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奋进的春天】瓣瓣同心京津冀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2023-03-01 17:49:17

来源:冀时客户端

  瓣瓣同心京津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九年来,三地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由本台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系列报道《瓣瓣同心京津冀》,今天来看第五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许航:

  这里是在位于天津市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从2月10日开始,河北参保人到京津定点医院和药店看病拿药,不用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拿着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就能直接结算。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患者中,河北省参保患者占到两成,政策实施半个多月以来,已有近200名河北参保患者实现免备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

  河北患者:

  行,可以了,没想到今天就能不用备案了,挺方便,太方便了。

  目前,京、津两地可实现河北患者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达到760家和436家,普通门诊数量分别为3250家和1144家。此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等五个门诊慢特病也被纳入免备案直接结算范围。

  河北省医保局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 李胜群:

  医保报销政策实行与在省内就医同标准、同待遇,不再降低报销比例。

  打通异地就医壁垒,更要让京津优质的医疗资源"流动"。前不久,作为医疗领域"国家队"的北京协和医院,与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合作共建的妇产协和病区正式启用,"不出省就能看北京专家号"不仅成为常态,医疗协作也在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迈进。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教授 任彤:

  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把当地的医生培养好,包括临床、手术 、决策 ,包括以后的科研合作、教学合作,是一个全方位的提升。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拓展协同发展成果,让百姓共享"健康红利"。截至目前,已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户我省;京津冀地区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和政策进一步完善,三省市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685家、互认项目5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313家。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陈思如:

  我现在是在河北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一大早,在这个健身房,已经有不少的老人在这里做着各种体育锻炼。作为首批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的试点单位,目前这个养老中心已经入住了5000多名老人,在这其中有95%以上的老人来自北京。

  京籍老人 滕秀明:

  它的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得非常丰富,文体活动都有,各式各样的班,伙食很丰富,这比在家方便好多了。

  优质的服务和环境让老人舒心,便利的医疗条件让老人安心。与养护中心一墙之隔的燕达医院,定期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

  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 李海燕:

  燕达养护中心设置的老年病综合门诊,对长者的慢性病、常见病提供诊疗服务,还定期为老年宾客进行免费体检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

  未来,随着各项扶持措施不断深化,我省将聚焦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实施协同养老示范带创建行动,以环京14个县(市、区)为重点,深化与北京三甲医院合作,利用生态、温泉等资源和较低生活成本优势,吸引京津老人到河北养老。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杨禹: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已经开通了211项北京天津之间,317项北京河北之间的跨省通办业务。

  去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了"云窗口"。需要在天津武清、宝坻、滨海新区三个区,河北廊坊市、三河、香河等市县办理相关事项的企业、群众,只要用这个云窗口,就能实时视频连线,远程预审材料,不用多跑腿。

  办事人员 于海洋:

  我是准备在武清开一家公司,不知道我这个产权材料合不合规,刚才跟武清的窗口工作人员说明了一下,她告诉我是合规的,这样我就不用再跑回武清了,真是挺方便的 。

  下一步,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还将继续增加"跨省通办"窗口,天津、河北政务服务大厅也将利用"云窗口"远程视频模式,推动三地事项"无差别"办理。

  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副局长 马淑慧:

  我们将不断探索与天津、河北地区,政务服务合作的新途径,扩大跨省通办的事项范围,进一步提升跨省通办服务效能。

  九年来,京津冀三地立足共享发展成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焕发温暖的民生亮色。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 经济研究所所长 田学斌:

  我们要创新机制路径 ,开拓更多的方面和领域,让更多的河北老百姓,享受到京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明确“遭受职场性骚扰有权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张素)职场性骚扰问题广受关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3月1日发布“王某诉傅某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案”等典型民事案例,并通过案例明确,遭受职场性骚扰有权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案情显示,傅某为追求同事王某,不断打电话、发短信,内容低俗、语言污秽。此后,王某被医院确诊患有...

    时间:03-01
  • (两会声音)徐西鹏: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福州3月1日电 题:徐西鹏: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记者 闫旭 李思源  由华侨大学合作举办的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印尼员工线上短期中文速成班、厦门梦加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员工中文能力提升语言服务项目,近期相继结业。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在202...

    时间:03-01
  • (两会声音)当代艺术家舒勇:用国家文化符号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中新网长沙3月1日电 题:当代艺术家舒勇:用国家文化符号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中新网记者 唐小晴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新起点,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如何继续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迫切需要一批可亲、可敬、可爱的国家文化符号。”第十四届...

    时间:03-01
  • 互联互通、绿色、共享等成为2022年澜湄合作关键词

      中新社云南丽江3月1日电 (记者 韩帅南)3月1日,在即将迎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启动7周年之际,澜湄合作2022年度十大新闻发布活动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互联互通”“绿色”“共享”等成为十大新闻中的关键词。  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

    时间:03-01
  • 中国财政部详介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北京表示,2023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过去五年,中国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6%,支出同比增长6.1%,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时间:03-01
  • 艾滋病零歧视日 系列创新保障措施推出助力防艾

      中新网3月1日电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发展,艾滋病已可防可控。中国疾控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专家曹宁校表示,及早发现并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尽快降低病毒载量、缩小病毒储存库,还可以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不仅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而且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据...

    时间:03-01
  • 李家超与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举行座谈会

      中新社香港3月1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日举行座谈会,与百多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会面,在他们到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前,就推动香港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本地创新科技发展和青年工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李家超表示,...

    时间:03-01
  • 传承雷锋精神 中国科协启动科技志愿服务周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3月迎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1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科技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活动,正式启动科技志愿服务周,旨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中国科协介绍说,本次科技志愿服务周聚...

    时间:03-01
  • 中国财长:今年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北京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发力显效,今年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  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刘昆表示,2022年,中国地...

    时间:03-01
  • 中国财长:2023年民生支出不退步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去年,中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约2.46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21年全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今年,财政收入由此受到的影响将明显减小。加之,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将带动财政收入增加。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表示,...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