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国自主研制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首获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

2023-02-27 17:47: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魏梦佳)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近日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记者27日从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团队获悉,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基于双光子吸收及荧光激发的一种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强三维层析能力、大成像深度等特点。由于传统的双光子显微镜整机系统庞大,不能满足在轨实验仪器设备对可靠性、体积、重量、抗冲击和振动性能等的苛刻要求,此前国际上还未能实现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在空间站在轨运行与应用。

  2017年,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带领团队成功研制探头仅重2.2克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为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的开发奠定基础。2019年,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大力支持下,由北大程和平、王爱民团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英贤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丽爽团队联合相关企业及院所组建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团队,由程和平担任总负责人。项目组攻克多项显微镜小型化技术难题,于去年9月研制成功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

  项目团队成员、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王俊杰博士介绍,去年11月12日,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搭乘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运抵中国空间站,成为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近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双光子显微镜的安装、调试和首次成像测试,成功获取了在轨状态下航天员脸部和前臂皮肤的在体双光子显微图像。

  据悉,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能以亚微米级分辨率清晰呈现出航天员皮肤结构及细胞的三维分布,具备对皮肤表层进行结构、组分等无创显微成像的能力。成像结果显示,皮肤的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基底细胞层、真皮浅层等三维结构清晰可辨。

  “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是体现我国高端精密光学仪器制造水平的重要成果。”程和平介绍,此次在轨验证实验实现了多项第一,例如世界上首次实现双光子显微镜在轨正常运行;国内首次实现飞秒激光器在轨正常运行;国际上首次在轨观测航天员细胞结构和代谢成分信息。“这些不仅为从细胞分子水平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和方法,也为未来利用中国空间站平台开展脑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新华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走进北京天文馆:仰望浩瀚星空 探索宇宙奥秘

      走进北京天文馆  仰望浩瀚星空 探索宇宙奥秘(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本报记者 邹雅婷   你知道“宇宙灯塔”是什么吗?太阳的一生有多长?“中国天眼”(FAST)是如何观测宇宙的?走进北京天文馆,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北京天文馆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第一...

    时间:02-28
  •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中国救援力量赴土耳其救灾纪实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中国救援力量赴土耳其救灾纪实——  不远万里打开生命通道  本报记者 杨俊峰   地面突然像海浪一样波动起伏,房屋在剧烈摇晃中倒塌,大地的裂缝像城市的伤口,延伸向远方……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时间:02-28
  • 两岸交流恰如青山遮不住

      两岸交流恰如青山遮不住(日月谈)   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眼下正在北京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团员们走进社区、打卡名胜、畅谈感受,对大陆方面的热情接待留下深刻印象。冬去春来,两岸同胞已经明显感觉到彼此交流的热络气氛。上海市台办有关人员近日赴台参访,岛内各界...

    时间:02-28
  • 多地婚俗改革试点实验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多地婚俗改革试点实验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高价彩礼等陋习得到有效遏制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

    时间:02-28
  • 专家建议:建立新职业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

      外卖快递小哥大多三四十岁且大部分无法参加城镇职工保险 专家建议  建立新职业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  调查动机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突破发展,以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和线上线下协同为特征的新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新业态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成为...

    时间:02-28
  • 中国科学家成功创制“光晶体管”

      为研究纳米尺度的光操控提供新平台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光晶体管”  ◎本报记者 陆成宽  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如何在纳米尺度对光进行精准操控是其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  利用极化激元是实现纳米尺度光操控的新思路...

    时间:02-28
  • 中国成功培育3个基因编辑小型猪新品系

      我国成功培育3个基因编辑小型猪新品系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马昕怡)记者27日获悉,中农巴马小型猪3个实验用小型猪专门化品系近日被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新资源,收录于国家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信息平台,为首次通过鉴定的基因编辑猪疾病模型新品系。...

    时间:02-28
  • 政府主导、多方合力 破解罕见病诊疗难题

      政府主导、多方合力 破解罕见病诊疗难题  诊疗难、用药保障难,依然是横亘在患者群体面前的两座大山   瓷娃娃(成骨不全)、黏宝宝(黏多糖贮积症)、月亮天使(白化病)……这些美丽的名称背后,是一种种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特殊群体——罕见病患者。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

    时间:02-28
  • 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决不能荒腔走板、变味走调。  合奏,是指许多乐器分别按不同声部演奏同一首乐曲。相比独奏,合奏标准更高、难度更大,奏响的音乐作品也更加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强调在党...

    时间:02-28
  • 56.45元揪出“粮耗子”

      “把算盘打得叮当响,不承想却失去更多……”近日,四川省剑阁县兴粮公司已退休的出纳伏某红在法庭上泣不成声。据了解,因犯贪污罪,伏某红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之前,剑阁县纪委监委梳理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时,发现县兴粮公司已退休出纳伏某红在2021年1月至7月期...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