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婚假怎样调整才能让职场人愉快结婚?

2023-03-06 06:22:32

来源:工人日报

  各地婚假短则3天、长则30天,网友表示“短了不够休”“长了不敢休”——

  婚假怎样调整才能让职场人愉快结婚?

  本报记者 高子立

  “看到在其他省工作的小伙伴有30天婚假真是羡慕。”山东省淄博市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员工张倩告诉记者,自己的婚假只有3天,“时间勉强够办婚礼仪式,蜜月什么的都没法享受。”

  近日,江苏南京、天津、安徽、江西等地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南京、天津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分别可以享受婚假15天和10天,安徽、江西则明确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3天婚假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婚假10天和15天,引起不少网友的羡慕。

  结婚是人生大事,三孩背景下,国家和地方也在不断出台鼓励婚育的政策。但目前,记者了解到,各地婚假规定不一,短则3天,很多人反映“根本不够”;长则30天,也有人表示“不敢休”或“不能休”。那么,婚假怎样调整,才能让年轻人真正享受到假期“福利”,愉快结婚?

  3天婚假捉襟见肘

  “对接婚庆公司、车队、酒店,招待来往的亲戚朋友……”张倩对记者说,3天时间太紧张了,即便有亲友帮衬,仍感觉分身乏术。

  张倩回忆道,他们第1天早上6点就开始忙活,除了要对接婚礼仪式、服装造型的细节等,还要布置婚房、安排车辆接亲,招待亲友,忙到半夜。婚礼当天凌晨3点就起床准备,6点准时“过门”,婚礼仪式结束后还要张罗着送宾客、答谢亲友。第3天与摄像团队沟通婚礼视频细节,给酒店、婚庆公司、车队结账……婚礼就在这样紧锣密鼓的安排中完成。

  “3天时间办一场酒席都显得捉襟见肘,更别提出去旅游度蜜月了。”张倩无奈地说。

  3天的婚假规定从何而来?

  北京拙朴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谢燕平介绍说,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删掉了有关鼓励晚婚晚育的规定,此后,国家法定婚假为3天。

  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来,多地对婚假规定进行了调整,其中部分省份有所延长,但也有一些省份由于取消了“晚婚假”导致婚假总天数大幅缩减。目前,山东、四川、广东、浙江、广西、湖南等地的婚假仍为3天。

  “结婚毕竟是人生大事,谁都不想留下遗憾,3天婚假实在太短了。”一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这样发帖,引发不少网友跟帖,“路上就要两天”“实在不够就拼假吧”“还是不要结婚了”……

  相比之下,北京市海淀区一机关单位职工聂明远的结婚之旅就要顺利得多。“北京的婚假规定是10天,加上周末我们一共休了14天。”聂明远说,除去筹办婚礼的时间,余下的假期他们安排了蜜月旅行,还有时间陪陪家人,比较充足。

  有婚假,有些人却不敢休

  从各地已公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来看,甘肃、山西两省婚假时间最长,为30天;黑龙江、河南、陕西、宁夏等地则规定,若主动参加婚检,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婚假时长,例如,黑龙江规定为15天婚假附加10天婚前医学检查假,河南则为21天婚假附加7天婚前医学检查假。

  “30天的婚假,想都不敢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年轻人较多的行业,很多劳动者都望“假”兴叹。

  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职工孙磊告诉记者,准备结婚时他还特地查了北京市婚假标准和公司规定,得知有10天婚假很高兴。但有同事说,公司休婚假是要排队的,而且“很少有人真正休满”。

  思来想去,孙磊向公司请了5天婚假,“加上周末,7天刚好够用,也不会耽误太多工作。”虽然心里有落差,但一想到自己的事业才刚起步,还要在公司发展,还是坦然接受了,“结婚后肩上的担子就重了。”孙磊感叹道。

  像孙磊这样有假不敢休的情况并非个例,记者从多个社交平台上查询发现,不少网友都表示“为了多请两天假影响前程得不偿失”。

  此外,记者还发现,各地制定的婚假政策尚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我们公司就给7天婚假。”就职于河南郑州某外包服务公司的冯毅在得知河南有28天婚假时,很是诧异,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婚假规定,但身边朋友有的只休了3天,有的休了15天。“还是得看公司规定吧。”冯毅笑着说。

  “从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案件及咨询情况看,很多民营企业的婚假执行并不好,不给假或只给3天假的企业很多,还有给假不给薪的情况。”谢燕平说,这些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要求监督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制度设计要做好平衡

  短了不够休,长了不敢休或不能休,婚假如何调整才能让年轻人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介绍说,婚假的设置一般要综合考虑本地区人口结构、婚育状况、福利假体系、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目前来说,婚假很难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设置一些评价机制来判断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王天玉举例说,可以通过婚姻登记、生育率等指标的变化来评判制度的实施效果。

  “婚假制度应系统设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执行院长肖竹表示,科学的婚假规则应包括假期享受的前提、程序、待遇支付方式、劳动者未依法享受时用人单位的责任等。她认为,当前各地的立法虽然延长了婚假,但规定由企业支付假期工资,这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抵触执行,劳动者有假不敢休。“在休假天数、是否带薪等问题上,要平衡好劳动者休假需要与企业负担之间的关系。”肖竹说。

  王天玉认为,应该把假期所带来的部分用工成本从劳动关系中剥离出来,转变成社会公共成本,政府可以在税费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政策支持,分担部分假期成本。同时,企业也应看到,本地福利假水平高会提高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所以应落实好婚假制度。

  除了调整婚假的法律法规,肖竹认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会还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约定更多的婚假天数和更好的婚假待遇。

  “劳动监察部门应定期抽查用人单位执行婚假规定的情况,保证制度有效实施,同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改善。”谢燕平说。(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巨野用好“专项债”政策红利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中新网菏泽3月2日电 (沙见龙 肖守祥)“这条河道1972年开挖,运行已经超过50年,原计划今年6月底完工,根据目前工程进展看,主体工程可望提前到4月底完成。”在山东菏泽巨野县洙水河中段引调水工程现场,上中下游河道疏挖、建筑物改建工作正在紧张施工。在现场调度工程进度的巨野县水利工程服务中心技术负责人魏衍杰介绍说。  洙...

    时间:03-02
  • 【奋进的春天】瓣瓣同心京津冀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瓣瓣同心京津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九年来,三地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由本台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系列报道《瓣瓣同...

    时间:03-01
  • 青海果洛15.49万名牧民享受生态政策红利达7.78亿元

      中新网西宁2月26日电(祁增蓓)26日,青海省果洛州人民政府州长叶万彬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22年,果洛州第三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和各类管护员工资足额兑现,累计发放资金7.78亿元,全州3.16万户15.49万名牧民继续享受政策红利。资料图为三江源腹地果洛州美景如画。 果洛州委宣传...

    时间:02-26
  • 西藏发布生育新规 涉三孩、陪产假、育儿假、探亲交通费等福利待遇提升

      中新网拉萨2月25日电 (记者 赵朗)日前,西藏自治区印发《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干部职工按规定生育,在子女满3周岁前,夫妻双方每人每年可享受育儿假15天,每年按照子女满周岁计算。  该方案从扎实稳妥实施三孩生育...

    时间:02-25
  • 奋进的春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外企对华投资热度不减

      央视网消息:落地新项目,开设新工厂。新年以来,外资企业对华投资热度不减,不少外企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新增条目数量达到历年新高,为外资企业投资中国进一步拓展空间,一批“含金量”足、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正在加...

    时间:02-22
  • 经济观察:制度型开放提速 中国新红利可期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李晓喻)近年来,中国扩大开放着力点已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此间学者表示,在制度型开放指引下,今后中国料将获得更大开放红利。  在2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等合作举办的“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贸易强国建设”研讨会上,中国商务部原副...

    时间:02-21
  • 业界:RCEP红利为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打开重要窗口

      如何进一步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市场潜力?怎样进一步搭建更有效的交流平台提高外贸企业出海竞争力?在近日举办的RCEP框架下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对接交流会暨2023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推介会上,地方政府和产业界人士就深度融入RCEP、加速拥抱国际经贸合作、推动工程机械产业与RCEP协同发展等话题进行了...

    时间:02-21
  • 促进低龄老年就业 实现“银发红利”

      【热点思考】促进低龄老年就业 实现“银发红利”  沈澈《工人日报》(2023年02月20日 07版)  ●观点  将低龄老年人就业体系定位好、引导好、保障好、建设好,事关老年群体的晚年获得感和“银发红利”的实现,是亟待探索的全新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当...

    时间:02-20
  • 调查|快递包裹上的抽奖二维码能不能扫?福利没领到还被套路

      “有机会领取20元话费,先别拆,扫码抽……”近日,不少市民发现,送来的快递包裹的面单上多出了“福利”二维码,可市民扫码后发现,“福利”没领到,还落入了二次消费的套路。  前两天,市民孙先生网购收到一件快递。他注意到快递面单上,在收件地址信息下方有一个“别拆,扫一扫随机抽取一个保温杯”的标语,右侧...

    时间:02-17
  • 专家:未来几十年中国或都处于人口负增长 但人口红利仍在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阚枫)“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可能都要处于人口负增长状态,只是速度快慢问题。”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已经迎来人口负增长,但是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

    时间:0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