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用人单位“巧躲”员工加班费,巧成拙!

2023-05-11 04:55:12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近期,全国多地法院发布了一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涉及加班问题。实践中,有的企业将带薪休假划入请假范畴,直接在劳动者的加班时长中予以扣除,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审批加班……这些套路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未进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怎么办?用人单位未按规章制度履行加班审批手续,能否认定劳动者加班事实?带薪休假和平常请假是一回事吗?

  近期,全国多地法院发布了一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涉及加班问题。一些用人单位刻意规避员工加班事实的套路层出不穷。

  带薪休假成请假“巧算”加班费

  加班费怎么算,公司和员工算法各不同,由此引发争议。员工为此诉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

  杨某是某电子公司员工,按照法律规定,其每年享有10天带薪年休假;按照该电子公司内部规章,其享有每年5天带薪病假。该电子公司休息日加班费计发标准为:每月超20天的工作天数计休息日加班,每天按11.5小时计发200%加班工资,当月如存在请假,扣除请假天数,以实际出勤天数计休息日加班天数,年休假和带薪病假均不计入出勤天数。

  关于上述加班费计发标准,电子公司认为,法律规定,每月法定工作日为21.75天,其按照每月实际出勤超过20天即视为休息日加班结算双倍工资,更有利于劳动者。综合全年情况,其已超法定标准向员工发放了1.75天/月×12个月共计21天的双倍工资。员工的年假、带薪病假即便全部休满也不会超过21天,其工资计算并不违法。

  杨某则认为,账不应这么算。假设其周六上班,该电子公司理应支付二倍工资,其周六上班与周一至周五有无正常出勤之间并无关系;但按照该电子公司的工资计算方法,假设其周一至周五请了4天年假,该电子公司直接扣除了4个周六的加班费用,但实际上,4天年假系带薪休假,本不应该扣除款项,且周六加班应支付双倍工资。

  法院经查认为,该电子公司的加班费计发标准无视带薪休假应视同劳动者出勤、用人单位应正常支付工资的性质,将带薪休假划入请假范畴直接在劳动者的加班时长中予以扣除,实属利用用人单位强势地位、巧立复杂的有利于用人单位的加班费计算方式,对依法享有带薪休假待遇的劳动者的加班时长进行不当扣减,以达劳动者不敢享受带薪休假待遇之目的。法院最后认定该电子公司应支付工资差额10336.78元。

  个案背后劳动者面临维权难题

  前不久,“下班紧盯微信算不算加班”案例成为热点。该案例中,李某入职某公司担任产品运营,劳动合同约定执行不定时工时制度。李某称其在下班后、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共计加班500多个小时,但公司均没有支付相关费用。公司则称,值班内容就是负责休息日在客户群中对客户偶尔提出问题进行回复,并非加班。

  法院认为,虽然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公司未进行相关审批。劳动者工作模式越来越灵活,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提供劳动,对于此类劳动者隐形加班问题,不能仅因劳动者未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来否定加班。最终法院认定构成加班,公司应支付加班费。

  “这个判决看起来很美好,但很多劳动者在维权中实际上面临重重困难。”江苏千树律师事务所律师汪正楼提醒说,主张加班费,加班事实由劳动者举证,但很少有劳动者会在平时收集加班的证据。再加上用人单位也在有意无意地想办法规避加班费,不会让劳动者轻易地收集到证据。另外,用人单位会主动通过工资结构的分拆、约定加班费计算基数、工资表签字确认、实行加班申请制度、申请特殊工时制等方式,在证据层面上让劳动者无法主张加班费。

  江苏亿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旭东是江苏省总工会法律援助律师,他表示,微信办公、在家办公等模糊了工作场所、上下班时间,也在加班认定等问题上给立法、司法、执法带来挑战。劳动者怎么证明是在加班、加了多久的班,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员工干了活却无法申报加班

  徐旭东正在代理的一起劳动纠纷诉讼,也涉及在微信中布置工作如何认定加班的问题。离职员工吕诚(化名)要求“老东家”南京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加班费等费用。

  2020年7月,吕诚入职该公司,工作职位为市场专员,后调整为某短视频平台账号运营管理负责人。该公司常常在休息日通过微信工作群,布置限时在当日12时或16时完成的工作任务,但员工无法在考勤系统申报加班时间,公司也不安排事后调休。

  徐旭东代理的另一案件也涉及加班费。2022年3月,南京某时装有限公司发布内部通知称,鉴于整体经济环境不利状况,“3月17日起,经理级以上人员不再计算加班,主管级以上的人员超过3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加班申请”。而如果不能在丁丁系统进行加班申请,计算工资时就不存在加班时间,相应地也就不支付加班费。

  用人单位未按规章制度履行加班审批手续,能否认定劳动者加班?徐旭东认为,这起案例和最高法、人社部发布的第二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的一起非常类似。

  该案中,2019年12月入职某医药公司的吴某,按照公司安排实际执行每天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吴某向公司提交了加班申请单,但公司未实际履行审批手续。后吴某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医药公司支付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加班费5万元。吴某提交的考勤记录、与部门领导及同事的微信聊天记录、工作会议纪要等证据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证据链,仲裁委依法裁决某医药公司支付吴某加班费。

  徐旭东律师认为,劳动规章制度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具有约束力。一方面,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管理行为,不得滥用优势地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劳动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为维权提供依据。仲裁委、人民法院应准确把握加班事实认定标准,纠正用人单位规避法定责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王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用人单位“巧躲”员工加班费,巧成拙!

      阅读提示  近期,全国多地法院发布了一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涉及加班问题。实践中,有的企业将带薪休假划入请假范畴,直接在劳动者的加班时长中予以扣除,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审批加班……这些套路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未进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怎...

    时间:05-11
  •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记者从今天(5月10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底,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以来,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动。  据了解,此次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从4月底开始,至2023年年底...

    时间:05-10
  • 金星合M35星团今晚上演 可观测时长仅1小时左右

      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5月8日至10日,金星从M35星团附近经过,这是一次观测太阳系行星与深空天体相伴的好机会。M35是双子座一个大而亮的疏散星团。最适合观测的时间是今天(9日)傍晚,可同框拍摄,需要注意的是,天黑之后M35星团才会明显,可观测时长只有1小时左右。(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5-09
  • 主动延毕,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怎么看

    原标题:主动延毕,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怎么看距离毕业季还有一个月,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岔路口,学生们作着各自的准备:有的选择读研,继续深造;有的走向工作岗位,开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有的则申请延期毕业,为自己的人生进度按下暂停键。对于主动延毕的学生,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据了解,有的学校不同意学生以非身体原因...

    时间:05-09
  • 主动延毕,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怎么看

      距离毕业季还有一个月,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岔路口,学生们作着各自的准备:有的选择读研,继续深造;有的走向工作岗位,开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有的则申请延期毕业,为自己的人生进度按下暂停键。  对于主动延毕的学生,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据了解,有的学校不同意学生以非...

    时间:05-09
  • 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被判侵犯名誉权

      因怀疑同事泄露自己的行踪,王某多次在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侵权纠纷,认定王某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决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对方医疗损失费和精神损失费。  “在微信群内发表不当言论甚至辱骂他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

    时间:05-07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用人单位应更多了解青年人职场新需求

      中新网南宁5月5日电 (王伟臣 陈沿佑 解婷婷)“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从解决温饱向实现更高生活品质转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人单位应了解中国发展不同阶段中,劳动者的不同需求,适当调整用人方式以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实现单位与劳动者的双赢。  近几年,有关职场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尤其是如何平...

    时间:05-05
  • 竞业协议堵死求职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边界亟待厘清

      “一份竞业协议把我的求职路堵死了”  律师指出,企业通过不合理方式限制员工择业自由,既不公平也违法   阅读提示  一些企业通过扩大竞业协议范围、无差别设定签署人员等方式,限制员工自由流动。专家指出,劳动合同法中对企业“秘密”的规定没有细化,这就使得用人单位有很大决定权,竞业限制就有可能被滥用。  “万万没...

    时间:04-20
  • 竞业协议堵死求职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边界亟待厘清

      “一份竞业协议把我的求职路堵死了”  律师指出,企业通过不合理方式限制员工择业自由,既不公平也违法   阅读提示  一些企业通过扩大竞业协议范围、无差别设定签署人员等方式,限制员工自由流动。专家指出,劳动合同法中对企业“秘密”的规定没有细化,这就使得用人单位有很大决定权,竞业限制就有...

    时间:04-20
  •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这样判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 算不算加班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下班后还得盯着微信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而且未能拿到相应“加班费”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情形算加班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终审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

    时间:04-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