段不断翻新,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依法加大惩治力度,2023年一季度共批准逮捕诈骗犯罪10923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2位;提起公诉18146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5位。该类犯罪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

    时间:05-06
  • 将持续打击养老诈骗犯罪

      本报讯(记者孙莹)刑事发案降至十年最低,命案连续8年100%侦破,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全年抓获3400余名嫌疑人、追赃挽损18.6亿元……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胡英坤介绍2022年北京警方工作时说,一年来,北京警方打击刑事犯罪工作实现了六大突破:一是刑事发案降至十年最低;二是命案连续8年实现100%侦破;三是抢劫案件破案率连续...

    时间:01-10
  • 北京法院打击养老诈骗犯罪 共计追赃挽损3700余万元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法院紧盯民众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等方面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需求,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严惩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犯罪。对养老诈骗犯罪保持严惩高压态势,推进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养老诈骗犯罪得到有力惩治。自今年4月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