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美债收益率创十几年新高,去年跑赢大盘的高派息股不再受宠?

2023-03-14 16:38:44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后歆桐

  股票曾经是追逐强劲回报的投资者的唯一投资选择。但现在情况已不再如此:飙升的通胀率和基准利率已将美国国债收益率推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一点,加上美股低迷动荡,导致能提供相对较高收益率的高派息股票数量稳步下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因此变弱。

  去年高派息股票跑赢大盘

  高派息股是去年低迷市场的亮点。标普500高股息指数(S&P 500 High Dividend Index)去年下跌1.1%(计入派息),而标普500指数同期跌幅达到18%。但进入2023年,标普500高股息指数已下跌4.9%。

  去年,尽管美股动荡,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企业仍继续向投资者发放高股息。根据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S&P Dow Jones Indices)的数据,这些企业在2022年支付了创纪录的5646亿美元用于股息派发。

  当企业产生的现金流超过运营所需的资金时,企业通常会通过派息或回购股票来回馈投资者。去年,派息率最高的股票来自许多传统经济行业。这些企业虽然在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方面不及科技行业等新兴行业,但通常拥有成熟的运营,能够产生大量现金流。

  一些能源公司,比如先锋自然资源公司(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 Co.)和科特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oterra energy Inc.)位列那些来自传统行业、提供高股息的企业名单中,两者的派息率分别达到13%和10%。由于去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企,一些能源企业甚至支付了特别股息。美国最大烟草公司奥驰亚集团(Altria Group Inc)、电信巨头威瑞森通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Inc.)以及化学制造商陶氏股份有限公司(Dow Inc.)等去年也均提供了超过5%的派息率。

  高派息股票吸引力恐下降

  根据Birinyi Associates的数据,截至上周五,标普500指数中只有34只股票的派息率高于6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这与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相比,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过去十年,利率长期接近零。据Birinyi Associates称,2021年底,在利率开始上升前,有379个美股成分股的派息率高于美债收益率。

  基于高派息股数量下降,加之作为“安全资产”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已高出一些派息股,一些投资者表示,没理由再将资金投入风险相对较高的股市。在他们看来,高派息股所提供的额外收益不值得投资者承受企业盈利下降的风险,尤其是眼下,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前景都不明朗。

  Macro4Micro的编辑雷诺兹(Glenn Reynolds)称:“投资者没有任何理由仅仅因为一家具有投资风险的企业能够提供与美债或者持有现金差不多的收益率,就选择买入其股票。”

  上周,由于地区银行接二连三爆雷被关闭,市场对银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劳动力市场比预期更热导致美股收跌。标普500指数在近期下跌后,使得今年年初以来美股的反弹幅度收窄至0.6%,较2022年1月的峰值仍有19%的差距。

  不过,美国地区银行的情况以及银行股的暴跌,也使得市场重新押注美联储可能下调加息幅度和力度。随着投资者继续寻找利率路径的线索,本周的多项经济数据将继续成为关注焦点,包括周二晚间公布的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周三即将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眼下,美债收益率曲线仍严重倒挂,即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这通常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征兆。

  “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收益率曲线继续向股票投资者发出了警示信息。”T.Rowe Price旗下价值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赫德里克(Ryan Hedrick)称,在这样的环境下,派息额在美股投资者回报中所占的份额往往大于资本增值。

  不过,也有投资者表示,即使债券的收益率可观且更安全,高派息股票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赫德里克透露,他青睐医疗保健、消费品、财产险和意外险等防御性更强的行业的高派息股。

  金融咨询机构Fortune Financial Advisors的投资顾问哈姆蒂尔(Lawrence Hamtil)称:“我认为通胀确实会缩短人们的投资期限。”因此,他称,在通胀仍然高企的背景下,长期保值对投资者来说比长期升值更为重要,这会使得高派息股仍更具吸引力。

  不过,眼下的问题是,如果企业支付不起高股息,继续维持高派息可能反而不是明智之举,对股价表现也并无助益。比如,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上月才表示,为了节省开支,将不得不削减66%的股息。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在去年就早早地剥离了华纳传媒(Warner Media)的股权,并削减了股息。从两者的股价表现来看,AT&T的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上涨了12%,同期,英特尔的股价计入股息仍下跌了39%。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提振消费信心提供法治保障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如何更好地治理各类消费侵权乱象,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本期“声音”版特编发一组稿件,与读者一道探讨。  □ 陈音江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居民消费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国...

    时间:03-15
  • 新式茶饮们的食品安全“魔咒”应如何破解?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 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到年轻人在忙碌中调侃“全靠奶茶续命”,快速崛起的新式茶饮俨然已成为现制饮品行业的霸主。  在年轻消费者的追捧下,新式茶饮在社交平台获得了更多的目光;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让不少奶茶品牌屡屡登上微博热搜,“喝出异物”等成为品牌们“头痛”的问题。 ...

    时间:03-15
  • “硅谷银行倒闭,以后吃药就贵了?”

      中新网3月15日电(记者 谢艺观)近日,硅谷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事实层面宣告破产。作为曾在美国科创圈风靡一时、拥有2090亿美元资产的明星银行,该事件也波及到一些中国上市公司。  目前已有数十家中国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互动平台等发布相关消息,从所属行业...

    时间:03-15
  • 硅谷银行倒闭,谁是最大受害者?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3月10日,拥有超2000亿美元资产的硅谷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宣告破产,引起全世界范围广泛关注。  在这场风波中,谁是最大受害者?  硅谷银行:不会被美国政府救助  作为曾经的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会从此消失吗?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1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时间:03-15
  • “美国银行接连倒闭,我刚存好的美元‘不香’了”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 随着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相继倒闭,美国银行业危机正在持续发酵,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急转直下。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正止跌回弹,接连几日来明显拉升。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3月9日至1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6.9666调至6.8949,持续累计上升超过700个基点,并重新夺回6.9关口。 ...

    时间:03-15
  • 工业富联2022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 净利润超200亿元

      中新网3月14日电 工业富联3月14日公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业绩再创新高,营收首次突破5000亿元,至5118.5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200.73亿元,同比增长0.3%。  具体来看,工业富联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云计算板块表现最为亮眼。元宇宙、ChatGPT等带动算力需求激增,该板块营收首次突破2000...

    时间:03-14
  • 从特区开往老区:厦门至向塘首趟海铁联运班列开行

      中新网厦门3月14日电 (林涛 陈明)一列搭载40标箱进口木薯干的海铁联运班列,14日从福建漳州车务段前场站顺利发车,开往老区向塘站。  该趟班列是畅通国内国际供应链,推出的又一条海铁物流新通道,全程运输里程约644公里,大约23小时到达。  漳州车务段段长姜明富说,此趟海铁联运班列是前场站至向塘开行的首趟“天天开”五定班...

    时间:03-14
  • 广州文化产业园逾700家 5家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中新网广州3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文交会智库论坛——新时代文化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14日在广州乐天智谷举行。论坛上发布了《广州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报告》。  该报告显示,据统计,目前广州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已建设运营逾700家。其中,产业规模超百亿元的文化产业园区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6...

    时间:03-14
  • 广西成立绿色家居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助打造万亿元林业产业

      中新网南宁3月14日电 (谢裕增)3月14日,广西绿色家居产业学院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积极助推广西打造万亿元林业绿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林业经济体系。  广西是全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富集区、森林生态优势区和林业产业集中区。近年来,广西林木加工业逐渐向下游高端绿色家具家居方向发展,高端绿色家居产业保持快速增...

    时间:03-14
  • 中国车市“价格战”释放了什么信号?

      (经济观察)中国车市“价格战”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新社上海3月14日电 (浦帆)近来,中国车市异常“热闹”。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了这轮“价格战”,范围之广、降幅之大已超2004年的南北大众联手降价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汽车大促。更特别的是,这轮“降价潮”的背后,不仅有众多车企参与,亦有地方政府直接下场。  将汽...

    时间:03-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