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新疗法或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3-04-11 14:00:00

来源:科技日报

  新疗法或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干细胞治疗、免疫疗法、纳米材料制剂治疗

  ◎本报记者 唐 芳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疏导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帕金森病的主要疗法是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6类药物为左旋多巴类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除了药物、手术治疗外,目前科研人员也在探索一些帕金森病的新疗法,如免疫疗法、干细胞治疗、纳米材料制剂治疗等。

  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全球目前约有6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

  在我国,帕金森病的平均患病年龄为60岁,患者已超300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1.7%。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中老年常见疾病。此外,中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已占帕金森病患病总人数的5%—10%。

  对于帕金森病,目前我国诊疗现状如何?相关最新研究有哪些?未来还有怎样的新疗法?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药物治疗存在“蜜月期”

  “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退化明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向记者介绍,多巴胺神经元参与感官知觉调节及人体运动协调。现有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或退化,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进而引起的疾病。

  记者了解到,引起帕金森病的因素有遗传、老龄化、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而帕金森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还与环境毒素、毒品、压力应激等多因素有关。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疏导获得比较好的疗效。

  帕金森病的主要疗法是药物治疗,目前常用6类药物:左旋多巴类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COMT抑制剂、抗胆碱能药、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金刚烷胺。“这些药物的作用要么是补充多巴胺,要么是减少多巴胺的代谢,要么是增加多巴胺的利用效率。”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丽燕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帕金森病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患者用药4—5年后药物疗效就没有最初那么好了,这四五年就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蜜月期”。

  孙永安告诉记者,正常脑部生理性分泌多巴胺是24小时缓慢释放,而外源性补充多巴胺呈“脉冲式”刺激,例如左旋多巴每天需服用3—4次。早期治疗阶段,患者多巴胺受体对于多巴胺较敏感,其症状波动不大。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多巴胺,受体敏感性会下降,出现疗效持续时间短(剂末现象)、疗效不稳定(开关现象)等副作用。

  对于帕金森病的用药,孙永安表示,提倡遵循“不求全效、细水长流”的原则,即从小量开始服用,缓解症状到不影响生活即可。

  帕金森病患病历程可达20—30年,早期患者建议以药物结合康复锻炼为主,部分中晚期患者可辅以手术治疗。相比于神经核毁损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通过微创方式给患者植入脑起搏器来实现神经调控,可达到减轻和控制震颤、僵直等症状的目的。这种技术在国内及欧美各国已经较为成熟。

  创新研究层出不穷

  帕金森病早期容易误诊与漏诊,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标志物成为该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2022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可通过实验犬嗅辨帕金森病的新方法,证实帕金森病患者的确具有特殊体味,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证实利用实验动物辅助诊断人类帕金森病。目前,该团队正研究其具体机制,加快临床转化应用。

  2022年11月底,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健康人士和帕金森病患者脊髓液中一组蛋白质的形状不同,这76种蛋白质有望用作检测帕金森病的新型生物标记物。该团队计划对已发现的标记物进行彻底检测和验证,评估其检测帕金森病的效率等。

  除了药物、手术治疗外,目前科研人员也在探索一些帕金森病的新疗法,如免疫疗法、干细胞治疗、纳米材料制剂治疗等。

  “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是免疫疗法。”孙永安解释,当异常的α-突触核蛋白聚集,就会破坏脑细胞的内部运作,导致帕金森病等由大脑损伤引发的认知障碍。科研人员通过针对α-突触核蛋白制备疫苗或单克隆抗体对该病进行靶向治疗。但目前免疫疗法成本较高,而且脱靶率很高,因此并没有达到对帕金森病很好的治疗效果。

  国内外科研人员还在尝试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比如,2022年12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开发出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可持久稳定分泌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其可快速恢复急性和慢性帕金森病猴模型的运动和非运动障碍缺陷。

  值得关注的是,纳米材料不仅是递送药物的良好载体,一些纳米材料还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2022年8月,南开大学药学院薛雪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相关团队,把纳米材料P-sheet作为药物,通过一定的机制作用于细胞,抑制神经元丧失,有效缓解了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诊疗还需更加精准

  未来,帕金森病诊疗还面临哪些挑战?

  专家指出,目前尚缺乏对帕金森病早期精准诊断的有效手段。而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保护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延缓病情进展。据报道,研究显示,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帕金森病患者从起病至确诊所需时程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在此过程中误诊率达23.53%。

  此外,虽然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难题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薛雪表示,对于脑部疾病的治疗,血脑屏障是一道绕不过的“坎”。血脑屏障的存在,阻止了绝大部分小分子和大分子的转移,目前已有药物的血脑屏障穿过率不足5%,严重限制了神经中枢系统疾病的治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从增加血脑屏障的通过率入手,另一方面需要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使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脑细胞。

  在增加血脑屏障通过率和提高特异性这两方面,纳米材料都具有广阔前景。在薛雪团队的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在聚乙二醇链上连接一些可以靶向脑部的分子伴侣或者配体,同时通过调节纳米材料的大小和表面修饰来增加血脑屏障的通过率。

  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未来在脑部植入一个神经芯片,协同对抗令人困扰的震颤发作,或许是一种可行的选择。2023年初,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将低功耗芯片设计、机器学习算法和柔性植入式电极相结合,制作出一种神经芯片,可识别和抑制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症状。(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笼罩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本轮沙尘暴影响4亿余人

      “沙子里掺了点空气”“这场景感觉像穿越了”……  昨天一大早,“沙尘暴”“吃土”双双冲上热搜——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受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影响,3月以来的第五轮沙尘天气目前正在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甚至少数南方地区。  常年同期的沙尘过程次数大约是5-6次,而这次是今年以来我国出现的第8次沙尘天气过程。4月9日以来的此...

    时间:04-12
  • 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创新高 突破15000例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中华骨髓库获悉,截至11日,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其中向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患者捐献372例。  据悉,目前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数据超327万人份,男女比例约为55:45,其中,18至35岁的志愿捐献者约占45%。患者在中华骨髓库检索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初配相合率逐年提高。中华骨髓库最早可以...

    时间:04-12
  •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  ——三项独立研究显示与Ⅱ型腺相关病毒有关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梦然  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顾名思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未明且在研究中。  现在3项独立研究指出,2022年以来的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病例增加,与Ⅱ型腺相关病毒(AAV2)这种常见的儿童病毒有关。  但遗憾的是...

    时间:04-12
  • 半夜刷视频助眠,靠谱吗?

      你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吗?半夜听雨,夜景中雨声潺潺,还有沉浸式化妆、吃螺蛳粉、洗头、讲情境故事,助眠主播们方法五花八门,话不多说,轻声细语,这真能帮助大家破解睡眠问题吗?也有人疑惑,让我们少刷手机,现在却要半夜刷视频助眠?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听雨声放下焦虑?有人称管用有人嫌烦  “戴上耳机...

    时间:04-12
  • 八达岭夜长城 五一起每晚开放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八达岭文旅集团获悉,今年“五一”假期起,八达岭夜长城将常态化开放,从以前的每周五、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开放,调整为每天晚上开放。届时,游客们每天晚上都能登长城当好汉,领略“璀璨巨龙”的魅力。  五一假期里,依托“长城内外·i游延庆”全域旅游平台,八达岭文旅集团将整合各经营业态,推出八...

    时间:04-12
  • 专家:帕金森不止手抖 关注“看不见”的症状

      中新网广州4月11日电 (蔡敏婕 张蓝溪 靳婷)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专家指出,帕金森病除了手抖、肌肉强直、活动缓慢等“看得见”的症状,还有“看不见”的症状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记忆减退等,不能忽略。广东省人民医院举行帕金森病义诊活动 广东省人民...

    时间:04-11
  •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解锁”癌症光热疗法

      中新网哈尔滨4月11日电 (刘菊蓉)哈尔滨工程大学11日发布消息,该校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盖世丽教授及所在无机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癌症光热疗法疗效提升新策略,为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光热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手段,将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注射入人体内部,利用靶...

    时间:04-11
  • 手抖就是帕金森么?帕金森日,我们来聊聊……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大健康杀手”。  4月11日,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老年病”。帕金森病专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科普宣教活动组委会供图  在中国,约有350万帕金森病患者。  提起帕金森...

    时间:04-11
  • 警惕帕金森病年轻化趋势 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新华社长沙4月11日电(记者帅才)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医生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增多,同时这种疾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什么是帕金森病?如何更好地治疗帕金森病?记者采访了相关医生。  “帕金森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临床上接诊...

    时间:04-11
  • 大风沙尘天气 北京疾控提醒健康防护五注意

      人民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孙红丽)10日20时,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和沙尘暴黄色预警。对此,北京疾控今日发布提醒,大风沙尘天气,注意保护呼吸系统、保护眼睛、清洁卫生、交通安全和调整饮食结构。  注意保护呼吸系统  大风、沙尘天气时,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不宜开窗通风,可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减少室外活...

    时间:04-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