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2022北京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公布 逾万名学生参评项目

2023-02-17 17:11: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李依环、郝孟佳)优化早高峰时段北三县地区进京交通方式,推广具有抗癌作用的栗树蘑、蒲公英等药食同源植物人工种植,在西北三环交会处增加道路隔声屏……日前,第十四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评选结果公布,10个项目获得202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

记者从15日举行的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上获悉,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申报项目9835项。其中,科学建议2394项,建言献策7441项,逾万名学生参与活动。建议范围涉及智慧北京建设、交通综合治理、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

“建议”源于真实生活情境 中小学生广泛开展调查实证

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亲身采访......“城市小主人”的建议并非“凭空想象”,他们从生活实际中获得建议“灵感”,也为提出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案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

“我家就在高速路边,是进京方向。我和小伙伴想让汽车跑起来,而不是一到早高峰就堵住。”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学生关注到“北三县早高峰时段进京交通问题”。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早高峰进京呈现车流量大、时间集中,交通不畅等特点,提出了“公交为主,铁路为辅,汽车相补”的十二字解决目标,以及包括增设通勤火车、改进公交运输方式等具体建议。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告诉人民网记者,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社会调查,学校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核心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小红门分校学生刘宣霆关注到北京市生态公园蚊虫大量孳生繁殖,侵扰游人正常的休闲生活,并且容易传播疾病影响公众身体健康,故提出改善公园植物布局、疏阔植物空间,加强水系管理、环境卫生治理,使用空气捕蚊机等具体建议,以减少蚊子的建议。

刘宣霆告诉记者,在建议撰写前,他走访了许多公园,同时认真观察记录公园的各项数据,比如公园的特征、植被种类和水系特点、卫生管理、蚊虫密集区等。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他再次进行具体详细的实地调查,采访公园的管理人员、游客、绿化人员等,还进行了文献调研,同时请专家给予指导,确保建言可行性、科学性和普适性。

“科学建议奖”评选连续举办14届收到参评报告超3万份

据了解,为保证本届活动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活动组委会聘请了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组成评审委员会,承担初评、复评和终评工作

在现场点评环节,评审委员会成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毅表示,学生们的建议都是在真情实景下的社会实践中得到的,尽管由于信息获得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有些地方并不完美,但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帮助提升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同学们对科学研究方法也能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

北京市少年宫主任秦蕾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科学建议奖在选题上增加了中轴线申遗的内容。“本来以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可能参与人数会少,但恰恰相反,这次的申报项目数是上一届的1.5倍,这说明学生们非常愿意投身于科学建议,也立足自己身边的小事、立足社会发展,来贡献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秦蕾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教委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设立“科学建议奖”,号召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科普实践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怀,鼓励他们积极为北京城市发展建言献策。2009年举办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共吸引了4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收到参评报告3万余份,评选出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278项。

素材来源:北京市教委。遇镜霖 制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希望加强中国文化遗产学科建设

    中新社太原2月17日电 (记者 胡健)“现在的文化遗产课程建设难以满足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需求,必要时可成立国家遗产学院,以求为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转化利用提供人才和学术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1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杭侃把目光聚焦...

    时间:02-18
  • 我国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新数据 新看点)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张丹峰  蓝天白云下,山东省青州市高柳中心幼儿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所农村幼儿园,跟城市幼儿园没有两样: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的塑胶活动场、各式各样的玩具。提起家门口的幼儿园,学生家长李树庆非常满意:“在幼儿园,孩子开心,我们也省心。”  李树庆的感受是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跨越...

    时间:02-18
  • 人才事业蓬勃发展 人才强国根深本固

    原标题:人才事业蓬勃发展 人才强国根深本固洁白的云朵在蓝天上飞舞舒展,高大的棕榈树在轻风中摇曳生姿,绚丽的三角梅在路边开得热热闹闹……早春的海南三亚,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2月8日11时43分,两道水柱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跑道冲天而起。机场正在以民航最高接待礼仪“过水门”仪式,为执行长航程运行能力验证试飞任...

    时间:02-18
  • 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指导服务——各部门各高校多举措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原标题: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指导服务——各部门各高校多举措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指导服务——各部门各高校多举措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新华社记者王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

    时间:02-18
  • 深山瑶寨“微小学”的新学期

    原标题:深山瑶寨“微小学”的新学期  2月16日,在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中寨教学点,领到新书的瑶族学生在一起交流。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大山深处的西山镇中寨教学点,是一所目前仅有1名老师和16名学生的“微小学”,全校学生均为瑶族。虽为教学点,但学校开设的文化、体育、劳动、民族文化等课程一样...

    时间:02-18
  • 不靠死记硬背,大脑如何高效学习

    原标题:不靠死记硬背,大脑如何高效学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每天睡觉前,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二年级学生小乐,都会让妈妈检查当天的背诵作业。学校的语文课常常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或名言,这首《夜宿山寺》就是小乐最近的功课。课上要求背诵的内容,小乐都掌握得不错,但妈妈言语中...

    时间:02-18
  • 写好学生成长成才“文章”

    原标题:写好学生成长成才“文章”   “生物老师会利用5分钟时间给我们讲解育种、育苗,数学老师会讲数学故事,英语老师会播放爱国视频,丰富多彩的‘首课’内容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从去年开始,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初一学生李子涵每天的学习时光都是从不一样的“首课”开始的。   去年5月,泰安市教育系统创新推出“‘...

    时间:02-18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

    原标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   【记者手记】    两会即将到来,今年的施大宁依旧带着一年来围绕教育总结的新问题,准备了多个提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将新时代教育三问作为自身不断研究、建设的课题,每一年的施大宁都给出了深刻的答案。   “一个人来造发动机,一个人去搞机械设计,一个人做...

    时间:02-18
  • 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代表委员履职记】    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防科技人才培养、青少年法治教育、托育服务、竞技体育人才体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的每个提案都离不开“教育”二字。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施大宁尤为重视厚植创新文化对...

    时间:02-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