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学生作业玩“梗”让老师无奈 “雅言”岂不更美?

2023-03-23 10:01:29

来源:燕赵晚报

  《关注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孩子们》系列二

  “雅言”岂不比“网络流行梗”更美?

  超过95%的家长不支持孩子说“烂梗” 呼吁平台不要让“低俗梗”过审

  昨日本报刊登了《孩子玩的“流行梗”家长越来越听不懂》,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共鸣。“各种‘网络流行梗’真的很流行,尤其是那些‘烂梗’正在未成年人的社交词汇中流行着,从中学到小学甚至幼儿园, 孩子们的世界真是越来越让我们这些家长看不懂了。”一位市民如此感叹道。 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发现超过95%的人不支持孩子说“烂梗”,他们认为这些“烂梗”会对孩子的语言表达、价值观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本报首席记者 李惺 记者 赵晓华 实习生 李晨男

  学生作业玩“梗” 老师看了很无奈

  “如今网络不断发展,中小学生们通过网络了解时事热点,去围观各种热搜,其中自然包括‘网络流行梗’。而且平时上学,孩子们都是群体活动,所以只要网络上出现一个‘热梗’,马上会在班里或者学校里流行起来。”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黄女士说了自己的看法。

  黄女士说,自己发现孩子们熟悉了“网络流行梗”后,时间一长就会渗透到学习中去。虽说将“热梗”融入到生活能给人风趣幽默的感觉,但如果学生在作业上也频繁使用,老师们真的会感到很无奈。

  “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年纪小,但接受网络热点却十分迅速,对网络流行语的掌握也是驾轻就熟。”黄女士说,有一次检查作业时发现,一个学生用键字组词时写的是:一键三连(求关注)。起初自己没有反应过来,想了半天才明白这是网络视频主播们常说的话。

  在黄女士看来,孩子们在课下“玩梗”,说一些“网络流行梗”,其实是可以活跃气氛,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但如果将“烂梗”常挂在嘴边,那对于老师而言,就觉得很无奈了。此外,自己也不太提倡“网络流行梗”渗入孩子们的学业中。

  “其实我也明白孩子们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单纯觉得好玩儿。可要是真放任不管,孩子们分不清‘流行梗’的健康与否,长期下去的确是个问题。”黄女士说,作为老师,自己时常会给学生们传输一些正确思想,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美的。

  语言无法正常交流 引发祖孙之争

  在对多位市民进行调查时,记者发现超95%的家长不支持孩子说“烂梗”,其中一半的父母还会直接制止孩子说“烂梗”的行为,另外一半父母则会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烂梗”。

  “‘烂梗’容易使粗俗文化泛滥,害怕孩子们长期接触,不知不觉中会影响他们的精神世界。”一位市民说,中小学生处于语言学习期,不知“烂梗”会不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

  在采访中,周女士讲了一个自己和小孙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我的小孙子今年上5年级,前段时间学校进行测验,回家后我问他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他来了一句:完了,考砸了,芭比Q了。”周女士说,自己听了小孙子的回答真是一头雾水,连忙继续询问这几句话什么意思?

  没想到,孩子有些不耐烦地来了一句:“你真是太OUT了,这都听不懂。”周女士说,自己听了小孙子的话,有些生气。就这样由于无法正常交流,最终引发了祖孙之间的争论。虽然过后,小孙子给自己道了歉,告诉自己,“芭比Q””OUT“都是“网络流行梗”,可周女士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她说,自己的这种不舒服不是因为生孩子的气,而是觉得不少“网络流行梗”都让孩子不会好好说话了,如果再碰上那些“烂梗”更是麻烦。

  “周末家庭聚会时,和小学四年级的表弟聊天,他突然蹦出来几句‘网络流行梗’,而且其中还不乏‘烂梗’。当时我有些震惊,因为在表弟嘴里,‘你个老六’之类算是很普通了,他还说了不少让我惊讶的‘烂梗’。”24岁的小田说,听表弟这么说感觉很突兀,因为这不应该是10岁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个硬穿大人西装的小孩。有那么一瞬间,小田感觉自己应该是老了,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小田说,表弟经常在课余时间刷手机看一些短视频,而网络上的短视频良莠不齐,10岁的表弟又没有什么甄别能力,就这样所有内容都吸收了。“我曾问他知不知道那些‘梗’的意思,表弟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就是觉得好玩。”说到这里小田叹了口气说,自己想尝试着和小表弟聊聊,起码让他能分别“好梗”和“烂梗”。

  孩子们易受短视频和身边人影响

  为什么孩子们特别钟爱“网络流行梗”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昕雨说:“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于‘网络流行梗’的钟爱,首先是孩子追求新奇的天性,所以可能会在网络短视频中学说一些流行梗,想要引起身边人的关注;其次,孩子们或许有从众心理,如果身边人都说,他们往往选择跟着一起说。”

  “‘网络流行梗’的问题存在已久。现在的中小学生身处短视频流行的网络环境,并且处在心智发展的高峰期,学习能力、好奇心、猎奇心等都很强,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李昕雨说,“网络流行烂梗”一方面是一种标签化、情绪式的宣泄,不利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另一方面,孩子们常用这种表达方式,也容易引起和带动更多的同学去模仿,从而形成“讲烂梗”的不良氛围。

  李昕雨建议,针对孩子常说网络“流行梗”,作为家长需要做正确的引导。因为“恶俗烂梗”可能会对听者造成困扰,甚至造成彼此之间的误解,从而产生冲突。“孩子在玩‘梗’时,需避免低俗烂‘梗’,以免对他人造成伤害。”李昕雨说,从这点出发,家长应以身作则规范用语,避免出现恶俗语言。如今,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对青少年影响比较大,孩子容易模仿。为此,呼吁平台加强审核,不能让低俗的“梗”过审。

  “雅言”应该比“网络流行梗”更美

  那么遇到孩子说“网络流行烂梗”,作为家长该怎么做呢?

  李昕雨说,“网络流行梗”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家长善于引导,孩子一定能够准确地把握网络用语,学会好好说话。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孩子使用了负面的网络用语,必须及时指出。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粗暴的,去阻止孩子说这个词语,这样反而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应该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个词不好,说出来会让人听得不舒服,这样孩子应该就明白了。其次,家长们也要“与时俱进”,想要搞清楚孩子的想法,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家长们可以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时下在孩子们之间流行的事物,这样在和孩子交流时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亲切、有趣,孩子也就愿意对家长敞开心扉。

  李昕雨表示,作为家长首先需要在家中规范自己的用语,避免在生活用语中出现“网络流行烂梗”。 家长在重自身语言文明的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并且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书、游戏、运动等。“中小学生应加强经典阅读,学习和训练优美的书面表达方式,培养‘雅言’的语感。让他们知道,烦恼时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来表达,要比‘我emo’了更美。”李昕雨说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家长被老师踢出群聊”暴露了什么问题

      家长群又闹出了事端。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河南焦作沁阳市一名小学生的父亲发视频称,因为在班级群内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被老师踢出群聊,还被老师打电话“教育”。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已介入调查。  社交媒体时代,以微信群、QQ群为主体的家长群成了家校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实现...

    时间:03-22
  • 让优质午休成为中小学生标配

    原标题:【光明时评】让优质午休成为中小学生标配今年全国两会上,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不约而同提出建议,希望在全国中小学推行“趴睡”变“躺睡”,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实现优质午休。两位代表的“躺睡”建议,得到了一众家长和网友的赞同和热议。一直以来,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和睡眠质量备受重视。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

    时间:03-21
  • 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被踢群 “家校群”怎能如此沟通

      老师傲慢如斯,不懂尊重学生家长,甚至一言不合就踢人,这样的沟通空间过于逼仄,也是不正常的家校关系  家长在班级群里除了千篇一律地回复“收到”,还能说别的话,或是提出质疑吗?这位家长用经历告诉我们:不能。据报道,河南沁阳市一名学生的父亲日前发视频称,因为在班级群内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

    时间:03-21
  • 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被踢群 “家校群”怎能如此沟通

      老师傲慢如斯,不懂尊重学生家长,甚至一言不合就踢人,这样的沟通空间过于逼仄,也是不正常的家校关系  家长在班级群里除了千篇一律地回复“收到”,还能说别的话,或是提出质疑吗?这位家长用经历告诉我们:不能。据报道,河南沁阳市一名学生的父亲日前发视频称,因为在班级群内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

    时间:03-21
  • 山东即墨举办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

    原标题:山东即墨举办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  3月19日,青岛市即墨区的学生在参加“无人机小飞手”项目比赛。  当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即发杯”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即墨区创智新区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区中小学的600余名学生参加机器人冰雪运动会、无人机小飞手、铁甲钢拳、智能车应急救援等20余个项目的角逐。  ...

    时间:03-20
  • 《失孤》原型之子结婚 多名寻亲家长送祝福

      《失孤》原型之子结婚 多名寻亲家长送祝福  郭刚堂说:“这一刻等了20多年”  3月1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电影《失孤》原型人物郭刚堂处了解到,他曾经被拐走24年的儿子郭振于当日举办了结婚典礼。郭刚堂说,“这一刻我等了20多年,如今终于实现了。”  据本报此前报道,1997年9月21日,山东聊城郭刚堂(...

    时间:03-20
  • 上海: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资源不断增量扩容 缓解家长育儿焦虑

      中新网上海3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教委方面19日披露,为满足民众对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的需求,上海市委、市政府连续实施“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和“新增普惠性托育点”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资源不断增量扩容。  上海率先出台规范托育服务的相关文件,构建托育服务体系。据...

    时间:03-19
  • 南宁六百多位家长中考前给考生写家书 以传统方式鼓励备考

      中新网南宁3月18日电(蒋雪林 孙乐乐)“这是妈妈写给我的第一封信,看完信,我想起一句歌词‘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字里行间都是妈妈给我的鼓励和安慰,让我十分感动,想起妈妈的白发和忙碌的身影,那一刻我只想快点见到妈妈,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广西南宁市碧翠园学校九年级6班学生卢思宇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间:03-18
  • 春季生长黄金期,家长如何选对方法?

      阅读提示  人均身高持续增长,身高与职场竞争力、择偶标准,乃至个人魅力指数等挂钩的错误观点也在肆意增长,一些家长产生了“身高焦虑”。医生提醒,孩子身高有客观规律,家长应避免通过注射生长激素等方式“拔苗助长”。  春季,被不少家长视作“拔高干预黄金期”,有的家长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睡...

    时间:03-18
  • 体育中考为何要采取合格考?北京市教委回应家长关切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杜燕)2023年北京体育中考现场考试调整为合格考,原则上在5月份正常进行。各区各校将按照“一校一策”制定考试方案,确保安全稳妥,顺利实施。这次合格考和前两次的合格考有什么不同?在乙类乙管情况下,为什么不正常考,还要采取合格考的形式?……针对这些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北京...

    时间:03-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