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10项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便利措施6月1日起实施

2023-05-31 11:23: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公安部推出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10项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交管服务精细化便利化水平,以高品质的交管服务更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0项便利措施将于6月1日起实施。

  10项新措施分为深化减证便民、服务群众出行、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等3个方面,涵盖车驾管办牌办证、城市交通秩序、事故和违法处理、驾驶人教育审验和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等,进一步扩大改革惠及面,增进群众获得感、安全感。

  推出3项深化简政放权、减证便民新措施,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更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助力企业行业发展

  一是扩大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试点。在10个城市11家生产企业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试点,新增21个城市18家生产企业试点新车出厂时查验车辆,生产企业与公安交管部门共享车辆信息,申请人办理注册登记时免予交验机动车,更加便利群众办理新车登记,更好促进汽车消费流通,助力汽车行业发展

  二是实行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在已推行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注册登记“一证通办”基础上,对在户籍地以外办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转让登记、住所迁入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一证通办”,无需再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简化二手车交易登记手续,促进二手车行业发展。对已实施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的地方,仍按当地政策执行。

  三是便利军人换领大型货车驾驶证。在推行持军队、武装警察部队驾驶证免试换领小型汽车驾驶证基础上,对申请换领大型货车准驾车型驾驶证,服役期间具备一定大中型客货车安全驾驶经历的,参加科目一考试合格后予以换证,不再需要参加科目三考试,更好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就业从业。

  推出3项服务保障群众便利出行新措施,进一步推进交通组织精细化、隐患治理精准化、事故处理便捷化,更好服务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一是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根据公交车班次科学设定专用时段,其他时段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在保障公交车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单位班车、专用校车等大运力载客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具体专用时段、车辆类型及管理方式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二是增设完善农村隐患路段警示防护设施。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突出点段治理重点攻坚项目,联合交通运输部门以农村地区隐患突出的迎面相撞事故多发路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平交路口等点段为重点,强化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科学增设完善交通安全警示提示和安全防护设施,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更好服务保障农村群众安全出行。

  三是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在全面推行轻微事故快处快赔基础上,首批在36个城市试点应用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基于视频通话技术,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以在线视频报警处理,接警人员通过视频与当事人在线交互完成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证据固定,并引导当事人撤离现场后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实现轻微交通事故的快处快撤,减少群众在现场停留时间,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二次事故概率,让群众出行体验更加安心、舒畅。

  推出4项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新措施,进一步优化交管线上服务体验,推出更多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差异化精细化服务新需求。

  一是便利老年人网上办理交管业务。推出“交管12123”APP大字版,优化“补换领证件”“违法处理”等高频业务功能和界面,增设大字体、大按钮页面展示,更好满足老年人使用手机习惯和网上办事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网上办事便利服务。

  二是便利满分审验教育地网上变更。驾驶人需变更满分审验教育地的,可通过“交管12123”APP直接申请,无需回到原申请地现场办理变更手续,便利群众长途自驾休闲旅游生活,服务客货运输驾驶人异地工作需要。

  三是便利港澳车辆网上处理交通违法和轻微事故。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临时入境机动车、粤港澳两地牌车辆及其驾驶人在公安交管部门备案后,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查询处理机动车非现场交通违法,快速处理轻微交通事故,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驾车出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四是推行电子检验标志网上推送提示。对免检机动车符合申领检验标志电子凭证的,公安交管部门通过“交管12123”APP等方式向机动车所有人推送提示消息,对确认申领的,经审核后发放检验标志电子凭证,无需再单独申请,简化申领检验标志流程,优化网上办事体验。

  为保证新措施顺利实施、精准落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制定了配套制度规范,组织信息系统升级,精心组织推进,狠抓改革落实。公安交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动回应群众企业新期待新需求,研究推出更多惠民利企便利措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共以“湖北实践”向世界介绍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社武汉5月31日电(记者 张芹 梁婷)“中国式现代化为其它国家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巴勒斯坦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泽亚德·沙迪德5月30日在武汉表示,今天的中国给世界带来了诸多好处,正实实在在地为全人类提供福祉。5月30日,由中共中央对...

    时间:05-31
  • “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在沈阳启动

      人民网沈阳5月30日电 (汤龙)5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辽宁省委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联合主办,沈阳、大连、本溪市委网信办协办的“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在沈阳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时间:05-30
  • 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⑥)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教育部门通过哪些有力举措,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方面取得实效?对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有条件如何?对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接受记者采访。  问:高校分类发展是社会、教育、人多样化发展...

    时间:05-30
  • 金观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京津冀要承担起“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重大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征程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时间:05-27
  • 【光明论坛】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

      【光明论坛】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充分体现我们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

    时间:05-25
  •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中新网青岛5月25日电 (记者 张晓曦 胡耀杰)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25日在青岛举办。来自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山东省...

    时间:05-25
  •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中新社昆明5月25日电 题: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作者 熊佳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

    时间:05-25
  •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中新社昆明5月25日电 题: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作者 熊佳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

    时间:05-25
  • 500名专家学者“林都”伊春共话“两山” 共促中国式现代化林业发展

      中新网伊春5月25日电(记者 姜辉)“要使得‘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先要努力建造好或修复好绿水青山这个优良的生态环境,又要接着努力安排好、经营好、管理好绿水青山这个自然综合体,使它发挥最强功能,取得最大效益,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金山银山”。在24日闭幕的2023“两山”财富研讨会上,中国工程...

    时间:05-25
  • 人民财评:以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6%;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日前,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一个个耀眼数据,一项项惊人纪录,彰显着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突...

    时间:05-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