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最高检:检察机关依法惩防诈骗犯罪推动源头治理

2023-05-06 11:3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6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博消息,检察办案发现,当前诈骗犯罪依然多发,手段不断翻新,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依法加大惩治力度,2023年一季度共批准逮捕诈骗犯罪10923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2位;提起公诉18146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5位。该类犯罪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是涉及面广,多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诈骗犯罪形式不断翻新,除电信网络诈骗、金融诈骗、套路贷诈骗等传统常见多发的诈骗类型外,养老诈骗、医保诈骗、收藏品诈骗等新类型诈骗不断涌现、名目多样,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的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如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检察院办理的房某亮诈骗案,2016年5月以来,房某亮冒充某公司养老办主任,宣称能够为没有工作的人员办理该公司养老保险,诈骗上百名有办理养老保险需求人员合计368.8万元,除了以发“退休金”“生活费”名义向部分被害人支付78.4万元外,其余均用于个人消费等。

  二是组织化、规模化特征明显。检察机关起诉的诈骗案件中,五成以上为共同犯罪。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层级式管理、自成体系。有的成立专门公司,以所谓“合法公司”为掩护,租用高档写字楼,设立多个部门或岗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招聘,采用企业运作模式管理。如江苏常州检察机关办理的许某桥、鲍某康等人诈骗案,2014年11月至2018年12月,许某桥注册成立某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等数个连锁公司,招募鲍某康等员工组成诈骗犯罪集团,将从集散批发市场廉价批发的工艺品、字画包装成具有数倍至数十倍升值空间的“藏品”,引诱缺乏收藏品专业知识的老年人购买。至案发,该诈骗集团从160余名被害人处骗取2071万余元。

  三是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隐蔽性强。从办案情况看,以往单纯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场景,开始更多向互联网转移,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被用于实施诈骗的各个环节。传统的现金交付逐渐转变为利用网上银行、支付平台转账。有的通过网络单线联系,互不见面,进行流水线式的诈骗活动。网络环境下的诈骗行为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受骗人员多,犯罪成本低、容易复制,既增加了办案成本,也加大了犯罪打击和预防难度。

  检察机关针对案件特点和反映的问题,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在依法打击诈骗犯罪的同时,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类案监督,推进社会综合治理。

  一是宽严相济,依法打击犯罪。坚持重点领域专项打击与常态化打击相结合,加大依法惩治力度。鉴于诈骗犯罪呈现团伙化、专业化趋势,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从严惩治的基础上,对其中参与程度低、危害不大的从犯、胁从犯,有认罪悔罪、积极退赔退赃等情节的轻罪案件,依法从宽处理。2023年一季度,检察机关对涉嫌诈骗犯罪的,依法不批准逮捕9630人,其中无社会危险性不捕3936人;不起诉4238人,其中相对不起诉3164人。同时,及时总结办理类案经验,提炼类案证据标准;发挥案例指导作用,促进统一法律适用,统一执法标准。

  二是完善机制,形成打击犯罪合力。与公安机关建立重大案件会商机制,在制度建设、信息交流、证据标准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完善追赃挽损协调机制,努力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主动加强与金融、电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常态化联系和实质性协作,督促落实监管、监测、提醒责任,推动形成惩治网络犯罪的系统合力。

  三是加强类案监督,推进综合治理。通过类案办理,着力发现案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充分运用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业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源头治理。针对有的被害人认知能力不足、分辨能力差、防范意识不强,有的被害人贪图小便宜、急功近利,受蒙蔽而掉入诈骗陷阱等现象,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广泛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结合典型案例释法说理,提升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最高检:检察机关依法惩防诈骗犯罪推动源头治理

      中新网5月6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博消息,检察办案发现,当前诈骗犯罪依然多发,手段不断翻新,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依法加大惩治力度,2023年一季度共批准逮捕诈骗犯罪10923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2位;提起公诉18146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5位。该类犯罪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

    时间:05-06
  • 四川检察机关依法对张务锋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指定,由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德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

    时间:04-28
  • 四川检察机关依法对张务锋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指定,由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德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

    时间:04-28
  • 甘肃检察机关依法对李宗文决定逮捕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宗文(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甘肃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张掖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张掖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李宗文作出逮捕决定。该案...

    时间:04-28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董立新、王登峰、张继勇提起公诉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日前,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董立新、王登峰、张继勇提起公诉。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董立新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一级巡视员董立新涉嫌受贿罪一案,由江西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鹰潭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时间:04-28
  • 中国最高检:检察机关加大“互联网+”犯罪行为惩治力度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张素)4月27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3年1月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结合发布的办案数据指出,检察机关加大“互联网+”犯罪行为惩治力度。  这位负责人指出,网络犯罪手段不断迭代更新,暗网和境外通讯软件在网络犯罪中的应用明显...

    时间:04-27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宋守军、周高雄、郭宝庆提起公诉

      中新网4月27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日前,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宋守军、周高雄、郭宝庆提起公诉。  山东检察机关依法对宋守军涉嫌受贿、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提起公诉  日前,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原一级巡视员宋守军涉嫌受贿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一案,经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

    时间:04-27
  • 2022年以来检察机关起诉侵犯 知识产权犯罪1.5万余人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卢越)4月26日,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情况。2022年1月至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300余件1.5万余人,突出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据介绍,检察机关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配...

    时间:04-27
  • 中国检察机关15个月内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300余件1.5万余人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2年1月至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300余件1.5万余人。  “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牟利性特征,在提出量刑建议时,依法加大罚金刑适用力度,及时追缴违法所得,不让犯罪分子从犯罪活动中获利,...

    时间:04-26
  • 2021年以来,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240余人

      中新网4月26日电 最高检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宫鸣在会上透露,2021年以来,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240余人。  宫鸣表示,过去一年,检察机关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专业化办案质效不断提升,检察工作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显...

    时间:04-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