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琴声里流淌的留学时光(在海外学音乐①)

2023-05-11 09:0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佳霖在学校音乐会时演出弹奏。
  受访者供图

  杨佳霖教中丹混血小朋友学钢琴。
  受访者供图

  开栏的话

  有这样一群中国留学生,他们热爱音乐,赴国外学习相关专业。在国外学音乐是什么体验?学子有哪些演出机会?本版即日起推出“在海外学音乐”系列报道,讲述在不同国家学音乐的留学生故事。

  丹麦是一个富有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和奥尔胡斯皇家音乐学院是丹麦音乐学院的璀璨双星,提供世界一流的音乐教育,吸引各国学子前往学习。

  杨佳霖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录取,并获得校长奖学金,开始了在当地的学习生活。除了在课堂上提升钢琴演奏技能,杨佳霖也在丹麦用琴声讲述中国故事。

  被优质音乐资源吸引

  杨佳霖4岁时开始学习钢琴,一路求学后他如愿以偿收到了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录取信。杨佳霖说:“在国内上学时,我曾聆听过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一位知名教授的音乐会,当时我就被深深打动了!申请留学时,我毅然选择师从这位教授。在我看来,我的导师对音乐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他富有张力的演奏吸引我来学习。”

  丹麦皇家音乐学院是欧洲顶尖音乐学院之一,其古典音乐教学享誉世界,培养出了许多知名音乐人才,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为音乐学子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机会。

  “学院有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每年都会邀请世界一流的国际音乐家和作曲家举办高质量的‘大师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全球古典音乐领域。”杨佳霖介绍道,“‘大师班’通常由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代表参加,同时向公众开放观摩的机会。学生在课上弹奏曲目,接受老师指导,可近距离观看老师示范。我曾参加过来自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的‘大师班’,受益匪浅。”

  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音乐氛围很浓,为许多乐器设立了对应的“音乐日”,比如“钢琴日”“小提琴日”等。杨佳霖说:“以管风琴日为例,当天,学校所有管风琴教室会敞开大门,欢迎管风琴业余爱好者去参观学习。观众可以倾听学生演奏、了解管风琴音乐家的故事等,和老师度过有趣的一天。”

  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

  在丹麦的音乐课堂上有什么体验?杨佳霖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很丰富,同学们来自各个国家。“我除了文化课、独奏课外,还有和同学合作的重奏课。重奏的每个声部由一人演奏,我所在的小组是三重奏,我弹奏钢琴,一名匈牙利同学演奏单簧管,另一名美国同学演奏巴松。”杨佳霖说。

  重奏课让杨佳霖对专业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解释道:“重奏和独奏有较大差别,若要将曲目演奏流畅,就需要和组员配合默契。在学习聆听其他乐器时,我感到自身专业技能也有了进步。后来,在全丹学联举办的首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我动员组员参与,一同演奏了《春节序曲》。节目获得的反响很不错,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国音乐的魅力,我也在排练、协调中摸索如何将不同乐器融合在一起。”

  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杨佳霖除了磨练技能,也在积累上台表演的经验。他说:“在日常课程外,学院每月为学生安排音乐会表演,用以检验学生这一个月来的学习成果,培养我们成为专业的演奏者。音乐表演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多数时候在琴房练习,学生到了登台表演时容易紧张,而多参加音乐会可以积累上台经验,有助于演出时全身心投入音乐。”

  用琴声促进文化交流

  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为钢琴系的学生设置了钢琴教育课,杨佳霖很感兴趣,他想了解北欧的钢琴教育理念。“总体而言,北欧的钢琴教学注重启发学生,鼓励表达个性。通常老师认为学生演奏时要整体把握音乐风格,而在局部可以展现个人对曲目的理解,不必追求人人一致,包容性较强。”

  “我的教授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上课时他能从中西文化角度给学生灵感。”杨佳霖说,“有一次上课,教授谈到一首曲子需要展现‘平静’的意境,他便引用了中文里的‘禅意’‘悟道’,我一下就领悟到他想表达的意思,找到了弹奏曲目的状态。”

  在机缘巧合下,一些定居丹麦的中国家庭找到了杨佳霖,希望他利用课余时间教授孩子钢琴。就这样,杨佳霖开始了在丹麦的钢琴教学,其中一名中丹混血小朋友钢琴令他印象深刻。“她的中文还不太流利,刚开始我和她交流需要她的妈妈翻译。随着教学逐渐步入正轨,我发现音乐的交流可以超出国别、语种的限制,不需要多加叙述就能互相明白对方。”杨佳霖说。

  在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有一架由基金会捐赠的斯坦威大钢琴,杨佳霖收到相关负责人的邀请,用这架钢琴给文化中心的孩子们上公益课。杨佳霖说:“那里的孩子大多数是钢琴初学者,我给他们上一些趣味启蒙课,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教他们认识五线谱,讲一些乐理基础知识等。还记得公益课结束后,我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特别开心。希望我能利用自己的所学专业,为两国文化交流多做一些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点半课堂服务“小居民”

      为全面做好现代社区为小服务等工作,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推出“四点半课堂”“暑期青少年托管”等特色内容,解决居民育儿的后顾之忧。   图为社区儿童在“四点半课堂”学习。   周 琳摄...

    时间:05-11
  • 留学澳洲这些签证与工作事项要知道(留学服务站)

      日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制作了《留学澳洲注意事项》系列PPT,其中包括《学生签证篇》《学生工作篇》等内容,帮助中国留学生顺利赴澳大利亚留学。  签证篇  去澳大利亚留学,学生签证有效期是多久?签证的有效期与课程长度相关。具体长度和截止日期应以收到的澳政府批准的签证信为准。若课程超过10个月,且课程...

    时间:05-11
  • 专科学生如何出国读硕士?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逐渐增高。一些专科毕业生想要出国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历,获得更广的就业机会,还能借此机会出去走走,拓宽视野。国内专科学生可以申请出国读硕士吗?答案是肯定的。  专科生申请海外硕士,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先专升本,再申请就读硕士课程。例如英国的部分高校会面向三年制大专...

    时间:05-11
  •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

    原标题: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如今,面试已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良好的面试氛围可以让面试官与求职者增进了解。然而在许多面试中,“求职者不诚恳、面试官不尊重”让面试充满了套路。在面试中,你遇到过哪些让你不舒服的情况?你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该是怎样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时间:05-11
  • 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

    原标题: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社团招新、考研复试、毕业求职……面试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年轻人在面试中并不能自如应对,没法发挥出正常水平。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其中,过度紧张和不够了解行业或...

    时间:05-11
  • 华中科大299个“学霸寝室”全员深造

    原标题:华中科大299个“学霸寝室”全员深造  华中科技大学今天对外发布,2023届本科毕业生全员深造宿舍信息统计出炉,全校全员深造的毕业生寝室高达299个,住有1040名“学霸”,其中有63个寝室全员保研。  在这1040名毕业生中,有601人成功保研,349人考研上岸,90人出境深造。其中,光电信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网安学院、...

    时间:05-11
  • 一条通往留守儿童内心的支教家访路

    原标题:一条通往留守儿童内心的支教家访路  有一次上课,林磊注意到,他的学生吴清(化名)又“生病”了。这个五年级女孩一周要请两三次假,每次都说自己生病了。  林磊决定去吴清家看看。  这不是林磊第一次去吴清家了。2022年8月,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成员,林磊和伙伴们来到贵...

    时间:05-11
  • 如何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 上海引入专业社工驻校服务

    原标题:如何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班里出现一名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班主任该怎么办?是把这名学生转交给学校心理老师,还是劝他休学居家,或是请驻校社工为他进行个案辅导?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今在上海市宝山区有了明确答复。该区在2021年成为上海市学校社会工作试点区,区内部分小学、初中、高中、职校与上海市阳光社区...

    时间:05-11
  • 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

    原标题: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工作。同时,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重要一环,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加剧,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

    时间:05-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