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持续上升 怎么办?

2023-03-14 06:29:28

来源:法治日报

  学校家庭社会应联动施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持续上升】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小学生抑郁、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频发,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普及与深化,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单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黑龙江省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张忠凯说。

  无论是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普及,还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识别和诊治,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技术和场所。但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专业化服务供给存在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无法很好地应对这方面的挑战。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民进中央提交《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社协同管理体系》的集体提案,建议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管理的指导和支持,优化中小学生精神卫生资源统筹和诊疗机制。

  社会资源不足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民进中央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和诊疗体系缺乏协同。以教育、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和转诊不及时、不顺畅。

  学校的心理健康管理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上岗及日常教学工作培训中缺少学生心理健康识别管理课程;适合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指南、手册)缺乏,培训资源不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与心理相关的课程标准极少,辅导资料稀缺。

  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社会资源不足。公立医院精神卫生资源缺口大、投入少,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资源缺乏。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能力资质不足、不实,收费混乱。对危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新业态监管不到位。

  李孝轩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青少年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精神卫生资源严重投入不足,县医院没有足够的精神科床位或专业医师,处置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口下违规组织认证考试、滥用心理量表等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滥用精神类药物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普遍存在心理教师数量少、兼职多、咨询设施缺失、课时挤占等问题,一些农村中小学至今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化、迎检化、边缘化,咨询、筛查、跟踪、诊治等环节相互脱节。”李孝轩说。

  学校监测干预

  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每个学校都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监测方案和干预预案,确保心理问题识别水平和教育干预质量,形成普通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快速干预处置联动机制,并把其作为学校常规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心理学培训,将学生心理问题发现和识别能力作为班主任上岗培训重要内容。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家长沟通机制,通过日常联系帮助家长建立家庭心理教育意识,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苗头时应及时进行家校沟通。在学生心理问题超出学校及家庭能力范围时,通过转介机制尽快转至专业心理健康机构进行诊疗、帮助康复。

  “建立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构建协同体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张忠凯提出,建立协调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张忠凯建议,教育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社会面各宣传单位对心理健康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普及,共同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去影响教育子女。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动构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协调联动工作体系。

  加强前瞻研究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同时,一些新兴业态诱发新隐患,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李孝轩直言,某些剧本杀企业经营项目中掺杂异世界、恐怖、血腥暴力、人格分裂、灵魂附体等不健康元素,导致部分青少年产生严重心理障碍,甚至诱发犯罪,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对此,民进中央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提出“两手抓”的建议——既要加大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也要对涉及未成年人的产品和活动进行严格监管。

  民进中央提出,优化中小学生精神卫生资源统筹和诊疗机制。加大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投入和建设,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卫生健康部门联合研究建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学校到专业心理健康机构的转诊以及治疗恢复等一系列标准程序,指导相关工作。加强心理门诊建设,县级医院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加大青少年精神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力度,增加精神科医生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培训力度。考虑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同时,加强对社会新业态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前瞻性研究,涉及未成年人的产品和活动应严格监管,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进行是否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前置审查。严厉打击心理咨询机构虚假宣传、欺骗营销、滥用量表和精神类药物、高收费乱象,坚决取缔不合格机构。

  李孝轩建议,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评估机制,督导学校加快补齐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心理高危学生筛查机制,及时给予干预。落实“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切实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边缘化、迎检化问题,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同时,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重,深入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强化学生生命观。此外,还应加大中小学社会实践课时比重,在与大自然融入互动中,引导学生调适自我,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李孝轩提出,将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公共产品纳入立法、修法监管范围,建立前置审查、限制性分级机制,及时跟踪监测,支持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娱乐产品。此外,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网络平台,加快修订诊断标准(ICD和DSM诊断系统),强化心理咨询领域综合治理。还要加大对滥用心理量表、滥用精神类药物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体系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王题题)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12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关系祖国未来、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也是一项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万千家庭和睦幸福的民心工程。建议更加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03-12
  •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

    原标题: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屡上热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达31.3%、17.9%;其中四年级学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2.8%,较2020年上升0.9个百分点,增幅近50%。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共识,但整个社会层面仍存在心理...

    时间:03-12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高新波: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钟旖)“作为一名校长,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他将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交“关于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提案,“毕竟先有‘健康’,才能谈学习知识...

    时间:03-03
  • 上海杨浦: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政府实事项目

    原标题:上海杨浦: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政府实事项目  2月24日,上海市杨浦区启动“一缕阳光”杨浦区青少年心灵陪伴计划,并设立“上海12355·青春杨浦共享空间”,杨浦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联盟也同时成立。  活动现场还聘请了首批“一缕阳光”青少年心灵陪伴专家,后续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服务。“一缕阳光...

    时间:03-02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曾旭晴:呼吁家校社协同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新网泉州2月25日电 (记者 孙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校社协同推进。”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泉州市晋光小学书记、校长曾旭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她关注的一个热点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经历漫长的线上教学和寒假之后,如何帮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

    时间:02-25
  • 2022北京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公布 逾万名学生参评项目

    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李依环、郝孟佳)优化早高峰时段北三县地区进京交通方式,推广具有抗癌作用的栗树蘑、蒲公英等药食同源植物人工种植,在西北三环交会处增加道路隔声屏……日前,第十四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评选结果公布,10个项目获得202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记者从15日举行的...

    时间:02-17
  • 北京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公布 十余年收参评报告3万多份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杜燕)第十四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评选结果公布,14名学生获202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11名学生获科学建议奖提名奖。获奖项目和提名奖项涉及智慧北京建设、交通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文化建设等方面,体现出中小学...

    时间:02-15
  • 开学季各地铁路公安机关进校园 为中小学生上好“安全课”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 (梁西征)记者14日从公安部铁路公安局获悉,随着各地新学期陆续开学,各地铁路公安机关组织民警进学校、到教室,广泛开展铁路安全常识宣传,为广大中小学生安全快乐成长护航。  各地铁路公安机关积极与铁路沿线市县乡镇教育部门联系,联合车站、工务等铁路单位及当地派出所、综治等...

    时间:02-14
  • 北京中小学生2月13日重返校园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中小学生将于2月13日重返校园。北京教育系统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校持续提质增效,深化教育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  今天,202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大会召开。北京今年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穿基础教育各项工作,...

    时间:02-08
  • 中小学生寒假作业减负“打折扣”

      本报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何蕊  开学临近,不少家庭里正在上演“补作业大战”。记者调查发现,阅读、体育、实践等一些主打“自由式”的作业,学生做起来并不轻松,只能家长上手帮忙。有家长说,作业减负被打了折扣。对此,专家表示,学校和老师设计作业不能本末倒置,无形中给学生增加负担。  一个寒假要读十几本书  “一年级的...

    时间:02-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