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从灰蒙蒙到绿油油 德国埃森如何在能源转型之路求索?

2023-05-26 05:58: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柏林5月25日电 题:从灰蒙蒙到绿油油 德国埃森如何在能源转型之路求索?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埃森蜕变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访了有“欧洲绿色首都”之称的德国城市埃森。

  埃森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总人口59万多,是鲁尔工业区中心城市。时值孟夏,草木盛长,沿途所感,城市绿意盎然,空气宜人清新。谁会想到,这里曾是被“灰色”笼罩的煤炭之城?

资料图:埃森俯瞰图。中新社发 EWG供图

  历史上,埃森曾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煤矿工业区,一度成为德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撑。20世纪后半叶,随着煤炭作为工业能源的优势逐渐丧失,及矿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煤矿区走向衰落,埃森也开始在能源转型之路上求索。

  世界文化遗产“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便是埃森转型的标志。随着1986年煤矿厂、1993年焦化厂关停,工业区内建筑先后改建作为新用;在关税同盟基金会的工作下,工业区内建筑及煤矿基础设施得到维护。记者看到,博物馆、文艺演出场所、休闲公园等在工业区内错落分布。阳光下,深褐色的建筑群与黄澄澄的油菜花交相呼应,游人或闲庭信步,或树下小憩,别有一番风味。

图为5月23日拍摄的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摄

  埃森经济促进局(EWG)能源专家埃里希·鲍赫(Erich Bauch)告诉中新社记者,20世纪80年代起,埃森就开始探索能源转型,政府与企业一起努力,尝试将结构转型引上正确道路。

  埃森是一座汇聚能源企业的城市。据介绍,目前埃森拥有250家能源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在德国最大的四家能源提供商中有两家位于埃森。几乎在欧洲所有重要的氢气项目中,至少有一家埃森企业参与。记者发现,在目前欧洲能源危机及德国大力推动能源转型背景下,埃森企业正纷纷求新求变,力争在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代表的氢能赛道抓机遇拓新局。

  H2UB是欧洲首个链接氢能领域初创公司的平台,其将创业者与企业、投资者和研究机构联系起来,助力创新性氢能理念发展市场化。自2021年成立以来,该平台生态系统已经汇聚了65家初创企业

  作为欧洲最大的能源网络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之一,E.ON集团涉足氢能项目已有多年,乌克兰危机使其氢能项目发展加速。目前,该集团正实施不同阶段的氢能项目约50个。

  Open Grid Europe是德国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运营公司,德国使用的三分之二的天然气流经该公司管道网。为助力德国能源转型,该公司今年正计划进行第一批管道改建,期望从长远上提供氢气运输服务。

  能源转型愿景虽好,却也面临问题和挑战。以上企业负责人均表示,诸如氢能发展需解决成本高昂、技术突破等难题。此背景下,集思广益、各鉴所长或许能成为求解路径之一。

  借助大量国际性展会、会议等,埃森成为欧洲能源行业的“相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人士,每年借助相应平台,寻求合作机遇,碰撞思想火花,不断为能源转型注入新动力。

图为5月24日在埃森举行的2023年新能源及水处理展现场。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摄

  记者走访埃森期间,恰逢2023年新能源及水处理展举办。展会大厅,熙熙攘攘,包括Uniper, RWE,E.ON等在内的大型能源企业悉数亮相。氢能是此次展会的热点议题之一。特别设立的“氢能解决方案”展区为参展商提供了开放探讨、切磋交流的平台。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E.ON集团全球氢能项目副总裁卡斯滕·博彻斯(Carsten Borchers)亦表达出全球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以中国为例,他认为中国和德国在能源转型领域面临相似挑战,两国可在技术等方面互相学习,共同在全球层面发展生产。

  回想开头的问题,记者在媒体材料找到了几个关键词作为答案:聪明的头脑、良好的计划、政治意愿、执行力以及不将转型视为风险的心态。再加之开放合作的胸怀,不知埃森经验能否为正在谋求能源转型的城市提供些许启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马斯克公司首获美监管机构批准 可开展人脑芯片植入试验

      中新网5月26日电 综合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脑芯片植入公司Neuralink当地时间25日宣布,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在人体上开展临床研究。资料图:马斯克与其公司Neuralink的标志。  据法新社报道,Neuralink称,能够得到FDA的批准,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对于“脑机接口”科技来说是...

    时间:05-26
  • 用科技“打捞”历史:从我国南海水下一千五百米发现古代沉船说起

      用科技“打捞”历史  ——从我国南海水下一千五百米发现古代沉船说起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 写:实习记者 都 芃  策 划:刘 莉  深海考古具有技术门槛高的鲜明特点,正是由于我国深水技术装备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才使深海考古事业发展具有了技术支撑,从设想最终变为现实。  1500米深的南...

    时间:05-26
  • 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开启了!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南海西北陆坡海域发现大型古代沉船文物遗址,并成功布放我国首个深海考古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同时,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  网友表示:“沧海桑田!有悠久文明...

    时间:05-26
  • 人社部、最高法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26日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裁判实践,对于切实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办理质效,充分实现平台经济良性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互促共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

    时间:05-26
  • 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6月1日起免费开放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三亚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26日,三亚市政府召开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免费开放新闻发布会,宣布自6月1日起,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对国内外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  市民游客可通过微信、美团、支付宝等线上平台搜索“天涯海角游览区”,点击“0元购票”链接,提前预约后持本人身份证等有效...

    时间:05-26
  • 俄白签署核武部署文件 卢卡申科:已启动核武转移工作!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5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俄白两国就战术核武器部署问题签署协议,已在此框架下启动核武器转移。  据报道,25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白俄罗斯国防部长维克托•赫列宁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行会谈,签署了在白俄罗斯部署俄罗斯战术核武器的...

    时间:05-26
  • “玛娃”向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洋面靠近 强度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强

      中国天气网讯 超强台风“玛娃”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洋面靠近,强度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强。未来五天,关岛及其附近洋面、菲律宾以东洋面、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南海东部等海域将先后出现较严重的风雨天气。  “玛娃”今晨位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  今年第2号台风...

    时间:05-26
  • 日本中野市议长之子持刀枪杀人致4人死 已被抓获

      中新网5月26日电 综合日媒报道,日本长野县中野市25日发生持刀枪行凶事件,一名男子持刀伤人并用猎枪枪击警察,该事件共造成包括两名警察在内的4人死亡。该男子目前已被捕。图片来源:日本广播协会视频截图  报道援引警方消息称,25日下午4点25分左右,长野县中野市有人报警称,称“一名男子刺伤了一名女子...

    时间:05-26
  • 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小区垃圾分类覆盖将超九成

      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  小区垃圾分类覆盖将超九成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将力争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2年底,297...

    时间:05-26
  • 60分!北京市今年新能源指标“分数线”揭晓

      60分!今年新能源指标“分数线”揭晓  今天上午,北京进行2023年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配置结束后,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2023年家庭新能源指标配置的积分排序入围名单。记者注意到,本期配置中,分数最高的家庭258分,分数最低的家庭60分,与去年的56分相比,入围“分数线”提高了4分。  截...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