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新闻1+1丨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我们如何受益?

2023-03-02 07:04:3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月28日,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一座城市,真的需要标配一个巨型“充电宝”吗?全国近30个省份,为何同时发力新型储能产业?做好这件事情,对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又意味着什么?《新闻1+1》邀请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建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共同关注:新型储能建设,一场新能源革命?

  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

  2月28日,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如何看待其中的储能原理?这一技术路线的特点又是怎样的?试运行效果如何?

  试运行还将持续多久?接下来又将怎样投入商用?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建伟:我们在2月28日10点钟开始了试运行,试运行将总共进行168个小时。试运的目的是要将设计参数和它真正运行情况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合理,符合我们的预期和要求,我们就会在168小时之后,也就是7个完整的天数之后,转到商业化运行,为风电场或者是风光基地提供储能服务。我们希望有风的时候有电用,没风的时候也有电用,把有风时候的电储到储能里。如果风大,用电少,也就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也需要把它储起来,否则由于电的特殊性质,发电大于用电时,还必须要弃掉部分风光能。所以我们希望为发电端提供储能的服务,帮助电量电力能够更充分的使用。

  储能产业发展,百姓如何受益?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建伟:对于用户来说,大家都有用电的习惯,比如说晚上打开电视看节目;同时工业也有它的自身特点,比如说白天要生产,所以就会自然形成用电侧的一个波峰和波谷。由此出现的峰谷差带来的就是对电网的考验,以及对电源侧配置发电能力的考验和要求。如果能够配上储能,负荷侧的尖峰就可以削下来,低谷就可以补上来,我们叫做能量的搬移,也叫做削峰填谷。如果这个曲线更趋于平和,不至于尖很高,谷很低,那么对于发电侧来说,就不需要建太多发电的装机,以满足波峰。同样,在用户侧,由于响应了电网和发电侧的这种平滑要求,我们也可以得到峰谷电价差上的一种补偿,也就是高峰用电是贵的,低谷用电是便宜的,如果通过储能,我们就可以多用低谷的电,少用高峰的电。

  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中,液流电池储能占比,是1.6%,压缩空气储能是2.0%,铅酸(炭)电池储能是1.7%、其他技术路线0.2%,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锂离子电池储能,为94.5%。全国各地的新型储能系统的建设在怎样推进?又该怎样看待和解决过程中的挑战?

  如何要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它与抽水储能又是怎样的关系?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海生: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59.4GW。其中抽水蓄能占约77%;新型储能市场(包括储热)累计规模约22%。抽水蓄能是目前的主流技术,但也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国家对储能快速增长的需求。一方面,抽水蓄能需要建设两个水库和水坝,受到一些地理条件的限制,所以自然资源不能满足我们储能快速增长的需求。另一个方面,从性能上来讲,抽水蓄能也更加适合长时大规模储能的应用场景,除此之外,储能还需要中短时长和短时高频等储能的应用,因此也需要发展新型的储能技术。未来抽水蓄能之外,我们称为新型储能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装机量也都会快速增加。两者从应用上应该是优势互补的关系,总体上新型储能的发展可能会更快一些,相对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通山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闫晓虹) 中国国家电网16日在此间披露,中国国家电网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通山抽水蓄能电站(以下分别简称:金上—湖北工程、通山抽蓄电站)16日开工,对于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

    时间:02-16
  • 国家能源局:2022年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94.2% 仍处绝对主导地位

      中新网2月13日电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  刘亚芳指出,从2022年新增储能装机技...

    时间:02-13
  • 迎难而上 贯通技术链!大规模储能技术研发提速

      央视网消息: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正在研发新一代“电力银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助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建立。  春节期间,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正在开展全钒液流电池60千瓦电堆研发。相较于上一代已经在电站投入使用的30...

    时间:01-23
  • 六部门: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

      中新网1月17日电 工信部网站17日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

    时间:01-17
  • 青海抽水蓄能前瞻:规划26个站点规模全国第二,破电源结构性矛盾

      中新网西宁1月11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电网已成为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级电网,但如何破解“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电源结构性矛盾?  “青海电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矛盾。”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李生11日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2年底,青海全省电力装机4468.3万千瓦,...

    时间:01-11
  • 青海:500亿元建抽水蓄能式“超级充电宝” 创多项纪录

      中新社西宁1月11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青海省已核准该省首批三个抽水蓄能电站,总核准规模居中国西北第一,且三座电站创多项纪录。  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周武介绍,至2022年底,青海省新能源装机占比超63%,青海电网已是中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级电网。按照部署,青海省...

    时间:01-11
  • 服务国家需求,奋力实现储能技术新突破

    原标题:服务国家需求,奋力实现储能技术新突破讲述人: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 邹吉军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主的新兴能源技术迅速发展。储能技术是未来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将深刻影响国家未来的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现在,天津大学正在积聚多学科交...

    时间:01-03
  • 青海核准3项抽水蓄能项目 实现抽水蓄能电站核准零的突破

      中新网西宁1月2日电 (李隽)2日,记者从青海省发改委获悉,该省同意建设青海贵南哇让抽水蓄能电站、格尔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关于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3个项目。这3个项目的核准,实现该省抽水蓄能项目核准零的突破,项目总装机达760万千瓦,年度核准规模约占全国核准总规模的10%以上,总投资达500亿元。  据悉,哇让、同德、南山...

    时间:01-02
  • 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在四川开工建设

      中新社成都12月29日电 (记者 王鹏)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29日在四川省正式开工建设。  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依托四川省内最大的水库——两河口水电站水库为上库,下游衔接梯级水电站牙根一级水电站水库为下库,扩建可逆式机组,形成两河口混合...

    时间:12-29
  • 新华全媒+丨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在四川雅江开工建设

      新华社成都12月29日电(记者薛晨)29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四川省“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的重点项目,两河口混蓄项目是四川省首个抽水蓄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   29日上午,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仪式现场。新华社...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