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92.7%受访青年认为 旅游是认识祖国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

2023-05-18 06:30: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卡博物馆,了解当地的过去现在,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游古镇小街,体验当地的人文风情,在浓浓烟火气中品味当地的独特韵味;亦或买些文创产品,为旅程留下美好回忆。如今,文化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古色建筑,或是方言习俗,这些元素无不深深烙上了当地的独特印记,让人久久难忘。

  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及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平台进行了一项关于“青年旅游意向”的调查,共有2134名青年参与,结果显示,风俗习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受访青年在旅程中最关注的文化元素,92.7%的受访青年认为旅游是认识祖国河山、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

  超九成受访青年会在旅行中关注当地文化元素

  “我比较喜欢有文化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的城市,这是我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在北京工作的杨桦前段时间游玩了西安,看到了历史书中提到的兵马俑,感觉很震撼。杨桦感叹,西安作为多朝古都,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这些元素让这座城市更有韵味了”。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会在旅行中关注当地的文化元素,仅0.9%的受访青年表示不关注。66.6%的受访青年会关注当地的风俗习惯,53.8%的受访青年会关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0.1%的受访青年会关注当地的历史渊源。

  在95后张子敏看来,到一个地方一定要打卡当地的博物馆,那是一个城市的过去,也连接着未来。“前段时间我和朋友打卡了长沙博物馆,去之前提前预约了门票。虽然看的时候没办法全都记住,但总会不自觉地想要多了解当地的历史。”

  “去凤凰古城时,我报了个旅行团,在路上导游介绍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00后赵熙说,因为凤凰古城是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很有民族特色,而且导游就是苗族人,“所以当时问了导游一些苗族的习俗,比如哭嫁以及当地人为什么喜欢银饰等问题,导游进行了解答,感觉还挺长知识的”。

  调查中,50.1%的受访青年会关注当地的特色文创产品,且有74.3%的受访青年认为特色文创会让当地更“出圈”。

  在武汉读研的00后杨万淑今年在绍兴游玩时,路过了王羲之作《兰亭集序》的兰亭景区,“当时我一下子回到了高中时代背诵《兰亭集序》的日子,很有情感共鸣,所以在离开时买了一块《兰亭集序》的镇纸作为收藏”。

  不过,杨万淑坦言,特色文创想要“出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觉得,现在不少文创产品缺乏创意,仿制比较多,比如有的地方文创冰棍火了,其他地方也开始跟风卖冰棍,或者全都做书签、纸扇之类的产品,缺少与当地文化的紧密结合,让人很难有购买欲望。“我觉得像故宫的文创产品就做得很好,与故宫的建筑、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也比较精美,很能打动我,我会愿意为此花钱。”

  受访青年在旅行中还会关注的文化元素包括:手工制品(49.3%),传统建筑(47.4%),方言(25.7%),歌曲戏剧(20.5%),知名人物(18.6%)等。

  “旅行不仅能拓宽视野,也是结识新朋友的重要方式”

  “我很喜欢逛一个地方的老城区,那里的建筑、街道,都很有生活气息,能够反映当地的特色和文化。”赵熙说。

  张子敏觉得,旅行的意义在于走出原先的生活圈,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新鲜感,而且旅程中的点点滴滴也会成为多年以后的美好回忆。

  调查显示,92.7%的受访青年认为旅游是认识祖国河山、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交互分析发现,85后受访者表示认同的比例更高,为95.7%,其次是00后,为93.2%。

  “旅程中能体验到不一样的乐趣,学到不同的知识。”张子敏感觉,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带孩子出去旅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希望帮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习不仅体现在书本知识上,行万里路也是重要的方面”。

  杨万淑表示,自己从小到大对很多地方的认识,是通过书本或视频获得的。“比如喀斯特地貌,到了现场时,会觉得书本上的字都活了过来,熟悉的记忆也都涌现出来,不禁感叹,‘原来喀斯特地貌是这个样子’。”

  “在旅行中,我的同伴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阅人无数’,这句话很打动我。”杨万淑说,在旅行中会认识一些人,有的可能是萍水相逢,有的则会建立起新的联系。在恩施的旅程中,杨万淑就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通过聊天发现对方是隔壁学校的,这让杨万淑觉得很奇妙,也约定了之后有时间一起出去玩。“对我而言,旅行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拓展社交圈,是结识新朋友的重要方式。”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在校学生占20.0%,全职工作者占62.5%,个体户占6.8%,自由职业者占8.9%。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全国滨湖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榜单发布

      中新社湖州5月17日电 (童笑雨)2023滨湖度假大会暨第二届长三角度假博览会17日在浙江湖州举行,“2023年全国滨湖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榜单”发布,浙江杭州千岛湖、西湖以及湖北武汉东湖、江苏扬州瘦西湖等10个中国滨湖旅游目的地榜上有名。  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是发展旅游最宝贵的资源,大力发展滨湖...

    时间:05-17
  • “全职妈妈再就业”调研:九成受访者试图重返职场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全职妈妈”能否“重回职场”?“重回职场”为了什么?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聚焦于“全职妈妈再就业”开展调研,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和需求。调研显示,九成全职妈妈试图重返职场,六成期待弹性工作制。她们再就业原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实现自我价值”“不与社会脱节”“缓解经济负担”。  有关数据表...

    时间:05-12
  •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

    原标题: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如今,面试已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良好的面试氛围可以让面试官与求职者增进了解。然而在许多面试中,“求职者不诚恳、面试官不尊重”让面试充满了套路。在面试中,你遇到过哪些让你不舒服的情况?你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该是怎样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时间:05-11
  • 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

    原标题: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社团招新、考研复试、毕业求职……面试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年轻人在面试中并不能自如应对,没法发挥出正常水平。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其中,过度紧张和不够了解行业或...

    时间:05-11
  • 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其中,过度紧张和不够了解行业或企业,是受访者踩过比较多的两类“坑”。62.4%的受访者认为面试前应适度放松,调整好心情和状态。  “简历跟实...

    时间:05-11
  •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

      如今,面试已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良好的面试氛围可以让面试官与求职者增进了解。然而在许多面试中,“求职者不诚恳、面试官不尊重”让面试充满了套路。在面试中,你遇到过哪些让你不舒服的情况?你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该是怎样的?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时间:05-11
  • “她购房”需求走强 84.2%受访者表示身边单身女性购房现象多了

      “她购房”需求走强 84.2%受访者表示近几年身边单身女性购房现象多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立购房,这体现出女性更加独立自主的婚姻观念,但也有人表示女性没必要太累。你怎么看女性独立购房?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2%的受访者感觉近几年身边...

    时间:05-11
  • 女性独立购房 72.7%受访女性认为在感情中会更自信

      近些年“她经济”崛起,随之引人关注的是单身女性独立购房需求的持续增加。女性独立购房会对情感和婚姻带来什么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女性独立购房对情感的影响,72.2%的受访者认为有了物质支撑,在感情中会更自信,58.2%的受访者觉得能更加自由地选择...

    时间:05-11
  • 73.1%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同学选择延期毕业

    原标题:73.1%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同学选择延期毕业  出于不同的人生规划和考量,当下一些大学生选择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选择延毕的同学。没有修完学分或没完成学位论文是大学生延毕的首因,其次是为了...

    时间:05-09
  • 73.1%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同学选择延期毕业

      出于不同的人生规划和考量,当下一些大学生选择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选择延毕的同学。没有修完学分或没完成学位论文是大学生延毕的首因,其次是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  ...

    时间:05-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