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股市谣言第一案”开庭 专家:关注是否存信息型操纵

2023-04-18 04:14: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股市谣言第一案”开庭 专家:关注是否存“信息型操纵”行为

  本报记者 吴晓璐

  4月17日,“股市谣言第一案”首次开庭。据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官网显示,以麻某怀为原告,江苏华招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药闻康策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为被告的证券纠纷一案,于4月17日14时30分在该院第一法庭开庭审理。

  当日晚间,该案原告代理律师事务所——上海百谷律师事务所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庭审结束,因法院相关规定,具体庭审过程和内容不便透露,代理律师将在本周提交代理词。法官表示关注到舆情,会公正处理,不能利用舆论炒作。”

  受访专家认为,作为资本市场首例投资者向造谣者索赔的证券纠纷案,比较特殊,出于案情审理的审慎,预计经过多次开庭后一审判决。无论判决结果如何,该案对资本市场意义重大,警示自媒体等各类信息发布主体,都有义务保证其所发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这有助于净化资本市场舆情环境。

  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都应严罚

  该案起因于去年8月18日,浙江集采生长激素的传闻突袭股市,当日长春高新股价暴跌,此后持续走低。而在去年9月份浙江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办公室发布的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显示,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产品并不在采购品种目录中。此外,去年8月18日,长春高新融券卖出额突然放大至3423.1万元,被媒体质疑资金利用虚假信息做空长春高新牟利。

  此后,上海百谷律师事务所发起投资者索赔征集。上海百谷律师事务所官网显示,该案在2022年11月3日获受理,2023年1月30日交换证据,并于4月17日首次开庭审理。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案的关注点有两个:一是造谣对正常市场价格形成秩序的破坏;二是要关注谣言背后是否还伴随着造谣者提前交易或者反向交易所带来的“信息型操纵”行为。无论是构成哪一个类型的违法行为,都严重损害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损害到证券市场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应该属于严厉处罚的对象。

  北京都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桑圣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案关注焦点有三方面:首先是关于谣言的界定,如何界定正常的新闻报道和谣言的区别,既要支持正常的舆论监督,又要防止借监督之名发布不实信息,误导公众。其次,造谣生事者如何承担责任,造谣者视情节轻重,将承担不同的责任,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最后,公权力如何定纷止争,司法机关介入本案对之后类似的案件如何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投资者

  需谨慎对待“内部消息”

  作为首例投资者向造谣者索赔的证券纠纷案,受访专家认为,该案的受理和判决对于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市场‘杂音’不仅影响到投资者对于证券价值的判断,也影响到市场公平博弈秩序的维持。”郑彧表示,不论是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还是股市谣言,这些违法行为都是影响到证券市场价格公平合理形成的“杂音”,需要严厉打击。该案体现了新证券法后对于所有证券违法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也是《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的体现。

  桑圣元表示,此案无论最后如何判决,均有重要意义。目前,自媒体平台到处都是,谣言惑众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有很多,受到处罚或者法律追究的却很少。此案开庭审理,将警示更多的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平台要自律,规范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同时,这对规范资本市场信息管理有积极意义。

  “此案对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郑彧表示,一方面是在司法实践中丰富了我国对于证券违法行为的民事打击手段,进一步向市场传递了两办意见中“从严打击”的“强监管”态度;另一方面,通过这类型案件的查处、审判,能够遏制住被诟病的“消息市”特点,不仅打击了“股市黑嘴”,还有利于提醒投资者谨慎对待证券市场的“内部消息”,理性决策,谨慎投资。(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注册制改革有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注册制改革有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 2019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  ◆ 近日,党...

    时间:04-17
  • 顶层设计落地 中国股市独董制度迎来“大变革”

      (经济观察)顶层设计落地 中国股市独董制度迎来“大变革”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国务院办公厅14日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相关配套措施也随之“浮出水面”,中国资本市场的独董制度迎来重大变革。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时间:04-14
  • 美国地方性银行“余震”不断,美股市场情绪暂难企稳

      作者:樊志菁  美股又经历了动荡的一周,硅谷银行破产持续发酵及潜在的衰退隐患令投资者感到焦虑。虽然美联储通过贴现工具向市场注入了超过1500亿美元流动性资金,投资者对金融板块的抛售并未完全结束,大量资金涌向美债等工具避险。通过与“股神”巴菲特接触,拜登政府试图找到化解危机的更多途径。  新一轮的议息会议在即,美...

    时间:03-20
  • 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相关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优化了股票发行上市条件,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过去核准制下的发行条件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这种事前公平的准入制度、事中完善的信披制度,对证券中介机构履行“看门人”把关责任提出了...

    时间:03-19
  • 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资本市场可从四方面进一步发力

    本报记者 吴晓璐  3月16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更大力度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注册制改革以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业界人士认为,需要通过加速推动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科创企业上市,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丰富融资工具以及...

    时间:03-18
  • “资本市场服务长三角上市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走进宁波”专场举行

      中新网3月17日电 为发挥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关键作用,促进长三角上市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3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主办的“资本市场服务长三角上市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走进宁波”专场正式举行。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盛春红、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张辉、宁波...

    时间:03-17
  • 瑞信暴跌24%引爆欧洲股市,专家:“投资者都没有信心了”

      作者:樊志菁 ▪ 陈玺宇  大股东无法注资,存款外流,财报问题等因素叠加,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周三收盘重挫24%,创历史新低,并拖累全球股市下挫。  据最新报道,瑞士政府已经就稳定瑞信经营状况的各种选择进行了讨论。瑞士央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宣布,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将向瑞士信贷提供流动性支持。  有瑞信伦敦和香...

    时间:03-16
  • 资本市场加力支持关键领域

      今年全国两会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以改革带动基础制度夯实、关键制度创新和融资功能发挥,着力强化对民营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等话题,成为来自资本市场领域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又一重要里...

    时间:03-15
  • 资本市场指数版图扩大 月内再添7条新指数

      本报记者 田 鹏  资本市场指数版图再扩大。  据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证信息”)官网消息,深证XR、数字文化、新型显示等3条数字经济细分主题指数将于3月14日正式发布。叠加此前中证指数公司宣布将于3月29日发布中证全指集成电路、中证全指软件开发、中证全指数据中心和中证全指通用机械...

    时间:03-14
  • 美两家银行接连关闭:纽约股市多家银行股暴跌,欧洲股市震荡

      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关闭,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关闭的最大银行。12日,因“系统性风险”,美国签名银行也宣告关闭。  纽约股市多家银行股暴跌  受此影响,13日美股低开,银行股走势持续低迷,收盘时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此外,当天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暴跌。  截至13日收盘时,纽约股市道指下跌0.28%,标普指数下跌0....

    时间:03-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