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原文明一脉相承,河南考古这些新发现再证明

2023-03-09 16:4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3月9日电 (杨大勇 阚力)郑州商都遗址金覆面等是中西文明交流体现,安阳八里庄遗址发现的豫北地区裴李岗时期最大遗址,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记者从8日举行的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获悉,该省考古新发现有多项考古证实中原文明。

  3月8日召开的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从多方面展示了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取得了诸多重大收获,尤其是围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考古发现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涉及遗址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再次用考古证明了中原文明一脉相承、没有间断的特征。

  在古都开封,自2018年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州桥遗址开展了持续性的考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州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117处,种类包括河道、水工设施、桥梁等。

  州桥是大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其考古发掘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也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北宋时期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

图为开封州桥东侧汴河南岸石壁上的文字“洪廿八”。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河南省会郑州,在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紫荆山路东侧、东大街南侧、书院街北侧的基建考古中发现一处商代白家庄期贵族墓地,在墓地南侧发现多组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墓地主墓陪葬品形成了中商早期丧葬礼制完备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组合。特别是金覆面、铜覆面、金泡等器物的出土是商代早、中期墓葬考古首次发现,扇贝形覆面不仅为商族源流的探讨提供了极具符号特征的文化线索,也为三星堆黄金面具文化的来源提供了确切依据,同时也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物体现。

  在天鹅之城三门峡,2022陕州城墓地共发掘墓葬570座,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汉、唐、明清等,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春秋战国墓228座。其中,所出铜钮钟1套9件、石编磬1套10件,为三门峡正式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为研究春秋战国过渡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丰富实物材料。(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2个项目入围终评

      中新网2月27日电 27日,据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终评。这22个项目分别是:  1.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2.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3.河北尚义四台遗址  4.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5.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6.山西兴县碧村遗...

    时间:02-27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公布

      今天(27日)上午,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在北京揭晓,22个项目入围终评阶段。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推介活动,在2023年2月初启动,所有候选项目均为全国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个项目参评。推介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投票,推荐产生22个项目进入最后...

    时间:02-27
  •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填补研究空白 刷新历史认知

      “哪些研究空白被填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添了哪些实证……日前,“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

    时间:02-27
  • 中国社科院揭晓2022年六项考古新发现

      承古人之创造 开时代之生面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五千年的文明,创造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进入今天的话题之前,让我们一起先通过一个令人称奇的文物,探寻一个千百年来困扰人类的秘密——现代人的起源。  去年,这块埋在土里,距地表仅有0.62米的“郧县人”3号头骨刚一露面,就...

    时间:02-23
  •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郧县人”等六大遗址项目入选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备受关注的“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月22日揭晓,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等...

    时间:02-22
  •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权威快报|“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2日在京举行。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

    时间:02-22
  • 安徽明中都遗址发掘为宋元至明清宫殿制度演变添新证

      中新社合肥2月15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15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度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要发现。其中,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等考古新发现,进一步补充了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宫殿制度演变过程的资料。图为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后殿连廊区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国家...

    时间:02-15
  • 经济全球化与明清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

      由于气候、地理、政治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数千年来中国一直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夏商以后,位于黄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和华北地区是全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唐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明清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次第展开,中国经济的重心又一次发生移动,即由内陆向沿海的东向转移。明清时期的这次经济重心转...

    时间:02-08
  • 重庆钓鱼城遗址考古新发现一批高规格建筑遗存

      中新网重庆1月15日电(记者 钟旖)记者15日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2年钓鱼城遗址考古发掘清理揭露了一批前所未见的高规格建筑遗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  据介绍,钓鱼城地处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汇处的重庆市合川区,占地2.5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兵临钓...

    时间:01-15
  • 明清两代流行的马面裙,有哪些特点?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 上官云)近年来,“国潮文化”逐渐兴起,汉服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心头好”。从精美的纹饰到到精致的款式,汉服凭借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当下依旧焕发着光彩,也是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何谓“汉服”?汉服有哪些款式?南通大学副教授曹喆表示,周代至汉代的衣裳多是宽衣大袖,右衽与褒...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