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未来发展蓝图首次向公众全面展现

2023-02-26 08:22:29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天(2月25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继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载人航天已经走过30年,而中国人首次飞上太空也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已经有10艘载人飞船、16名中国航天员造访太空。

  载人登月探测工程即将全面实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也首次向公众全面展现未来发展的蓝图。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接下来将全面实施载人登月探测工程。目前,已完成相关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方案的深化论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 季启明:我们已经完成了登月用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和登月着陆器、登月宇航服这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登月阶段的实施方案。今年,按照计划,我们登月阶段的研制建设任务将全面实施。在这同时,我们还开展针对航天员在月面长期生存以及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预先研究,为中国人探索月球更长远的任务奠定技术基础。

  国际合作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实施:即将开始准备选拔国际航天员

  一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上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今年开始陆续上行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国际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也将开始。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陈善广:我们即将开始准备选拔国际的航天员,到我们空间站上去,一起来联合开展科学实验等等。来到中国的空间站,用中国的飞船上太空,对中国的飞行器要进行熟悉,这方面的工作可能只能等到了国内以后,我们专门由教员为他们进行辅导。我们也希望国外的航天员来中国的空间站,也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当然我们也期望,国家之间、航天员之间的文化的交流,互相促进,也会更有价值。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继续“太空出差”

  此时此刻,神舟十五号乘组三名中国航天员正在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去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核心舱对接,之后中国空间站进入运营期。根据计划,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于今年5月返回地面。目前,任务进程已经近半。根据规划,今年还将发射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

  2023年飞行任务乘组已完成选拔

  根据任务规划,今后中国航天员将常态化值守空间站,每批航天员任务期为6个月,今年还将有2批6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这六名航天员的选拔工作目前已经完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杨利伟:大家知道咱们空间站去年建成之后,我们整个的从空间站工程来讲,它进入了一个运营期,或者说它常态化飞行。这样我们现在就制定了一个选拔的方案,在任务前一年到一年半就会选拔航天员,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和他的备份的航天员,现在我们基本上采取了两次任务一起选拔,再选拔备份的梯队,这样有利于我们的训练和备份互相衔接,一次任务一次任务地叠加。所以大家也可以想象,我们现在肯定是已经选拔出了我们的今年的执行任务的乘组以及备份,这样有利于咱们整个的任务的执行。

  杨利伟介绍,未来中国航天员的分工将越来越多元化,选拔的来源、种类和标准也进行了不小的调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杨利伟:从最初我们第一批航天员选拔来自于空军的飞行员,到现在我们的航天员不单单来自于飞行员,还有来自于地方的大专院校、大学,还有来自于我们的科研机构,还有我们的工程部门以及科学院,各行各业,包括我们第四批的航天员,还要面对港澳(地区)。这样,从航天员的来源上也发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化。从种类上,除了我们的驾驶员到工程师,还有载荷专家。现在我们的这些标准也好,我们的训练的一些规章制度都进入了成熟期或者说应用期。当然,我们工程现在也转入了空间站的运营期。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接下来工程总体将全面实施载人登月探测工程。

  航天员 陈冬: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从有到辉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之付出。我也很幸运,能够把自己的精力、体力、智力投入到载人航天工程,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我觉得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去探索更深的太空,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月球、火星乃至更远的星球就是我们下一个目标,我们所有人类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家园。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杨利伟:今年还将有6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

    原标题:杨利伟:完成选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2月24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了27次飞行任务,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2023年飞行任务乘组已完成选拔,今年还将有6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杨利伟:今年飞行任务乘组完成选拔中国空间站目前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根据...

    时间:02-26
  • 杨利伟:今年还将有6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

    原标题:杨利伟:完成选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2月24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了27次飞行任务,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2023年飞行任务乘组已完成选拔,今年还将有6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杨利伟:今年飞行任务乘组完成选拔中国空间站目前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根据...

    时间:02-26
  • 东西问·速读丨航天专家:中国空间站是一张“国家名片”,更是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马帅莎)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专访时表示,中国空间站是一张“国家名片”,更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未来国外宇航员有很大概率乘坐神舟飞船到访中国空间站,航天应成为人类共同进步的领域。  2022年,中国空...

    时间:02-25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中国空间站如何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中国空间站如何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幕。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年,就在这一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建设完成的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

    时间:02-25
  • 中国航天员队伍成长壮大,2023年飞行任务乘组已完成选拔

      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如今,航天员队伍逐渐成长壮大,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航天员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杨利伟:中国“飞天”第一人见证航天员成长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立项30周年,也...

    时间:02-25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国际伙伴到访中国空间站,未来可期!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开幕。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年,就在这一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建设完成的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有助于开启中国人...

    时间:02-24
  • 俄国家航天集团将申请使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至2028年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2月21日发布公告称,科学技术理事会主席团当天在该集团公司举行了会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领导层、下属企业和俄罗斯科学院相关组织讨论了国际空间站俄罗斯部分的技术条件、延长其寿命的措施、医疗支持和扩大科学应用研究的计划。  根据理事会讨论内容,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准备必要的文...

    时间:02-22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揭秘太空半年生活和“难忘瞬间”

      央视网消息:2月17日下午,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介绍了乘组在太空上六个月的工作生活。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见面会上,中国航天员中心有关专家介绍了乘组返回后的恢复情况及后续打算。从整体来看,航天...

    时间:02-18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为祖国自豪

    今天(2月17日)下午,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神舟十四号乘组半年的飞行繁忙而充实,在轨期间,三名航天员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历史瞬间。见面会上,他们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情况,表达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由衷的...

    时间:02-18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为祖国自豪

    今天(2月17日)下午,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神舟十四号乘组半年的飞行繁忙而充实,在轨期间,三名航天员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历史瞬间。见面会上,他们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情况,表达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由衷的...

    时间:02-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