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试运行

2023-04-20 08:28:23

来源:科技日报

  “目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开展联合调试试运行工作。部分装置已经在为用户提供科研服务。预计今年底整体工程完成验收。”4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常务副总指挥、常务副总师、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最新进展。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在哈尔滨揭开神秘面纱,我国航天领域又新增一个大国重器。这对于我国航天事业和空间科学探测能力的提升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就是要在地球上建设一个与真实宇宙空间环境相似的‘地面空间站’,相当于把空间站‘搬’到地球上。”李立毅表示,“未来,许多需要抵达太空才能进行的实验,在这里就可以完成。届时,科学家们开展空间实验将不再‘难于登天’。未来,航天员们还可以在这里体验和适应月球、火星等星球的表面环境。”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是航天技术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包括空间综合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空间磁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数值仿真与中央监控系统、建安工程与配套公用设施等,可为研究空间环境与材料、器件及生命体的相互作用等提供重要支撑,对于保障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突破地面单因素模拟的局限、全面了解空间环境综合因素对物质的作用和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大科学装置位于哈尔滨新区里,大约50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建设园区”内,分布着“一大三小”外表普通但里面却别有洞天的实验楼,“一大”即空间综合环境实验楼,“三小”即空间等离子体科学实验楼、空间磁环境科学实验楼、动物培养室。

  “在这里可以立足地面模拟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开展试验。”哈工大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器件离子辐照研究系统设计师马国亮详细介绍说,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模拟真空、辐照、弱磁、等离子体等9大类空间因素,在地面构建了综合环境因素多,具有原位/半原位动态测量分析能力,可实现材料、器件、系统及生命科学领域多尺度、跨尺度环境效应研究的综合性研究装置。

  记者了解到,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早在2005年开始调研、分析和系统论证,经过相关领域科学家和有关部门反复论证、审慎决策,于2017年底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进入试运行。

  “‘地面空间站’工程兼具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的特性,科研探索始终贯穿建设之中,需要不断攻关、不断调试、不断改进,有一些全球都很少碰触的尖端科研难题,更需要以‘钢牙啃硬骨头’的劲头,反复进行研究试验。”李立毅介绍,在这里,科研与建设实现了同步推进,哈工大有关科研建设团队联合其他协作单位一起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未来,‘地面空间站’还将在脑科学、生命健康、高端仪器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装置建设的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围绕空间环境模拟的许多关键技术在建设需求牵引下得到突破。目前,我们已累计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120余项。”李立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地面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目前,已有国内外11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与该装置签署了用户协议。

  李立毅表示,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既是国之重器,也是科研利器。“未来,我们会努力把‘地面空间站’打造成空间科学、航天技术、物质科学等领域最先进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平台。让这套国之重器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李丽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试运行

      “目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开展联合调试试运行工作。部分装置已经在为用户提供科研服务。预计今年底整体工程完成验收。”4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常务副总指挥、常务副总师、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最新进展。这标志着...

    时间:04-20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加速第一束电子束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正在推进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3月14日取得又一项重要里程碑进展——其直线加速器满能量出束,成功加速第一束电子束。HEPS团队成员在直线加速器控制室工作。 中新社记者 孙...

    时间:03-14
  • 650公里续航锂电池“上新”!大科学装置在东莞“抱团”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650公里续航锂电池“上新”!大科学装置在东莞“抱团”   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大省,当下,全国每6台新能源汽车便有一台来自广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动力电池等新型储能产业的支持。当能续航650公里、成本更低的新一代锂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推向市场,会带来怎样的未来?  2月21...

    时间:02-23
  • 遥感“瞰”创新 走近我国的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  春节过后,我国科研工作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下面我们就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一起去我国的几个大科学装置,感受一线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已超740颗  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我们首先聚焦...

    时间:02-06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启动储存环隧道设备安装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2023年2月1日迎来建所50周年,该所正在北京怀柔科学城推进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当天正式启动储存环隧道设备安装工作,随着储存环第一个预准直单元顺利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加速器设备安装进入攻坚阶段...

    时间:02-01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全线贯通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最新取得一项重大进展——随着HEPS增强器最后一段波纹管1月13日下午封接完成实现合龙,增强器全线贯通。  HEPS工程总指挥、中科院高能所潘卫民研究员宣...

    时间:01-14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全线贯通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最新取得一项重大进展——随着HEPS增强器最后一段波纹管1月13日下午封接完成实现合龙,增强器全线贯通。HEPS真空连接现场。 中科院高能所 供图  H...

    时间:0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