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她力量”:以巾帼之姿逐梦天穹繁星

2023-03-08 14:4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3月8日电题: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她力量”:以巾帼之姿逐梦天穹繁星

  作者 王在御

  “这个产品装配流程是怎么设计的?设计和工艺都有很多问题,考虑问题不系统,就只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啊。”航天五院518所宇航产品中心技术负责人王玉凤回忆起当年载人航天方面老专家陈同祥的严厉批评,“当年我刚刚转岗到宇航产品工艺,对有些工作还比较陌生,不过还好有陈老师的严厉指导,我们团队才有今天的成绩,进而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航天领域是男人的主场,是男人的浪漫,但其实位于天津的航天五院518所,有着一支特别的空间站型号任务先锋队,这支先锋队由27人组成,其中女职工17人,称得上是一支航天“巾帼队伍”。

王玉凤参与研制的机柜通过考核验证。 受访者供图

  日前,梦天实验舱燃烧科学实验柜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后续空间科学燃烧实验项目打下良好基础。而该燃烧科学实验柜的排气净化子系统的设计,以及天和核心舱的人系统研究机柜、梦天实验舱的航天基础试验机柜等制造任务均由这支先锋队完成,为中国空间站贡献了“她力量”。

  航天浪漫 女性拥有一半

  “其实我从事载人航天产品实现是由陈老师一点点带出来的,我记得当年有一个产品工艺方案,我们大家一起从下午1点半开始,一直梳理分析到晚上8点多才吃饭,那时候陈老师已经快60岁了,但她对航天事业的热情依然像年轻时一样,全神贯注、废寝忘食。”王玉凤说,“像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她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是我们团队女同胞们学习的榜样。”

  对于航天事业,王玉凤表示,自己小时候仰望深邃的夜空,困惑宇宙的边际,也有一个航天梦,梦想到天上去摘星星、摘月亮,只是没想到长大会是以这样的形式追梦、圆梦。团队所在集体先后参与了中国嫦娥三号、四号转移机构的任务、还承制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多个单机的装配任务,给团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谈起这些任务,王玉凤略有激动,好似天空中闪耀的群星,也蕴含了她们团队的光芒。“每一个大型航天工程的背后都有无数航天人默默无闻地付出,其中女职工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王玉凤表示,航天工程产品具有精确度极高、制作周期短、工艺细节多等特点,和女同胞们在工作上特有的“严、慎、细、实”等优势是相吻合的,这也是广大航天女性在项目上能够顶住压力、攻坚克难的关键所在。

  巾帼芳华 一心攻坚克难

  中国空间站载人航天工程中的每一个项目产品,其精度要求都非常高,因为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会因为发射过程中的剧烈振动而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工作人员,也许一辈子也挣不到几十亿,但却有可能因为一个粗心大意,就令价值几十甚至上百亿的航天工程直接报废。”王玉凤说道。

王玉凤(中)与同事一起进行状态检查工作。 受访者供图

  例如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中的燃烧科学实验柜,这个实验柜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40次以上的在轨燃烧实验,这些实验将为中国微重力燃烧领域取得第一批空间站实验数据,服务于地面和空天燃烧应用装置和材料合成相关理论发展

  而对于空间站内的航天员而言,这些实验却具有很高风险。由于有些燃烧实验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若不能安全过滤这些实验气体并及时将废气排出舱外,既会影响实验数据结果,也可能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先锋队中负责设计该实验柜排气净化子系统的王琨表示,“一开始我们寻找国外相关文献,但发现这些文献都是十多年前的设计方案,漏率比较高,不能满足我们现阶段的需求。于是我们破除万难,自主研发设计了新型磁驱循环泵,实现了单机漏率优于德国KNF隔膜泵两个数量级的技术突破,可以自豪地说,这项技术我们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人系统研究机柜也是我们团队制造的,这个机柜就像太空中的航天员体检中心,它的精度直接关系着航天员的健康检测。面对极高的装调精度,我们实现了机柜接口自由更替,14组载荷安装接口装配精度均在0.1毫米内,和一根头发丝粗细相当。”作为该项目工艺负责人的王玉凤表示,面对复杂的试验要求,团队完成了36道工序全流程研制、调试,保证了中国首个空间站航天员生命健康系统在轨稳定运行。

  事业家庭 既顾“大”也顾“小”

  王玉凤和爱人都在518所工作,是单位里的模范夫妻,但忙碌的工作让他们很少能同时陪伴两个孩子。“记得有一年春节,我跟爱人吵着说今天谁去加班,以往这种情况都是我回家陪孩子。”王玉凤回忆说,“由于这次我负责的型号任务是发射型号,任务优先级更高,就让他回家陪孩子了。”

图为航天五院518所空间站型号任务先锋队女职员合影留念。 受访者供图

  “如果自己一定要做,就要负责任。”这是王玉凤写给孩子们的家训,而她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她表示,对于从事航天事业的工作者而言,加班本就是家常便饭,因为这种工作属于科研性质,研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问题,而问题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每到这个时候研发团队就要加班加点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是每个航天人的责任与使命。

  而从事航天事业的广大女同胞们则牺牲得更多,她们既要顶住巨大的工作压力,还要兼顾家庭。“2018年的时候,我刚生完二胎,当时我们型号的一位设计师也刚生完孩子,任务是完成某型号新研制的一个‘柔性结构’产品,任务时间很紧迫,我们只能边带孩子边赶进度,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从事航天事业女同胞们最辛苦的时候。航天是一个风险极高、系统庞大的工程,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会对航天产品质量拥有痛彻心扉的感悟。”王玉凤回忆说。

  所有的成功都是源于一次次的努力与对未知的探索,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的“追梦人”不断勇攀高峰。但对于“嫁”给航天事业的女同胞们而言,兼顾家庭有时也需要互相支持。王玉凤说:“有一次女儿过生日,但是我和爱人因工作没办法陪她,于是我们所里的女同事们带着她们的孩子一起为我女儿庆祝生日,这件事令我深深感受到女同事们的‘她力量’。”

  爱家报国航天梦,巾帼建功问天穹。多年来,王玉凤和她的先锋队一直坚守在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线,为中国空间站不断“添砖加瓦”。王玉凤说:“能够参与中国空间站建造这项伟大工程,我们感到非常幸运,也希望同样拥有航天梦的女同胞们一起投身到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咱们的‘她力量’,撑起中国航天‘半边天’。”(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她力量”:以巾帼之姿逐梦天穹繁星

      中新网天津3月8日电题: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她力量”:以巾帼之姿逐梦天穹繁星  作者 王在御  “这个产品装配流程是怎么设计的?设计和工艺都有很多问题,考虑问题不系统,就只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啊。”航天五院518所宇航产品中心技术负责人王玉凤回忆起当年载人航天方面老专家陈同祥的严厉批评...

    时间:03-08
  • 三维成像!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测试成功

      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测试成功  去年11月12日,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搭乘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运抵中国空间站,成为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 近日,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完成在轨验证,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通过该显微镜成功获得皮肤三维图像。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双光子显微...

    时间:03-07
  • 三维成像!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测试成功

      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测试成功  去年11月12日,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搭乘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运抵中国空间站,成为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 近日,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完成在轨验证,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通过该显微镜成功获得皮肤三维图像。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双光子显微...

    时间:03-07
  • 中国空间站成功实施首次点火实验

      记者3月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梦天实验舱燃烧科学实验柜日前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后续空间科学燃烧实验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燃烧柜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

    时间:03-02
  • 中国空间站梦天舱在轨测试顺利 成功实施首次点火实验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3月2日发布消息说,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空间应用任务在轨测试顺利,燃烧实验柜已成功实施首次点火实验。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自2022年10月底发射入轨以来,梦天舱各科学实验柜陆续完成供电检查、基本功能自检,并进行功能指标测...

    时间:03-02
  • 我国自主研制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首获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魏梦佳)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近日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记者27日从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团队获悉,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为未来开展航天...

    时间:02-27
  • 拥有N+1种变形的中国空间站长什么样?

    原标题:太空“机甲”!拥有N+1种变形的中国空间站长什么样?中国载人航天而立之年全面建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有哪些巧妙的设计?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又会变成什么样?一起去探索!用不同的方式“打开”中国空间站三十年在浩瀚星空与蓝色地球之间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天上宫阙”中国空间站在经历了12种不同构型之后...

    时间:02-27
  • 拥有N+1种变形的中国空间站长什么样?

    原标题:太空“机甲”!拥有N+1种变形的中国空间站长什么样?中国载人航天而立之年全面建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有哪些巧妙的设计?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又会变成什么样?一起去探索!用不同的方式“打开”中国空间站三十年在浩瀚星空与蓝色地球之间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天上宫阙”中国空间站在经历了12种不同构型之后...

    时间:02-27
  • 东西问·速读丨航天专家:中国空间站是一张“国家名片”,更是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马帅莎)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专访时表示,中国空间站是一张“国家名片”,更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未来国外宇航员有很大概率乘坐神舟飞船到访中国空间站,航天应成为人类共同进步的领域。  2022年,中国空...

    时间:02-25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中国空间站如何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中国空间站如何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幕。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年,就在这一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建设完成的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