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为提振消费信心提供法治保障

2023-03-15 05:25:14

来源:法治日报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如何更好地治理各类消费侵权乱象,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本期“声音”版特编发一组稿件,与读者一道探讨。

  □ 陈音江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居民消费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凸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对于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前提是要提振消费信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过去一年,我国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重要文件,就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作出部署。最高人民法院也先后出台《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从加快建立公平统一市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发力,旨在为提振消费信心提供司法保障

  提振消费信心,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有助于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创新创造活力,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多种类、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各类需求,提升消费者消费意愿。因此,要及时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全面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提振消费信心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需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购买到的产品是否合格,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售后是否有保障,经营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主要责任人,经营者要树立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相关部门既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也要推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既要对一些企业存在的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缺斤短两等传统问题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共享经济、直播短视频、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中出现的侵权问题提升监管质效,引导新消费业态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发展

  提振消费信心,需要依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振消费信心的关键还在于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放心消费,这也是推动消费朝着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预付式消费一直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涉及领域广、人数多、金额高,商家一旦关门破产,消费者往往很难讨回剩余款项;再如,食品领域还存在一些“黑作坊”,对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增强惩戒威慑力;另一方面也要创新消费教育方式,提升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的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消费者权益司法救济制度,优化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提升消费维权便利度。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目前,随着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和落地,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回暖。期待各地各部门持续出实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提振消费信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从而充分激活消费“引擎”,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系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烟火气”里看消费信心 浙江亮出了这一招

      中新网杭州3月14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一头连着民生大事,一头系着经济大局,“消费”二字中承载着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和追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如何创造更好更优的消费环境,让百姓敢消费、想消费、能消费?记者了解到,作为经济大省,浙江坚持放心消费建设和消费维权处...

    时间:03-14
  • 辽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多向发力提振消费信心

      中新网沈阳3月14日电 (记者 韩宏)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云14日在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辽宁将在守护消费安全、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上多点发力,提振消费信心。  朱云表示,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辽宁省将“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写入了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3·1...

    时间:03-14
  • 甘肃用“消费放心”提振消费信心:培育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千余家

      中新网兰州3月13日电 (史静静)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349万元、培育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1364家、查办食品安全、虚假广告等违法案件630件……去年以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引导经营主体规范经营,指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为民众优化食品、药品、价格、质量、维权等多领域的市场环境,用“消费放心”提振消费信心。  13日下午,甘肃...

    时间:03-13
  • (两会速递)全国工商联提交重点提案 关注民营经济信心提振和法律保障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王捷先)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工商联提交两件重点提案,关注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建议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中共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

    时间:03-11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振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代表委员表示,踏上新征程,要坚...

    时间:03-11
  • 女性“悦己经济”促消费提振

      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三八”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记者从多个平台获悉,今年2月,女性消费者在美甲、养发等方面的线上订单量分别取得115%、59%的同比增幅;此外,营养保健、珠宝首饰和服务消费增速位居女性消费品类前三,充分显示了女性“深度悦己”的消费趋势。  在北京工作的赵女士3年前开始学习现代街舞,她表示,选择跳舞是希望...

    时间:03-09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民主法治新步伐)   忠实履行审判职责 推进公正为民司法  本报记者 魏哲哲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表示,过去五年,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

    时间:03-09
  • (两会观察)中国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中国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后,恢复消费者和企业信心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一如此前各界所预期,中国在全国两会期间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居民获“民生红包”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各地全力“拼经济”,一度低迷的消费开始显...

    时间:03-08
  • 热解读|总书记用这十二个字为这些“自己人”提振信心

      |热解读|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联组会上,总书记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这十二个字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3-08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振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五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