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

2023-05-11 09:0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

社团招新、考研复试、毕业求职……面试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年轻人在面试中并不能自如应对,没法发挥出正常水平。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其中,过度紧张和不够了解行业或企业,是受访者踩过比较多的两类“坑”。62.4%的受访者认为面试前应适度放松,调整好心情和状态。

“简历跟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很‘败’好感”

在北京从事市场调研的左悦敏,最近正在寻找新工作。她表示面试中过度紧张,是最令自己困扰的问题,“每次面试都非常紧张,表达结巴,上下文也不连贯。”左悦敏坦言,在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往往没有办法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有时大脑是懵的,长篇大论但中心思想没有传达出来,会让人误解”。

在北京做互联网软件开发的王海兵,已经有9年的工作经验了。回想起毕业求职的经历,他表示由于技术知识更新快,如果不及时关注学习,很容易在面试中露怯。

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55.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容易“过度紧张,说话结巴没条理”,47.6%的受访者表示“不够了解行业/企业信息,答不上题”。

在贵州从事互联网招聘工作的李加兴表示,简历过度“包装”让他十分反感,“简历跟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很‘败’好感”。他还表示,迟到、仪容仪表不符合规范等也让人难以容忍,“一个人是否真诚往往从这些细节体现出来”。

另外,长篇大论,没有逻辑和重点(32.9%),过度准备消耗精力,导致面试状态不佳(27.40%),精准踩雷,忽视企业的招聘要求(27.2%),口无遮拦,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26.2%)和过度美化简历,在面试中被戳穿(24.0%)等也是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的“坑”。

用放松和自信的状态迎接面试

尽管在面试中经常紧张,但左悦敏仍觉得面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素质,“面试更多体现的是沟通表达能力,以及面对他人时自信的状态”。

来自重庆的黄玲玲(化名)认为,对于求职者和面试官来说,都可以在面试中比较真实地了解对方的情况。“求职者在面试时可以感受到工作环境好不好。”

调查显示,59.7%的受访者认为面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能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素质。逻辑思路(64.9%)和沟通表达(63.6%)是受访者认为面试中比较重要的方面,然后是谈吐规范(59.8%)、专业知识(56.2%)、仪容仪表(49.9%),其他还有:简历包装(36.8%)、方法技巧(35.5%)、真实真诚(33.6%)和自信自尊(28.3%)等。

黄玲玲感觉,沟通能力在面试中比较重要,如果求职者使用了一定的沟通技巧,面试成功率会高一点,“专业知识扎实,但沟通表达不到位,有可能面试结果不理想”。

李加兴表示,从招聘方的角度来看,真实真诚是求职者最重要的方面,“在面试中越真诚,可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越踏实沉稳,特别是在与客户沟通方面,真诚很重要”。

也曾担任过面试官的王海兵表示,专业知识是他在面试时最看重的,这直接决定着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

左悦敏觉得,用放松和自信的状态迎接面试更容易获得面试官的青睐。“越自信表达越清晰,面试官对你的印象会更好,但也不能自负”。

用更好的状态迎接面试,62.4%的受访者建议适度放松,调整好心情和状态,59.1%的受访者表示应了解行业/企业信息,做好充分准备。其他还有:学习面试技巧,学会合理答题(54.0%),提前演练,针对突发情况做好预案(50.6%),重视知识积累,提升专业素质(46.9%),完善简历,凸显个人能力(46.3%)和保持自信,注意个人形象(44.9%)等。

李加兴建议,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应对未来工作保持一种“期待感”,做好职业规划,坚守诚信底线,在面试中用真诚打动面试官。从长期来看,也要在学校中注重实践积累,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见习记者 吴欣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点半课堂服务“小居民”

      为全面做好现代社区为小服务等工作,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推出“四点半课堂”“暑期青少年托管”等特色内容,解决居民育儿的后顾之忧。   图为社区儿童在“四点半课堂”学习。   周 琳摄...

    时间:05-11
  • 留学澳洲这些签证与工作事项要知道(留学服务站)

      日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制作了《留学澳洲注意事项》系列PPT,其中包括《学生签证篇》《学生工作篇》等内容,帮助中国留学生顺利赴澳大利亚留学。  签证篇  去澳大利亚留学,学生签证有效期是多久?签证的有效期与课程长度相关。具体长度和截止日期应以收到的澳政府批准的签证信为准。若课程超过10个月,且课程...

    时间:05-11
  • 琴声里流淌的留学时光(在海外学音乐①)

      杨佳霖在学校音乐会时演出弹奏。   受访者供图  杨佳霖教中丹混血小朋友学钢琴。   受访者供图  开栏的话  有这样一群中国留学生,他们热爱音乐,赴国外学习相关专业。在国外学音乐是什么体验?学子有哪些演出机会?本版即日起推出“在海外学音乐”系列报道,讲述在不同国家学音乐的留学生故事。  丹麦是...

    时间:05-11
  • 专科学生如何出国读硕士?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逐渐增高。一些专科毕业生想要出国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历,获得更广的就业机会,还能借此机会出去走走,拓宽视野。国内专科学生可以申请出国读硕士吗?答案是肯定的。  专科生申请海外硕士,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先专升本,再申请就读硕士课程。例如英国的部分高校会面向三年制大专...

    时间:05-11
  •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

    原标题: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如今,面试已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良好的面试氛围可以让面试官与求职者增进了解。然而在许多面试中,“求职者不诚恳、面试官不尊重”让面试充满了套路。在面试中,你遇到过哪些让你不舒服的情况?你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该是怎样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时间:05-11
  • 华中科大299个“学霸寝室”全员深造

    原标题:华中科大299个“学霸寝室”全员深造  华中科技大学今天对外发布,2023届本科毕业生全员深造宿舍信息统计出炉,全校全员深造的毕业生寝室高达299个,住有1040名“学霸”,其中有63个寝室全员保研。  在这1040名毕业生中,有601人成功保研,349人考研上岸,90人出境深造。其中,光电信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网安学院、...

    时间:05-11
  • 一条通往留守儿童内心的支教家访路

    原标题:一条通往留守儿童内心的支教家访路  有一次上课,林磊注意到,他的学生吴清(化名)又“生病”了。这个五年级女孩一周要请两三次假,每次都说自己生病了。  林磊决定去吴清家看看。  这不是林磊第一次去吴清家了。2022年8月,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成员,林磊和伙伴们来到贵...

    时间:05-11
  • 如何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 上海引入专业社工驻校服务

    原标题:如何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班里出现一名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班主任该怎么办?是把这名学生转交给学校心理老师,还是劝他休学居家,或是请驻校社工为他进行个案辅导?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今在上海市宝山区有了明确答复。该区在2021年成为上海市学校社会工作试点区,区内部分小学、初中、高中、职校与上海市阳光社区...

    时间:05-11
  • 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

    原标题: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工作。同时,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重要一环,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加剧,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

    时间:05-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