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650公里续航锂电池“上新”!大科学装置在东莞“抱团”

2023-02-23 10:07:06

来源:金羊网

  【高质量发展中国】650公里续航锂电池“上新”!大科学装置在东莞“抱团”

  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大省,当下,全国每6台新能源汽车便有一台来自广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动力电池等新型储能产业的支持。当能续航650公里、成本更低的新一代锂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推向市场,会带来怎样的未来?

  2月21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跟随“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看“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下的广东第四个万亿城市东莞,如何走出“高科技+新产业”的珠联璧合之路。

  续航650公里、成本更低

  新一代锂电池预计明年用在车上

  “掌握材料,掌握未来”。春日里,走进湖光山色环绕中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最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句话。窗外绽放的春花与窗内实验室里争分夺秒的研发,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新一代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谁跑得快谁就赢。”头发花白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的设备前说。他拿起中试线上的一块第三代锂电池——尖晶石镍锰酸锂电池介绍,相比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第二代锂酸铁锂电池,新一代电池性能提升50%,单位瓦时成本下降30%。

  黄学杰是中国锂离子电池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批推动者,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新材料的成长。

  据他介绍,从10年前的第一代续航里程200公里的锰酸锂电池,到第二代可续航里程400多公里的锂酸铁锂电池与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但成本高出几万元的三元锂电池,再到如今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的第三代锂电池。

  “预计明年会有一部分新能源车用上这样的新电池。”黄学杰说。以往实验室给人的印象就是写论文和出少量样品,但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仅科学家在,企业和产业工程师、工人也来了。

  为了从第二代新能源电池大规模转换到第三代电池积累经验,今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所在的园区内将有1G瓦时的材料和电池示范工厂建成。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栋楼是实验团队做材料,另一栋楼则是被第三代电池所吸引的来自天南地北的锂电头部企业和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专注市场推广和自身产品研发。

  “新产品难度大,需要通力协作,一起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所有企业入驻后,将有1000多名电子工程师汇聚松山湖。”黄学杰说,在新一代电池材料向市场推进的关键时刻,唯有把产业链上的高手聚在一起,才能加快推进,让电池厂、车厂和消费者都受益。

  大科学装置在东莞“抱团”

  又一“国之重器”有望年内动工

  一个月前,根据全球知名的科研调研机构科睿唯安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材料科学”首次进入ESI前1%,这标志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材料科学科研水平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只是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核心引擎松山湖科学城的其中一例。

  在总规划面积约90.5平方公里,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松山湖科学城,目前已建成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与此同时,还有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装置大平台“抱团”。

  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已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来自松山湖科学城的最新信息显示,将争取散裂中子源二期在今年上半年动工,先进阿秒激光装置年内动工。

  国内的大科学装置如贵州“天眼”、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人所熟知,先进阿秒激光却是“相对小众”。

  通俗来讲,比飞秒更快的阿秒(10的负18次方秒)是人类能达到的最小时间分辨尺度,只有百亿亿分之一秒。阿秒脉冲就是持续时间在阿秒量级的超短闪光。阿秒光源则是集阿秒脉冲产生、测量及应用于一体的大型科学装置。

  在科研和工业、医学领域,通过极微小的物体和超高速微观物理过程,通过先进的精密仪器得以探索之前人类无法涉足的领域。

  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信息显示,先进阿秒激光装置设施建成后有望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二个阿秒脉冲大科学装置。

  拥有10亿级企业超20家

  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凸显

  被称为“空气中都飘着科学的味道”的松山湖,随着初步形成支撑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凸显。

  来自松山湖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松山湖拥有各类市场主体约1.5万家,千亿元企业1家,百亿元企业3家,50亿元企业5家,10亿元企业1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5家,上市企业及上市后备企业55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86.1%。

  “希望今年年底先进阿秒激光装置能够开工。”黄学杰笑着说,这件事情做成以后,对材料科学来讲,“最轻的、最小的跟最快的都能够在松山湖进行观测。”他和团队正扎根东莞、立足湾区,面向全国,以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丹阳、刘嘉文、梁喻、张惠鑫)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补贴退场,新能源汽车如何“续航”?

      2022年12月31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以下简称“国补”)政策终止。  补贴退场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如何继续发展?众多车企有哪些应对措施?新的消费支持政策怎样做好衔接?近日,本报记者对此作了采访。  助力新能源车“造得出”“卖得出”“用起来”  相对燃油车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

    时间:02-21
  • 补贴退场,新能源汽车如何“续航”?

      2022年12月31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以下简称“国补”)政策终止。  补贴退场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如何继续发展?众多车企有哪些应对措施?新的消费支持政策怎样做好衔接?近日,本报记者对此作了采访。  助力新能源车“造得出”“卖得出”“用起来”  相对燃油车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在较...

    时间:02-21
  • 综合续航最长可达1024km 零跑C11增程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

      2月9日下午,零跑汽车首款增程车型零跑C11增程正式亮相,并同步开启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15.98万-20万元。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  C11增程凭借着更省、更大、更豪、更智能与更安全等产品优势,站在用户的角度重新定义增程SUV。  据了解,搭载43.74kWh电池包的零跑C11增程,拥有CLTC工况下285km的超长纯电续航,即使不具备家用充...

    时间:02-10
  • 解决电动自行车续航痛点 标准与创新成行业突破口

      中新网2月7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 作为国家绿色环保交通出行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电动自行车承载着上亿消费者日常出行的重任。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郑小玲介绍,行业统计显示,2022年电动自行车年销量在10万左右,增速达10%,社会保有量已经达到3.5亿辆。  随着电动车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高端化、智能化、个性...

    时间:02-07
  • 外贸新动力!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成外贸出口“新三样”,新能源为何强势增长?

      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就是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  什么是“新动能”?李兴乾说,在去年,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就是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

    时间:02-06
  • 遥感“瞰”创新 走近我国的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  春节过后,我国科研工作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下面我们就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一起去我国的几个大科学装置,感受一线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已超740颗  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我们首先聚焦...

    时间:02-06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启动储存环隧道设备安装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2023年2月1日迎来建所50周年,该所正在北京怀柔科学城推进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当天正式启动储存环隧道设备安装工作,随着储存环第一个预准直单元顺利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加速器设备安装进入攻坚阶段...

    时间:02-01
  • 新疆喀什因何吸引锂电池企业纷至沓来?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 (记者 朱景朝)近日,新疆喀什市迎来一场降雪,气温有些下降。记者在喀什经济开发区看到,招商引资工作依然热度不减。  1月12日至13日,来自深圳市、安徽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家锂电池企业来访考察。14日,深圳市荣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飞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喀什经济开发区签订锂电池产业投资合...

    时间:01-18
  • 科学家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王琳琳)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心脏”,续航极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着市场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科学家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突破口,针对电池在高电压服役时容易出现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问题,发明了一...

    时间:01-15
  • 中国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全线贯通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最新取得一项重大进展——随着HEPS增强器最后一段波纹管1月13日下午封接完成实现合龙,增强器全线贯通。  HEPS工程总指挥、中科院高能所潘卫民研究员宣...

    时间:0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