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东西问丨郑启明:中医为何获菲律宾官方认可?

2023-04-17 20:08: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马尼拉4月17日电 题:中医为何获菲律宾官方认可?

  ——专访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郑启明

  作者 张兴龙 牛恒佳

  2021年6月,菲律宾卫生部向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郑启明,颁发了该国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证书,该中心也正式成为菲律宾第一家持证行医的中医诊所。业内人士称这标志着中医药“下南洋”迎来新突破。菲律宾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证书的颁发有何特殊背景?对中医在该国发展又意味着什么?菲律宾民众对中医的认可度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近日,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郑启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此作出解答。

视频:【东西问】郑启明:持证行医,中医何以在菲律宾获得官方认可?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于1997年来到菲律宾,20多年来不遗余力在菲推广中医药。在此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与挑战?

  郑启明:中国和菲律宾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并在经贸交往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随着早期的中菲经贸等活动进入菲律宾,并在侨胞的防病治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患者在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前台填写就诊信息。张兴龙 摄

  中菲建交后,两国间人文交流日益密切,部分菲律宾西医师到中国学习针灸,使得菲律宾主流社会对针灸逐渐有了认知。随着针灸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菲律宾医学界也开始对包括针灸学在内的中医及替代医学有了支持声音。然而,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菲律宾尚未被主流社会广泛接纳,在菲亦没有合法地位从事相关医疗服务。

参观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上观看明仿宋针灸铜人。田雨昊 摄

  来到菲律宾后,我逐渐认识到,只有将中医引入主流社会,才能够争取更好发展空间。我于2004年,在菲律宾最大的连锁药房MERCURY DRUG金融中心分店内,创立了菲律宾首家中医针灸诊疗中心,并邀请该国的西医针灸师进行合作,引起菲律宾各大主流媒体关注。2005年,诊疗中心在菲律宾东方大学雷蒙·马格赛赛医学中心设立了首个中医短期课程,以此培养针灸师,并促成了菲律宾卫生部传统暨替代医学研究院开始对针灸师进行认证。经过考试,两批学员成功获得菲律宾执业针灸师的认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多数执业针灸师只接受了短期课程的培训,对中医理论和针灸在治疗不同疾病方面的医理,仍缺乏系统学习。

郑启明在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为患者针灸。张兴龙 摄

  在菲律宾推广中医药并非易事。首先,存在文化差异。中医药文化与菲律宾传统医学文化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帮助患者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向患者解释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病机理,使患者愿意配合治疗。其次,资金问题也是一个挑战。相比于西医,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成本较低,因此商业附加价值有限。若无足够的盈利以维持运营,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限制。尤其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我所在的中心一度停诊了一年半,员工的薪资和运营成本都面临严峻考验。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受到菲律宾卫生部及民间的认可。

郑启明在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为患者诊脉。张兴龙 摄

  中新社记者:2021年6月,您获得菲律宾卫生部颁发的该国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证书,能否谈谈此中历程和意义?

  郑启明:2021年6月,菲律宾卫生部授予我该国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证书,这标志着中医在菲律宾获得合法执业资格,意味着中医在菲未来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菲律宾在1997年通过了传统和替代医学法案即8423法案,授权成立菲律宾卫生部传统暨替代医学研究院,负责传统暨替代医学的研究、管理以及标准制定。2019年2月,菲律宾卫生部传统暨替代医学研究院总干事德古兹曼医学博士,邀请我加入中医执业标准技术工作组,参与制定中医执业标准及规范。新冠疫情开始后,中医药成为当地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流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度也因此逐步提高。疫情防控期间,中医标准技术工作组将中医执业标准及规范方案提交卫生部,经过四次网上公众听证会,最终由时任菲律宾卫生部部长弗朗西斯科·杜凯签署颁布,并于2021年3月实施。同时,菲律宾卫生部将该国有史以来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证书颁发给我。

郑启明展示其获颁的菲律宾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证书。张兴龙 摄

  可以说,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证书的颁发,是中医药在菲律宾发展的里程碑。一方面,这大大提高了中医在菲律宾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为众多有志于从事中医事业的中医师,提供了更好的执业环境和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为中医药在菲律宾的教育和临床实践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法律基础。对于菲律宾人民而言,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了更多治疗选择和健康福祉保障

  中新社记者:医疗实践和教学中,您如何让当地民众了解中医文化?您认为中医文化在海外的认可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郑启明:在医疗实践和教学中,我会尽可能将中医文化与菲律宾本土文化结合,用当地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向对中医感兴趣的医学生和医护人员传授中医药理论。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当地医生的交流和合作,例如邀请当地的西医师参加菲律宾中医暨针灸学会的相关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医文化,提高中医与当地医疗体系的适配性。

河北石家庄,医务人员为市民针灸。贾敏杰 摄

  海外对中医文化的认可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文化传统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传统,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对中医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医药的认可和监管程度存在差异,政策和法规的不同也会影响中医在该国的发展空间。最后,如果所在国家对中医药的研究和教育水平较低,也会增加在当地推广中医药的难度。

来自比利时、白俄罗斯和加纳的外国友人在山东东营一家中医医院的中药房识别、称量中药材。周广学 摄

  中新社记者:您所在的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如何推动中医在菲本土化发展,未来有何展望?

  郑启明:2020年,菲律宾岐黄中医学院作为福建中医药大学菲律宾分校正式成立,并特聘菲律宾前卫生部部长宝琳·乌比娅为名誉院长。学院致力于通过招收本地学生,培养和提高当地中医药人才的水平和能力,为菲律宾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壮大贡献力量。

  2022年4月,菲律宾光坦纪念医院中医部暨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光坦医院分部揭牌。这是菲律宾现代医学中心首次设立中医部,进一步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在菲律宾主流社会中的普及。

菲律宾光坦纪念医院中医部暨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光坦医院分部揭牌。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供图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中医药在菲律宾的本土化发展。加强与菲律宾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推进中医药法律法规更加全面和完善;同时,继续加大对当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执业水平和能力。此外,将持续拓展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服务。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努力,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在菲律宾的融入和发展,造福当地民众。(完)

  受访者简介:

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郑启明。牛恒佳 摄

  郑启明,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他同时还担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委, 菲律宾中医暨针灸学会主席,菲律宾光坦纪念医院中医部主任,福建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菲律宾歧黄中医学院院长等职。新冠疫情期间,郑启明和团队积极参与菲律宾华社防疫抗疫工作,服务近4000人次,被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授予华人社区抗疫杰出贡献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丨郑启明:中医为何获菲律宾官方认可?

      中新社马尼拉4月17日电 题:中医为何获菲律宾官方认可?  ——专访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郑启明  作者 张兴龙 牛恒佳  2021年6月,菲律宾卫生部向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郑启明,颁发了该国首张中医执业资格注册...

    时间:04-17
  • 中国学者研发食管癌筛查新方法 “胶囊”采集细胞助患者早诊早治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陈静 白进)记者17日获悉,中国学者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获得新突破。他们研发了一种食管癌筛查的新方法,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和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下称...

    时间:04-17
  • 帮患者降低就医成本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亟待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   “陪诊师就是我们的临时家人,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他。”王大爷的女儿李春感慨。  天津70多岁的王大爷患有尿毒症,每周一、三、五一早就要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肾透析。王大爷的家离医院将近6公里,儿女已各自成家,...

    时间:04-17
  • 帮患者降低就医成本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亟待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   “陪诊师就是我们的临时家人,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他。”王大爷的女儿李春感慨。  天津70多岁的王大爷患有尿毒症,每周一、三、五一早就要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肾透析。王大爷的家离医院将近6公里,儿女已各自成家,住的地方都比较远。为了方...

    时间:04-17
  • 一季度浙江义乌至菲律宾小包出口额超1997万美元

      【东盟专线】一季度浙江义乌至菲律宾小包出口额超1997万美元  中新社义乌4月14日电 (董易鑫)“目前,浙江义乌至菲律宾90%以上的物流专线小包由我们运营,今年一季度小包量约520万个,出口额超1997万美元,主要为跨境电商的日用百货,也就是B2C(商家对消费者)。”14日,杭州天翔东捷运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时间:04-14
  • 胰岛素集采落地一年,患者、医院、药企都改变了

      作者:郭晋晖  国家胰岛素专项集采落地实施即将满一年。  在这一年中,超过50%的价格降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临床上新型胰岛素可及性更强,同时也挑战着药企的业绩和经营能力。  在11日举行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暨胰岛素临床应用百年纪念” 研讨会上,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患者代表张蕊表示,药品集采帮助患者降低了很大医...

    时间:04-12
  • 新疗法或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新疗法或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干细胞治疗、免疫疗法、纳米材料制剂治疗  ◎本报记者 唐 芳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疏导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帕金森病的主要疗法是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6类药物为左旋多巴类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除了药物、手术治疗外,目前科研人员...

    时间:04-11
  • 患者注意有些项目已不收费

      本报讯(实习记者柴嵘)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日前公开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包括普通接骨板系统、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含万向)和髓内钉系统共3个采购包与可单独使用的螺钉目录。  去年年底,本市开展了一轮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当时提出,“原则上采购主体申报的采购需求总量应不低于历史采购总量的80%”“医疗...

    时间:04-06
  • 提升专业技能 服务住院患者

      身着全套白色制服、头戴一次性防护帽,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骨科二区的护理员王立荣端着一盆热水走进了病房。放下脸盆,王立荣先把热水滴在手腕内侧试了试温度,再拧干毛巾,为卧病在床的廖来金老人翻身,轻轻擦拭后背。床头柜上放着提前准备好的热水瓶,水稍凉一些,王立荣就往脸盆里添上热水。  “护士说您的创面开始愈合了,恢...

    时间:04-05
  • 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 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魏薇  张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核准签发药品注册证书,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此次,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据介绍,利拉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类产品相对安全,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

    时间:04-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