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美国地方性银行“余震”不断,美股市场情绪暂难企稳

2023-03-20 10:20:18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樊志菁

  美股又经历了动荡的一周,硅谷银行破产持续发酵及潜在的衰退隐患令投资者感到焦虑。虽然美联储通过贴现工具向市场注入了超过1500亿美元流动性资金,投资者对金融板块的抛售并未完全结束,大量资金涌向美债等工具避险。通过与“股神”巴菲特接触,拜登政府试图找到化解危机的更多途径。

  新一轮的议息会议在即,美联储面临着金融与物价稳定之间的权衡,地方性银行前景依然是恐慌抛售的风险点。

  美联储是否会爆冷

  按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两周前的说法,未来的终端利率可能高于之前预期,但决定将取决于会议之前发布的数据。

  上周公布的统计显示,2月份CPI从此前6.4%降至6%,创近18个月新低,不过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增速仅回落0.1个百分点至5.5%,房租和服务通胀依然是物价上扬的推手,零售销售月率超预期回落也显示出物价对消费支出的压力,美联储实现2%中期目标前景依然艰巨。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目前的通胀水平看,美联储需要维持加息模式,不过考虑到零售额、工业生产等指标弱于预期,已经不支持此前鲍威尔暗示的相对激进的利率立场。

  由硅谷银行破产暴露的地方性银行风险让美联储接下来的政策路径有了更多不确定性。美联储数据显示,近一周美国银行业通过贴现窗口从美联储获得1528.5亿美元,是此前一周45.8亿美元的近30倍。这也超过了2008年秋季金融危机最严重阶段创下的1120亿美元的纪录。

  危机似乎并未化解,对冲基金GreatHillCapital总裁海斯(ThomasHayes)表示:“有迹象显示,存款已经从地区银行逃到了大银行,而大银行现在通过重新存入存款来拯救它们。显然这并不能解决问题,除非停止从地区银行向那些大到不能倒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存款外逃,否则投多少钱都无关紧要。”

  美债收益率走势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外界的担忧。与利率预期关联的2年期美债上周下跌74个基点至3.85%,这是1987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近两周累计下跌101个基点。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跌29.9个基点至3.39%,创去年11月以来新低,近两周跌56个基点。

  3月21日~22日,美联储将迎来年内第二次议息会议,并公布最新的利率预测点阵图。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本周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略超过60%,市场并未排除按兵不动的可能性,同时年末降息的预期持续高涨。

  施瓦茨向记者表示,他不认为最近的银行倒闭将对更广泛的金融体系和经济构成系统性风险。现在的压力主要局限于某些小型区域性银行。总体而言,美国银行业资本金充足,也显著高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他预计美联储将选择基金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并继续维持政策将取决于经济数据的立场。随着通胀率继续远高于2%的目标,暂停紧缩周期或降息为时过早。考虑加息对经济影响会逐渐显现,美联储在终端利率的预期可能会更为谨慎。

  市场惊魂未定

  过去一周美股呈现板块分化走势。金融、能源等周期性板块受到加息、衰退等因素影响表现不佳,信息通信等成长性板块则逆势上涨。

  随着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FinancialGroup)17日发布声明称,将依据《破产法》第11章进行破产保护申请,资产处理进入新阶段。美国财长耶伦透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在积极寻找硅谷银行的买家。不过从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走势看,投资者依然对地方性银行流动性风险有所担忧。

  除了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以外,美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据报道,过去一周拜登的团队与巴菲特进行了多次对话,讨论以某种方式投资美国地区银行业,“奥马哈先知”还就当前的市场动荡提供了更多的建议和指导。回顾历史,“股神”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向高盛提供了50亿美元的资金,美国银行也得到过伯克希尔的援助。

  富国银行全球投资策略主管克里斯托弗(PaulChristopher)表示,这一周市场大幅波动,主要是对于银行系统的压力将如何影响经济,投资者还没有达成任何共识。他认为,投资者正试图了解经济放缓的速度,以及银行业的问题是否会导致更大的风险。

  科技成长股成为了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过去一周,纳指跑赢道指4.6%,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最高纪录。除了美债收益率骤降对板块估值的提振以外,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模型GPT-4让投资者眼前一亮。微软上周大涨超过12%,为2015年以来最大单周上涨纪录。模型广泛的应用场景已经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入场,有望成为今年美股的持续热点。

  从资金流向看,不少投资者继续选择观望。RefinitivLipper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的一周内,投资者累计买入1081.7亿美元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创下自2020年4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美国股票基金净流出171.2亿美元,刷新今年1月4日以来峰值。

  嘉信理财认为,投资者目光已经转向了本周的议息会议。鉴于硅谷银行破产事件进展,市场明显调整了对美联储加息规模和持续时间的预期。考虑到巨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一周围绕银行业的不确定性和利率决议,美股将继续维持波动,地方性银行前景依然是恐慌抛售的风险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美债收益率断崖式暴跌,真要降息了?

      作者:周艾琳  受硅谷银行(SVB)事件影响,美国债券收益率迅速崩塌,引发市场对美联储3月22日会议暂停加息还是降息产生严重怀疑,毕竟借贷成本上升正是SVB破产的背后原因之一。  从本周一开始,对利率预期最敏感的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断崖式暴跌,一度从5%附近跳落至3.9%附近,创下自1987年以来两个交易时段最大跌幅。截至北京时间...

    时间:03-15
  • 美债收益率创十几年新高,去年跑赢大盘的高派息股不再受宠?

      作者:后歆桐  股票曾经是追逐强劲回报的投资者的唯一投资选择。但现在情况已不再如此:飙升的通胀率和基准利率已将美国国债收益率推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一点,加上美股低迷动荡,导致能提供相对较高收益率的高派息股票数量稳步下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因此变弱。  去年高派息股票跑赢大盘  高派息股是去年低迷市...

    时间:03-14
  • 各期限美债收益率“狂飙” 长短端深度倒挂

      记者 韩 昱  近期,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各期限美债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尤其是中短端美债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截至记者发稿,1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触及5.00%,创下自2007年7月份以来最高值。  中泰资本董事王冬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期限美债收益率上升,主要是因为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美国通胀...

    时间:02-22
  • 中国两部门发布新规 强化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17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为强化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中国证监会联合中国央行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整体规模已超2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投资者数量突破7亿。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现金管...

    时间:02-17
  • 中国两部门发布新规 强化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17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为强化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中国证监会联合中国央行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整体规模已超2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投资者数量突破7亿...

    时间:02-17
  • 两部门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17日消息,近日,为强化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证监会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前期,证监会已就《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市场各方对规定提出的监管思路和规则要求表示认同和支持。证监会认真研究了市场反馈的意见建议,多数予...

    时间:02-17
  • 日债收益率又突破YCC上限!日本央行本周会再次“突袭”市场吗?

      对于日本央行是否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投资者和日本央行的博弈还在继续。  上周,随着市场预期日本将进一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国债收益率突破新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设置的上限,日元也继续走高。17~18日,日本央行将召开议息会议,市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日本央行会否再次“突袭”市场。日债收益率再次突破YCC上限  日媒此...

    时间:01-16
  • 日本央行:扩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区间并非改变宽松货币政策

      12月28日,日本央行发布货币政策会议意见摘要(12月19日至20日)。意见主要涉及经济及金融发展、货币政策,并对日前扩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交易区间这一举动进行了“回应”。  前不久,日本央行宣布调整YCC政策(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区间上限引起市场关注。YCC政策的本质是一种非常规性利率工具,即通过政府债券回...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