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服务国家需求,奋力实现储能技术新突破

2023-01-03 08:33: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服务国家需求,奋力实现储能技术新突破

讲述人: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 邹吉军

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主的新兴能源技术迅速发展。储能技术是未来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将深刻影响国家未来的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现在,天津大学正在积聚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我们以解决“卡脖子”难题、技术产业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任务,希望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形成科研项目“蓄水池”,建设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为一体的完善体系,实现储能材料、器件、装备到系统的全面技术突破。

我的团队正是这个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组成部分。在储能平台建设中,我们积聚了天津大学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优势力量,打造了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形成能源领域的“大团队”。我们从研究人员队伍上打破传统理念,在共同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共同攻关重大问题、共同服务社会的基础上,推动技术、理念和机制的不断革新,瞄准国家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希望产出一批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问题的科技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大力发展清洁氢能产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等问题,绿氢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载体,可实现能源的削峰填谷调频,因此绿氢的高效制取与利用对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尤为重要。作为长期关注航天燃料与氢能技术的学者,目前我和我的团队也正利用在航天燃料合成及应用研究方面积累的催化剂及反应工程优势,在可再生氢能的制取与利用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以期实现绿色低碳储能技术的新突破。

我现在所作的科学研究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水分解制取绿氢,通过加氢反应等将氢气存储在可常温运输的液体燃料中,在用户终端通过脱氢反应等将氢气释放出来,通过燃料电池将氢高效转化为电能,形成“制氢—储氢—供氢—用氢”的可再生氢能源体系。这项研究是氢能走向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团队已经在水分解制氢、液体有机化合物储氢及供氢、氢燃料电池等高效催化剂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开发了相关反应技术,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每天存储和供应百公斤级氢气的示范装置,我希望在未来能够形成完整的氢能制取与利用技术,并获得应用。

今后,我们团队将充分利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继续以加强储能领域人才培养、加快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目标,聚焦可再生氢能的制取与利用的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重点突破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刘茜、陈建强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元旦假期冰雪热

    原标题:元旦假期冰雪热  1月2日,在天津市蓟州区一主题乐园,小朋友在教练的陪同下体验初级滑雪。  元旦假期,各地冰场、雪场迎来不少游客,人们滑雪、溜冰、玩滑冰车,乐享冰雪运动的趣味。  新华社发(王金一摄)【1】【2】【3】【4】【5】【6】【7】【8】...

    时间:01-03
  • 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三重原则

    原标题: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三重原则   【专家视角】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伦理治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加强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重视科技伦理教育,“将科技伦理教...

    时间:01-03
  • 以基础性和战略性视角 看中国特色科研伦理建设

    原标题:以基础性和战略性视角 看中国特色科研伦理建设【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

    时间:01-03
  • 去除冗余之后,科研组织管理怎样优化

    原标题:去除冗余之后,科研组织管理怎样优化2022年6月17日,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学生进行新型硅肥研究实验。新华社发高校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主阵地。过去十年间,高校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校级科研机构成为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

    时间:01-03
  • 定位清晰精准 才能涵养自主创新新动能

    原标题:定位清晰精准 才能涵养自主创新新动能   近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以校级科研机构为载体,构建知识融合、学科专业融合、技术方法融合、科教融合的产学研自主创新范式。为此,各高校自主批准设立的校级科研机构...

    时间:01-03
  • 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

    原标题: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为了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拥有正向的价值观,秋季学期,北京市中山实验学校每个班级的壁报都开辟了“我心中的榜样”专栏,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确定本班的“榜样人物”,并据此将班级命名为“雷锋班”“钱学森班”等,每个班级还选出了一名榜样故事宣讲员,专门...

    时间:01-03
  • 让榜样为少年儿童成长注入精神力量

    原标题:让榜样为少年儿童成长注入精神力量   【一线探索】    为了解当今少年儿童的精神追求和受到榜样感召的状况,改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榜样对少年儿童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在全国以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相关调查。  谁是少年儿童心目中的榜样   调研显示,父...

    时间:01-03
  • “用医学知识服务大众是我们的责任”

    原标题:“用医学知识服务大众是我们的责任”   “梦在哪里?一个多月的逐梦经历告诉我,梦在基层——因为在基层能够看清社会最真实的状态,能够理解党的政策在传达、实施中的回响。”西南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吴帆在成都某街道办实习一段时间后,在实践日记里写下了深刻的感悟。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建立...

    时间:01-03
  • 体育、艺术等校外培训规范化了

    原标题:体育、艺术等校外培训规范化了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颁布。一年多来,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依然凸显:一些机构资质欠缺、质量难以保证;一些机构过度营销、抢占市场,无端制造焦虑;一些机构过分牟利、趁机抬价,扰乱...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